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员的必备素质

2010-02-10 10:57宋翠平齐铁英
中国动物检疫 2010年6期
关键词:监督员监督管理实验室

宋翠平,齐铁英,肖 肖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 青岛 266032)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员,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各级别实验室安全运行和不发生生物安全事故的组织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员承担着对实验室运行和实验活动开展以及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日常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因此,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员的素质不仅决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的质量及管理的有效性,而且直接关系到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及周围环境的生物安全。我国多数兽医实验室虽然设立安全监督员,也没有对其应具备的素质提出具体要求。笔者结合几年来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经验体会,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员职责、义务、职业道德及应具备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 监督员职责、义务及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员具体负责日常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良好责任心、职业道德及履行应尽的义务是做好对实验室监督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应具备的素质。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员的职责就是协助实验室领导(实验室第一责任人或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在全面贯彻制定的实验室年度安全计划、完成实验室管理目标和监督管理要求、不断优化和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正确行使赋予的监督管理权力,对实验室运行和实验活动等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确保实验室有一个良好的生物安全环境。要求监督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在具体日常监督管理过程中,随时掌握影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种因素、环节、控制点,及时发现实验室运行和实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生物安全隐患并及时纠正和采取预防措施,从而使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以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员除了参加培训及培训他人外,有义务当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宣传员。在监督过程中采用各种形式及时宣贯国家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知识和方针政策,使实验室工作人员知法懂法并在实验活动中自觉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条例,营造一种人人懂法守法、依法实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员的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监督管理的质量和管理效率。具有良好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履行好自己的监督职责是监督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监督员每天面对的是熟悉的同事,很细微的生物安全隐患碍于面子或疏忽而没有及时提示和纠正,就很有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良好的职业道德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作为一名监督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要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二是法律(或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利用好你手中的监督权利,不迁就、不姑息;对于忽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违反生物安全管理规定的任何事情和任何人都要敢于提出批评和纠正。三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以事实为依据发现问题不夸大不缩小如实汇报。四是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提高自身沟通能力,做好和管理上层与被监督人员之间的沟通,减少监督过程中的抵触情绪,多一份善意的沟通和提示就少一份危险;使得实验室工作人员由开始被动接受监督检查到主动配合,让接受监督检查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生物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真正实现有效管理。

2 熟悉和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条列依法监督是监督员基本的素质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员虽然不同于其它行业执法意义上的监督员,但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也要有法可依。监督员有权按照相关国家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对本部门实验室进行监督管理。因此,监督员应该首先熟悉和掌握国家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条例、标准,以便准确运用法律、法规解决实际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依法对实验室进行监督管理。

近几年来,国务院、农业部等先后出台很多相关国家法律、条例、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 71号主席令,200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4号,2004)等,其中《条例》就是专门针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颁布的法律条例。此条例一直作为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因此,监督管理人员首先要认真学习、深刻体会《条例》,宣贯《条例》,做理论上先行者。此外,监督员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和《条例》相配套及相关的各项规定、办法,如《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农业部公告第 302号,2003),《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管理办法》(农医发第5号,2005),《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农业部令第 53号,2005),《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农业部公告第503号,2005),《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农业部令第 52号,2005),《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试行)(农医发第 25号,2005),《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 32号,2006),《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16号,2008),以便在具体实验室监督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还要熟悉和掌握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相关的其它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2号令,2002),《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 450号,2005),《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国务院公告,2006),《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国家科委 2号令,1988),《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农业部53号令,2005),《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农业部公告1149号,2009),这些法规条例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3 掌握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相关专业知识是监督员必备的业务素质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涉及化学、医学、机械、生物等多个领域和学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如何对实验室运行和实验室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对监督员是一种挑战。除了掌握一些行业法律规章以外,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本专业知识,而且还得了解一些其它行业相关专业知识才能胜任这个岗位的工作,才能实施有效管理和实现预定管理目标。

