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体会:发展草食畜牧业应因地制宜

2010-02-10 20:03云南省建水县畜牧兽医局朱志付
中国畜牧业 2010年12期
关键词:建水县草食种草

○云南省建水县畜牧兽医局 朱志付

云南省建水县是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县,但随着人们对肉食结构的改变,节粮型畜牧业(牛、羊、鹅等)已经成为目前关注的重点。草食畜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一、发展草食畜牧业的主要做法、模式和特点

1.做法。发展草食畜牧业最好的途径是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为了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建水县结合实际,积极引导规模养殖户转变养殖观念,摒弃单纯依赖自然放牧、自给自足的饲养方式,走以提高牲畜品种质量、提高个体产出为主的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子,实现牲畜良种化、饲养科学化、生产组织化、经营产业化,推行优质牧草种植及舍饲、半舍饲养殖模式,减轻天然牧草的放牧压力。从2000年开始大力推广发展种草养畜,先后推广、种植的优良牧草有多花黑麦草、紫花苜蓿、高丹草、白三叶、菊苣、鲁梅克斯、臂形草、中原单32号等,2009年全县推广种植优质牧草面积达10 000亩。如今,建水县畜牧科技部门在面甸镇干龙井村和南庄镇羊街村两处建有牧草试验示范基地,为建水人工种草养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结合2008年“云南省2008—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建水县实施方案”的批复内容,选择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岔科河、红泥田河、马王庄河、螃蟹河等小流域作为综合治理区域(涉及面甸镇、岔科镇、盘江乡3个乡镇),实施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根据工程设计方案,草地建设15 700亩(其中人工种草2 700亩,改良草地13 000亩),使工程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增加山区群众收入,从而带动全县的肉牛、肉羊生产。

2.模式。通过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的建设以及规模养殖场(户)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成高产优质的牧草基地,利用技术措施,不断增加产草量,有效减轻草地载畜压力,从而保护石漠化草地植被。按照“谁退耕、谁种草、谁受益”的原则进行管护。结合实际,选择目前在建水地区试验示范成功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较为丰富的多花黑麦草和紫花苜蓿,为人工种草的草种进行单播或混播。实践证明,喀斯特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既能够涵养水土、保护生态,又可增加农民收入,使畜牧业发展与保护生态得到有机结合,从而促进节粮型畜牧业发展。

3.特点。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优良品种的引进和优质牧草的实验示范,呈现出圈舍标准、饲养规模、牧草连片、示范带动、小区建设、经济效益较高的建水县草食畜牧业发展新模式,逐步取代山区、半山区的以耗粮型为主的传统养殖,畜牧业发展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根据建水县畜牧业发展“123”(即一是抓好品种改良、繁育、推广;二是突出2个重点:优质肉猪和鹅鸭等水禽;三是发展3个产业:肉牛、肉羊、肉鸡)规划。目前,全县草食畜牧业发展突出抓好以肉羊、肉牛、鹅为主的草食畜禽养殖,且已成为建水县山区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产业。

二、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情况

有实践证明,种植1亩多黑麦草:用于养猪可育肥20头,节约粮食993千克,增加收入1 160元;用于养鹅可出栏肉鹅100只,年可收入1 000元。种植1亩鲁梅克斯:可分别满足20头猪,35~40只羊,300只蛋鸡,65只鹅,130只兔的青饲料需要;1.5亩人工草地饲养一头奶牛的纯收入可达5 000多元,这些都远远高于同期种植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

建水县青龙镇某肉鹅养殖户,种草4.8亩,养鹅400只,获纯收入0.8万元,种草养鹅的收入是种植小麦收入的3倍以上。南庄镇羊街村委会某奶山羊养殖户,种草50亩,养羊500只、黄牛19头,获纯收入8万余元。临安镇罗卜甸村委会某养殖户,种草120亩,养奶山羊55只,养牛61头,养兔300只,收入16万元。可见,发展草食畜牧业是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三、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人们虽然对牛肉、羊肉、驴肉、鹅肉等草食型动物肉的消费量有所增加,但仍习惯于吃猪肉,以猪肉为主要肉食消费的习惯短期内不可能改变,所以草食畜牧业发展缓慢。而且,牛、羊、鹅等草食畜禽饲养周期长、繁殖率低,也是制约草食畜牧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1.草地使用不合理,未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建水县人工草地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已成熟,但由于农民教育程度低,专业培训少,对先进成果与技术的接受和认知缓慢,仍按传统方法经营草地畜牧业,科技对生产力的贡献率不高。不少农户的多年生牧草人工草地使用2~3年就基本退化,无法得到应有的效益,影响草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产业化程度底,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技术成果转化难,产业链缺乏,草畜产品附加值低。没有龙头企业特别是深加工企业,农民基本上出售活畜,而且家畜交易是贩子主导的买方市场,使种草养畜的效益没能得到充分体现。

四、发展建议

1.要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建水县鸿辉种养殖产业有限公司(努比亚种羊场)、瑞丰云岭黑山羊养殖场、坡头努比亚种羊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把草食畜牧业作为建水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大产业加快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中予以体现和加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予以重视,切实增强全县上下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大力开展草食畜品种改良。加大优良肉牛肉羊品种的引进力度,力争草食畜的良种普及率达到80%以上。肉牛主产区大力推广人工冻精改良技术,扩大杂交肉牛生产;肉羊主产区做好地方良种的选育、提纯和复壮工作,扩大地方良种,建立冻精品改体系,做到县有冻精改良中心,乡(镇)有品改站,村有品改点,形成改良技术推广网络。

3.大力加强草地建设和饲草资源的开发利用。对集中连片的宜牧天然草场实行人工改良,提高产草量;对25度以上坡耕地、休闲地、退耕还林地等实行人工种草,建立人工草地;改变传统的种养观念,鼓励农民拿出农田种植高产优质牧草,推行牧草当粮种、种草养畜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4.大力推进草食畜养殖小区和示范区建设。按照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科学管理,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销售产品的要求,建设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管理规范、饲养设施完善、技术措施统一、环境保护配套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并以养殖小区为重点,实施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推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通过抓小区建设,发展规模养殖,推进和带动建水县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建水县草食种草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粮改饲与草食畜牧业发展初探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节日“种草”
浅析云南建水一季水稻生长发育的气象指标
美容须防被“种草”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及其路径
论“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以云南省建水县坡头乡民族小学哈尼族《铓鼓舞》进校园为例
建水县总工会:举办女性大讲堂知识讲座
草食畜牧业有了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