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重视畜禽健康养殖环境的整改建设应是走向现代畜牧业的关键

2010-02-10 10:57王广山刘艳玲余晓云沈彦平马建武
中国动物检疫 2010年6期
关键词:农区畜牧业畜禽

王广山 ,刘艳玲 ,余晓云 ,沈彦平 ,马建武

(1.宁夏动物卫生监督所,宁夏 银川 750002;2.永宁动物卫生监督所,宁夏 永宁 750100;3.平罗动物卫生监督所,宁夏 平罗 753000;4.金凤区农牧水务局,宁夏 银川 75000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我国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度的关键时期。这是我国农牧业生产经过快速发展达到现实程度的体现和科学定位。然而,在这一定位面前我们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有一个转变过程的,也就是必须解决建立在传统基础之上的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和缺陷,建立适应现代规模生产的经营环境秩序。如认识不明,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力解决,那么这种发展将步伐缓慢,甚至出现徘徊。因此,准确认识当前我国农牧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并加以解决,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向现代化转变。

这里,笔者就我国部分地区农区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缺陷、对一些年来疫情发生的基本规律加以分析,提出必须由政府重视对目前建立在传统基础之上的农区畜牧业加以系统整改,解决存在的问题,搞好畜禽健康养殖环境建设,规范畜禽养殖生产,才能实现农区畜牧业的持续健康现代化发展。

1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农区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缺陷

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区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散养殖与密集养殖相伴随,园区养殖与规模养殖同并行,一家一户的养殖,整村整乡(镇)的推进,整县(区)的布局形成规模,形成产业。总体养殖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养殖密度不断加大,推进了农区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化的升级,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一些地方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农区畜牧业的发展收效是显著的,形势是可喜的,反映了我国农区牧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面临着产业的升级和向现代畜牧业发展过度。

在发展的大前提面前,正确认识解决这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缺陷,成为实现农区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

1.1 准确认识当前农区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首先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农区畜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传统自然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本文只谈农区畜牧业,不涉及一些已有的高标准现代规模养殖场),往往是由分散的小群体到集中连片形成一定规模的。发展是随机的,条件是因陋就简的,管理是粗放的,一家一户的分散养殖没有基本的健康养殖环境控制管理,环境控制是传统的——一定程度的失控状态。逐步形成的规模密集养殖与逐渐形成的饲养环境条件恶化相伴随,造成一定程度的畜禽养殖环境公害,甚至出现了养殖环境卫生失去控制的严重局面(这里养殖环境的失控是指综合养殖环境失控,是指具体养殖环境和养殖区域经营管理综合环境的失控),造成疫情频发。一些地区畜禽养殖似乎达到了饱和状态,畜牧业生产出现起伏徘徊。这是目前我国农村部分地区畜牧业发展较普遍的现状。这应该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传统到现代的一个阶段过程;这也应该是由传统饲养向现代饲养过度的一个阶段过程吧。

1.2 近一些年来,疫情发生的规律分析。分析近一些年来疫情的发生主要为这种农村畜禽养殖密集区(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没有形成规模,分散养殖引不起震动的散发疫情)。如:2005年辽宁黑山的高致病性禽流感,2006年山西长子、宁夏中卫的高致病性禽流感;自2005年开始流行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到2007年达到高峰,疫病导致生猪饲养的锐减,直接影响养猪生产和市场产品供给等。分析这些疫情的频发、难以控制、损失惨重的主要区域主要是这些粗放养殖密集区吧?疫情的发生,使这些县区由原来所在省(区)乃至全国的养禽大县变成了一度的无禽县,毁灭了产业,给养殖群众造成极大的损失,以至危及一定区域畜禽产品的供给,教训是惨痛的。诚然造成这些地区疫情爆发的原应是多方面的,但养殖环境卫生的失控、管理跟不上毫无疑问是最根本的原因。传统的养殖管理方式与高密度的现实发展相矛盾;政府往往只立足于用基本防疫来防控疫情,而未上升到必须抓住现代畜禽健康养殖环境总体控制建设这个根本;没有抓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需要总体提高和适应发展需要这个根本。总结各畜禽疫情发生的地区在恢复发展生产时的做法,最根本的就是因地制宜按照现代畜禽健康养殖发展基本要求,实施畜禽健康养殖环境的控制改造建设与实现科学管理。

铁的事实反复无情地证明如果不能真正重视解决畜禽养殖环境问题,解决科学管理的问题,解决制约发展的因素,畜禽养殖就无法保证长期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城乡社会畜禽产品供给就难以得到可靠的保障,就无法保证尽快实现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2 政府重视加强农区畜牧业健康养殖环境的整改建设,应采取切实措施的思考探讨

政府重视规范农区规模密集养殖,按照规划合理、管理科学、发展有序、生产规范、防疫安全、品种优良、监管有力符合动物养殖卫生安全基本要求的现代规模集约养殖,整改规范目前一定程度环境失控的密集养殖,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保证我国农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向现代畜牧业顺利转变,无疑已成为保证我国农区畜牧业当前持续健康发展走向现代畜牧业的关键和首要问题。