3.1 仪器设备性能和使用、维修保养知识 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设备是生物安全硬件保证,也是监督管理的重点。熟悉各种仪器设备基本性能、操作程序和使用、维修、保养、验证等相关知识和要求,是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就不可能知道仪器设备存放和使用环境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处于一种良好的技术状态,就无法进行有效监督管理。不但不能为实验研究提供最佳服务,反而因为仪器设备处于一种非工作状态易对实验人员存在安全危险。特别是压力容器(高压灭菌器)的安全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各种气瓶(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气体)安全充装使用常识及存放要求(各类压力容器、各种气瓶的存放、使用,应有安全隔离设施)。离心机、匀浆器、摇床和超声处理器等是实验室使用频率较高的仪器设备,也是最容易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地方。如果你不知道其中一些仪器设备操作应该覆盖塑料罩(或负压排风罩)或在相应级别生物安全柜中进行,一旦容器内压力使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气溶胶从盖子和容器间隙中溢出就会感染操作者及污染周围环境。生物安全柜是操作感染性材料的一级安全防护屏障,但如果操作者不了解生物安全柜的使用操作知识(用前准备、材料的摆放、消毒、维护、防护要求等),极有可能被产生的传染性气溶胶和浅出物感染,而且极易殃及他人健康。只有具备了上述设备使用、维护安全知识,安全监督员才能够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仪器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违规操作时及时得到纠正,保证有一个比较安全的实验环境。

3.2 化学药品、化学危险品(或剧毒品)的毒性及分类和使用知识 化学药品、化学危险品的购买、贮存、使用及废弃物处理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周边的环境,更对实验人员自身的安全、身体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慢性积累性伤害)。它虽然不能引发直接的生物安全事故,但却能诱发普通的化学安全事故,故也是监督管理员日常监督管理范围。简单的药品分类和存储及使用方法等化学安全和防护知识也是监督员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比如一般实验室化学药品按照酸、碱、盐、氧化物、单质、有机物进行分类保存;化学危险品分类则依据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及分类》(GB 13690-92)的规定,按照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及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腐蚀品、放射性物品分类和存放;易燃易爆药品(试剂)应贮于铁柜中,易燃易爆药品(试剂)不可放在冰箱内(防爆柜冰箱除外);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以产生激烈反应、燃烧、爆炸、放出有毒气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使用及废弃处理,一次使用不完的试剂不可倒回原来试剂瓶内;使用易挥发化学药品时,一定要使用口罩,必要时一定使用活性炭吸附层的防毒口罩;挥发药品使用后立即盖紧盖子,以免充满实验室伤害其他实验人员;装过化学品的容器、沾有化学品的废弃物(抹布等)都要当作危险废弃物处理,切不可扔入生活垃圾里,要集中统一处理等。同时要掌握处理突发化学危险物品溅溢事故的知识及自救措施。按照上述分类和保存原则及正确使用、处理方法对实验室的常用化学药品(试剂)、化学危险品进行监督管理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至关重要。实验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到化学药品和试剂,极易受到毒害,监督员了解和掌握化学药品、试剂的毒性和正确使用方法等化学安全防护知识,就可在监督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提示,最终降低受到这种毒害和伤害的风险。

