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4期中医治疗心得

2010-02-10 20:23衡向阳王俊锋邢仪霞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9期
关键词:证属通腑中风病

衡向阳 王俊锋 邢仪霞

中风病4期中医治疗心得

衡向阳 王俊锋 邢仪霞

中风病 分期治疗 中医治疗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周口466000)

笔者认为中风病可分先兆期、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4期,治疗时应在分期的基础上辨明标本虚实、先后缓急而决定治法,以期取得较好疗效。

1 先兆期重预防,防患未然

中风病发病急骤,变化多端,证候纷繁,病势凶险,其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素为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难症之首,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笔者据自己多年的经验认为先兆为中风之渐始,中风为先兆之归宿,因而防胜于治,本着治未病的观点,重视对中风先兆期的防治。

先兆期预示着中风可能将要发生,正如《证治汇补》所强调的“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假如在先兆期能及早防治,终止病情发展,就可免中风之虞。因此笔者强调对中风先兆期防治,以减少中风的发生。提倡慎起居(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节饮食(清淡饮食、避免过饱)、畅情志、忌嗜烟酗酒,并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能导致中风的高危疾病。

2 急性期辨中经络中脏腑,化痰通腑为先

笔者认为中风病急性期,往往决定中风病的转归,应首先辨明中经络或中脏腑,分清虚实闭脱,特别是对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重患者,还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症状与影像学等现代检查手段相结合,采用病症合参的方法,运用多种方法积极治疗。

中经络者起病相对较缓,仅有偏身麻木、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等症,而无神志障碍,故病情较轻,治应分清虚实。一般实证者和本虚标实者多见,其证属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者采用平肝泻火通络法;证属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者采用息风化痰通络法;证属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者采用通腑化痰法。用以上3法祛其实邪,使邪去正安。虚者较少见,证属气虚血瘀者采用益气活血法;证属阴虚风动者多采用育阴息风法,以补其虚,使正复而不恋邪。

中脏腑者起病急骤,典型症状为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伴有半身不遂、舌强言謇等,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辨证要分清闭证与脱证。闭证者牙关紧闭,两手握固,痰涎壅盛。治应醒神开窍,立即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或苏合香丸等,同时静滴清开灵注射液。脱证者手撒肢冷、口开目合、小便自遗,或汗出如油,或面赤如妆。笔者认为此期患者多危在倾刻,应中西医结合积极救治,中医急投大剂参附汤或独参汤,益气回阳固脱,西医积极抗休克、强心等。医者应胆大心细,不可瞻前顾后,延误时机。

笔者根据临床实践认为,中风患者多存在因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逆乱所致的痰瘀中阻、腑气不通,此期往往是中风急性期病机转归的关键,故不论中经络还是中脏腑,凡有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舌苔黄腻、脉弦滑者,均应化痰通腑,调畅气机,多用星篓承气汤化裁。笔者认为痰热腑实者,其本亏虚之体,又有结聚之实,通腑泻下必耗津伤气,故多为暂用之法,不宜久服,以免伤其正气。

3 恢复期早活动,针药康复并用

中风患者发病2周后,病情趋向稳定。此期风热渐减,痰瘀明显,气虚阴虚证逐渐显露,本虚标实状态不断发展。笔者根据其病机转归,或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或滋补肝肾、息风通络,标本兼治,每收佳效。

为了降低致残率,促进肢体、言语功能的恢复,笔者主张早期进行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的锻炼,认为在急性期病情稳定后均可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笔者还重视针灸对中风患者的康复作用,认为针灸可以活血通络。经临床证明,针灸、中药以及肢体语言功能康复的综合应用,能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临床疗效。

4 后遗症期补气活血起沉疴

中医认为病久多伤气,气虚血必凝,脉络瘀阻,关键点在于虚,故此期补气尤为重要。笔者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病久则多虚、多瘀为出发点,形成对中风后遗症期补气与活血并进的用药特点,临床上多选用王清任创立的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该方重用黄芪,充分体现出气虚是本期的主要矛盾。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黄芪不但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作用,而且还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之功效,与活血化瘀药起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风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发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有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此,对中风的治疗,不能执一而应万变,必须根据中风病的分期,辨明标本虚实、先后缓急而决定治法,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R255.2

B

1004-745X(2010)09-1629-02

2010-05-11)

猜你喜欢
证属通腑中风病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巧调饮食对抗关节炎
通腑降气汤治疗腑气郁滞型便秘60例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张圣德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病经验介绍
《中医研究》杂志论文要求
老想大便不等于便秘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痛80例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