2.1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找准问题、主动应对。首先是提高政府和农牧行政管理决策部门的观念认识问题。客观准确科学的认识我国当前农区畜牧业发展的阶段和现实水平;认识建立在传统畜禽养殖基础之上的规模密集养殖,一定程度环境失控的必然潜在疫情风险和对人畜健康安全的危害;认识制约我国农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因素。用符合我国农区畜牧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理念,面对当前我国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实际,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找准问题,找准当前制约我国农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主动积极应对,立足于解决当前存在的实际根本问题、着眼于长远持续健康发展,认真谋划、扎实推进,以实现我国农区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的升级。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只有政府的重视领导、科学规范、严格管理,组织动员教育广大养殖群众不懈努力,成为广大养殖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情才能办好。

2.2 总体规划、科学整改。用现代养殖的理念、科学的方法、按照牧业发展的基本环境卫生安全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扎实推进,下大决心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现代规范,对已经形成的密集养殖和新建的养殖区加以区别对待,实施切实可行的有效手段加以整改和规范建设。以跨过畜禽饲养由传统自然到现代科学健康养殖这道坎。

2.2.1 政府拿出总体整改方案规划、明确目标要求。按照《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等法律、法规关于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和畜牧业发展的基本环境卫生安全要求,结合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与种植业布局规划相衔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养殖作为主推方向。用现代养殖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对辖区畜牧业进行总体发展和改造建设规划布局。如规划出区域(县域、乡镇区域)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发展区;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园区、畜禽定点屠宰场、隔离场、无害化处理场所、活畜禽及畜禽产品交易市场进行总体的规划布局;对养殖区域、粪便污物的处理净化、销售、屠宰加工、消毒场所等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明确当前整改区和未来发展建设区等。

2.2.2 分类指导、扎实推进。对已经形成的密集养殖区域和新建的养殖区加以区别对待。如对已经形成的村庄密集养殖区域实施数量限制、环境治理、严格监管等措施,通过农牧结合、粪便归田、能源建设等有效手段实现环境治理改善。逐步降低人居环境畜禽养殖密度、规范人居环境等。实施各级政府对于已形成的乡村规模密集养殖的规范整改。

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养殖园区必须科学合理规范设计,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要求,积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在场址布局、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按照规定标准执行,按程序组织生产过程,严格环境控制管理等,提升规模标准化生产水平。

2.3 健全机构队伍、明确目标责任。明确政府和业务部门的责任,落实机构人员责任,在各级政府负总责的同时,特别建立乡村实际生产一线技术推广和基本监管队伍,建立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本专业大学生基层就业。自上而下保证有机构负责,有人员干事,有能干事、会干事的人带头,层层落实、一抓到底,事情才会办好。

2.4 教育群众、自觉行动。开展广泛深入的养殖群众教育运动,不断教育广大畜禽养殖群众在掌握运用现代畜禽养殖技术的同时,掌握运用环境控制基本知识,自觉实现畜禽健康养殖环境控制建设。在教育养殖群众认识掌握畜禽健康养殖环境控制的基础上,通过业务部门的指导服务,通过群众集体合作经济组织、养殖协会、龙头企业等带领养殖群众,让觉悟了的群众自己管好自己的事,自己办好自己的事——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同时,用实际科学、严格周密的制度保证规范实施。

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户)、养殖园区严格科学设计、科学管理,要有自己的兽医人员,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自己的动物疫病防控检测系统,养殖场自己搞好畜禽疫病防控,自己办好自己的事,这应是现代畜禽规模集约养殖的基本要求和发展的必然方向。

2.5 实现严格的畜禽健康养殖环境控制监管。在政府的重视推动下,通过建立各种有效的管理制度,通过养殖群众组织和养殖群众的自觉实施,实现从饲养到流通经营各环节的健康规范管理控制。乃至逐步向生物安全小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发展过度。

这个基本的畜禽健康养殖环境,即指一家一户、一个养殖单位的养殖小环境的控制建设,更主要的是指一个区域,一个乡(镇)、村,一个县域乃至更大范围动物健康养殖环境的控制;即指具体饲养环境的控制管理更涵盖经营、流通、产品加工、销售等养殖产业总体各环节环境的控制管理;是全方位的畜禽综合健康养殖环境的控制管理。

2.6 实施积极的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扶持政策。在畜禽健康养殖环境的综合整治改造过程中,对一些公共场所设施的整改建设,诸如统一规划布局的拆迁建设、粪便及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设施,活畜禽交易市场、定点屠宰加工、消毒隔离场所、兽医诊疗化验室等的建设都需要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扶持推动。

2.7 建立政府整改建设和疫情控制的目标责任。按照目标责任明确、整体规划、集中整治、注重实效、产业升级的要求,把传统养殖的改造和重大动物疫情的有效防控作为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规定实施,这应是实现畜牧业产业升级的基本保证。各级政府负总责,农牧、商务、工商等各政府职能部门各负其责,这里用“政府保整建,业务部门保质量”来推动实施农区畜禽健康养殖环境的整改建设,实现我国农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应该是准确的。

政府重视强化畜禽健康养殖环境的整改与建设应是我国农区畜牧业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和根本。这应该是目前保证我国农区畜牧业继续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这应该是有力控制和减少重大动物疫情的关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猜你喜欢
农区畜牧业畜禽
映像畜牧业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我国农区畜牧业深化战略推进的研究
八十三团农区放牧促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