3.3 实验动物养殖及实验动物房管理知识 除了实验室外,实验动物房(或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也是极易发生生物安全事故的地方,是生物安全监管的重点场所。随着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防护级别的提升(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动物房(或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生物防护级别也都提到了相应生物防护水平(生物安全四级),意味着动物实验人员感染病原微生物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了确保在实验动物房内实验人员及动物饲养员不受实验动物伤害(或病原微生物感染)及周围环境不受病原微生物污染,必须按照《实验动物 环境与设施》(GB14925—2001)、《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对相应级别实验动物房(或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生物安全监督员首先熟悉动物实验室运行规律、动物设施、设备和防护装备的操作要求,还要了解和掌握实验动物的生理和生活习性(呼吸、进食、排泄),并熟悉掌握动物实验操作(接种、检查、采样、解剖、检验)过程中动物的行为(抓咬、挣扎、逃逸)可能给操作者带来危害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办法。在动物实验中掌握相应动物饲养和防护知识按要求进行动物实验操作,可以减少动物应激反应、动物源性气溶胶和粉尘的产生,降低对实验人员的意外伤害;动物排泄物、废弃物、动物尸体按照《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 》(试行)(农医发 25号,2005)、《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2号,2006)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高压灭菌、焚烧),就可以有效避免对外界环境造成传染因子的散播;实验动物房内的饲养用具采用过氧乙酸及其他消毒剂消毒清洗擦拭、医用器材高压灭菌、房间用甲醛、过氧化氢熏蒸消毒处理,即可以避免实验室内二次污染又可以避免各实验之间的交叉污染。只有严格按上述要求对动物实验操作进行监督管理就可以避免或降低实验动物房(或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3.4 其它相关知识学习和知识的更新 防火、防盗也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防范内容,它们可以引发次生生物安全危害。安全防火、防爆知识、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常识、安全保卫常识也都应该是监督员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必备知识。有了这些知识就可以保障警报系统和消防装备(灭火器、消防栓)都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生火灾,就能运用平时积累的安全防火知识和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控制火情为迅速有效的组织人员撤离赢得时间,有效降低次生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掌握防盗基本常识、方法和技能,是做好防盗、保证安全的基础。除了做好人防(值班)、物防(防护措施)和技防(摄像监控)之外,特别注意发现易发生被盗的薄弱环节(摄像头不易监视的死角部位),提高实验人员防范意识(随手关窗、随手锁门),加强重点部位防范做到防患于未然。另外还要随时检查保证“急救箱”和“溢出处理工具箱”配置与其实验室级别和所从事的实验活动相匹配,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工作服、实验服、面罩、面具、护目镜、安全镜和鞋套等)的配置及防护装备的质地是否与从事的实验活动相符以及熟悉生物危险物质溢洒处理程序,才能在发生生物安全突发事故时及时指导做好应急处置和自救,使生物安全危害降低到最低水平。

随着生物安全实验室新技术的引进和设备仪器的更新,对监督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了新的知识才能对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主动和有效管理,知识更新势在必行。一是及时了解、掌握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条款修订及新的行业规范的发布,比如国家新近修订发布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就是鉴于我国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认识不断提高,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使用和建设需求不断增加,为适应我国不断发展的实验室建设、使用、管理和认可工作的需求,在2004版《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修订,它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部新制定的兽医行业规范《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通则》也将在近期颁布;新近发布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72号,2010)对现有的化学药品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2008年对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进行了新的修订(农业部公告1125号,2008)。二是及时掌握国际组织(OIEWTO)及发达国家有关生物安全实验室法规条例及行业规范新变化,如OIE国际动物卫生法典,每年修订一次都有新的内容;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出版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分别在1993年、2003年、2004年做了三次修订;ISO正在修订ISO15190《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中的一些内容曾被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所吸纳。三是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内外生物安全实验室发展最新成就及各种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安全使用知识,动态掌握和了解国内外生物安全实验室发展趋势跟上发展的需求。

4 小结

生物安全监督员是实验室生物安全防范一线的哨兵,是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她)们最清楚实验操作人员的特点和实际操作情况,也更了解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在实际运行时出现的问题和需要完善改进的方面,只有他(她)们及时将监管的第一手资料反映给管理决策层,做出对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改进决策,才能保障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地运行和进一步的完善。

由于实验操作者的忽视及监管不利,世界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仍然有实验室感染和散毒事例发生,生物安全要警钟长鸣。随着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引进及实验室不断的发展壮大,研究内容在扩展,监管范围在增多,对监管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安全监督员岗位特殊且责任重大,如何在生物安全实验室飞速发展的形式下做好监管工作是监督员必须面对的新的挑战。只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政治素质及监管工作能力,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监督员就一定能在未来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及依法管理生物安全实验室和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监督员监督管理实验室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护眼监督员
首席监督员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