临床医学本科生辅修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实践

2010-02-10 06:14杨江林余志玲
中外医疗 2010年1期
关键词:辅修医学教育全科

杨江林 余志玲

(郧阳医学院 湖北十堰 442000)

临床医学本科生辅修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实践

杨江林 余志玲

(郧阳医学院 湖北十堰 442000)

《全科医学》辅修教育是迎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为在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系列全科医学知识教育。本文探讨临床医学本科生在辅修全科医学知识时的问题和方法。

临床医学 本科生 全科医学 教育 实践

《全科医学》辅修教育是迎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为在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系列全科医学知识教育,旨在通过全科医学课程的学习和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使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及其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对全科医学的兴趣,奠定全科医学工作基础,提升从事全科医生工作的信心。

1 教育方法及培养目标

1.1 培养对象

在校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选择学习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同学参加。

1.2 培养方法

开办全科医学专业辅修班,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周末和假期系统学习全科医学理论课程,在毕业实习中安排2~4周的社区全科医疗服务实习。修滿辅修专业学分者,由学校颁发“辅修专业证书”。未修满学分的同学,可依其选修全科医学课程的成绩,计算选修课学分。

1.3 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围绕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一体化医疗服务,在不变更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已开设《急诊医学》、《康复医学》、《社会医学》、《社区护理》、《临床营养》、《老年医学》等选修课的基础上,增设《全科医学概论》、《社区预防与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四门课程。重点讲授社区常见健康问题,预防保健,以及家庭、群体及社区医疗等具体内容。强调全科医生与普通临床医生的区别,重视医学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体现从等待病人上门以治为主到“防、治、保、康”一体化医疗服务的全科医学活动特征,培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职业兴趣。

1.4 教材

卫生部全科医师培训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2版。

1.5 培养目标和要求

参加辅修教育的学生除了达到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外,还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初步掌握全科医学基本原理与技能;(2)熟悉社区医疗工作范围、服务对象的特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3)具有对社区人群实施预防保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文化素养;(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开发和利用社区各种资源的能力;(6)具有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能力;(7)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2 教学组织与管理

2.1 教学组织

由学校教务处拟定全科医学辅修计划、组织教学及学籍管理。各临床医学院组织学生报名和遴选,学生缴纳辅修课程学习费。凡毕业后从事基层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学生,以协议书为据全额退还辅修学费。

2.2 师资队伍

利用我校现有教师资源,包括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急救医学、康复医学等专业教师。为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对即将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短期培训,组织他们分析教材、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研讨活动,使之克服临床医学教学思维方式,突出社区医疗服务重点。同时聘请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社区医生和护士担任兼职教师。社区医护人员直接从事社区医疗、护理及管理工作,聘请他们授课,内容生动且贴近生活,学生能感受到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社区人群对方便快捷、经济实用社区医疗的需求。

2.3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是全科医学辅修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从以下3方面加强实践教学。一是要求学生利用暑期参加社区卫生实践活动;二是在相关课程中安排参观、座谈和讨论课;三是毕业实习阶段,安排2~4周的社区全科医疗服务实习。

2.4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教学基地建设旨在为学生提供全科医学教学和社区医疗实践场所。全科医学教育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全科医学教育过程中,离不开社区医疗机构的参与。我校根据“专业对口、就地就近、相对稳定”的原则,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采取联合办学的形式,与地方卫生分局、区一级医院、社区防治中心等单位挂钩,以签订协议并挂牌的形式,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基地,保障教学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3 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方面

通过座谈交流,得知影响学生参与全科医学辅修教育的因素很多。有利有弊,其中:(1)社区工作意愿。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当前社区医疗机构的工作条件、设备、环境、收入、再教育机会等均无法与大医院相比,有的同学甚至认为到社区工作,无法提高医疗技能,个人成长受限制,专业前途暗淡。(2)时间。参加辅修教育至少要完成含选修课在内的10门课程,且必须参加社区医疗实践,学习压力增太,有学生担心会因此而影响临床医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继而影响就业和考研。(3)师资。主讲教师没有全科医疗的实践经验,讲授的内容仍然是学生熟悉的预防医学知识和临床常见疾病知识,枯燥乏味。(4)教材。学生普遍对所使用的教材不太满意或不满意,认为教材内容较空洞,且与临床医学专业内容重复,收获不大。

3.2 教师方面

培养适应社区发展需要的医学专业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责任,也是教师社会职能的体现,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每一位待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都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该项工作之中。但是,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渐深入,大家普遍感觉到教学的难度比预想的要大。首先,担任全科医学相关课程的骨干师资主要是预防医学专业教师和临床医学相关课程教师,在经过短期全科医学方面的知识培训后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学。教师讲授的多是自已比较熟悉的内容,把握不好全科医学教学重点;其次,他们缺乏社区实践体会和经验,讲课不够生动,甚至照本宣科,社区医学特点不突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所难免[1]。虽然,学校聘请了部分优秀的社区医生来校授课,常因人员紧张、时间冲突等问题,使教学得不到保障。目前,缺乏优秀的全科医学师资是教学质量不高的首要问题,将直接影响全科医学教育目标的实现。

3.3 实践教学环节

社区实习或见习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全科医学也不例外。只有通过到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实习,才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全科医学的概念、特殊的知识技能和全科医生的思维方式及工作方法。客观上,我校所在地的区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仍以医疗为主,“防、治、保、康”一体化的全科医疗服务特点并不突出,社区健康档案不健全,家庭医疗和护理难以开展,健康教育形式化,实习基地的带教老师缺乏教学经验,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完成社区实习任务等,限制了学生获得对全科医学的全面认识。主观上,学生重视不够。部分学生虽然选择了辅修教育,但是并没有下决心从事全科医生工作,只是将社区工作作为就业备选,或作为择业中的一个中间站过度一下。上述主、客观双重原因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有资料显示,全世界所有患者中只有6%能住院治疗,其余94%的患者属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如慢性病无需住院者、骨折恢复期功能锻炼者、化疗给药者、动态观察的心脑血管病患者等都需要接受社区护理服务[2]。当前,我国仅城市社区就需要10万名全科医师,现已取得资格的全科医师仅3000人[3],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全科医生都明显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我校开展全科医学辅修教育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有关师资培训、教材建设、教学组织、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等方面的问题,也是其他院校开展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中的共性问题[4~5],有待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1]李迎春,胡传来.医学生本科阶段全科医学教育实践与体会[J].实用全科医学,2006年,4(2):193~194.

[2]侯春香.转变观念重视社区护理教育[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0):294.

[3]王建华,任光圆,潘传德,等.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27~28.

[4]史亚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5~6.

[5]张立威,王家骥.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SWOT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8,6(4):380~381.

R-05

A

1674-0742(2010)01(a)-0137-02

2009-09-04

猜你喜欢
辅修医学教育全科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京津冀地区外语辅修专业及辅修二学位现状研究和发展建议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深入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