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古代医案概况及其研究现状*

2010-02-11 06:44岗卫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8期
关键词:医家医案针灸

岗卫娟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医案是临床实践的记录,承载了医家宝贵的临床经验。古代医案,不仅具有历史文献价值,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哲章太炎先生指出:“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清代医家周学海也曾断言:“宋以后医书,惟医案最好看,不似注释古书之多穿凿也。每部医案中,必有一生最得力处,潜心研究,最能汲取众家之所长。”由此可见,要总结和继承前人经验,研究其学术思想,认识诊疗规律,提高临床疗效,以此形成新的理论,推动学科的整体发展,研究医案当是一条捷径。

1 针灸古代医案概况

中医医案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其中记载了仓公25则诊籍(医案),此后直至宋代以前,医案多散见于文史书籍,如《后汉书·华佗传》、《北史》、《唐书》等;至宋代出现了第一部医案专著——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宋以后医案著作大量增加,至明清时期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清代,医家非常重视医案的总结,先后出现了《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3部医案整理专著,同时出现了许多个人医案,如《孙子垣医案》、《李中梓医案》、《临证指南医案》等[1]。与之相比,针灸医案的数量则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民国之前,针灸医案均散落诸经,一直未见针灸医案专著,其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在于针灸医案付诸笔端较难,可谓是“心中了了,笔端难明”。也正如近代针灸大家陆瘦燕所言:“编医案难,编针灸医案尤难,古今医案夥矣,而针灸之医案,殊不多觏。以针灸不尚文墨,致良好之穴道、刺法之浅深、补泻之意义、取穴之精警,莫由言宣,使后学无所适从,望洋兴叹。[2]”至民国时期,随着针灸学校及针灸诊所的创办,出现了针灸医案专著。

经系统考察发现,针灸医案在秦汉时期已出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25则医案中已有针灸医案。此后,在经史笔记及各家医籍中常散见针灸医案的记载,如《邵氏闻见后录》、《夷坚志·癸志》、《旧唐书》、《备急千金方》、《宋学士文集》、《灸膏肓腧穴法》、《明史》等,其中记载多有重复。经初步考察,清以前有近百种著作中载有针灸医案,其中记载针灸医案较多的针灸专著主要有3部:一是《扁鹊心书》中记有50多则针灸医案,涉及28种病证;二是《针灸资生经》记有60多则针灸医案,涉及48种病证;三是《针灸大成》记有31则33例医案,其中针灸医案27例,涉及24种病证。医案类著作中医案整理类有《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亦记载较多的针灸医案,还有各家医案如吴鞠通医案、谢映庐医案等,其他医籍有《儒门事亲》、《卫生宝鉴》、《医学纲目》等40多种。

2 针灸古代医案研究现状

针灸古代医案数量较少,且未见专著刊行。因此,未引起后人的重视,近人对其研究也不多。总体来看,研究可分为两类:一为注释整理研究,二为依据医案进行的学术、理论研究,分别介绍如下。

2.1 注释整理

由于针灸古代医案散见于浩如烟海的各种书籍中,对其进行注释整理难度相对较大,从事此项工作者较少。民国时期未见对其进行注释整理研究,建国后出现了5部专书对针灸医案进行注释整理。

1985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李复峰编著了《历代针灸名家医案选注》[3],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和其他医案6个部分,选录了清代以前498例针灸医案,对医案中难解字词进行了注释,未对针灸医案的病因病机及治法选穴等针灸治疗作进一步阐释。

1990年,安徽中医学院的高忻洙和张载义等编著了《古今针灸医案医话荟萃》[4],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记载了465则针灸医案,其中古代医案370则,书中对各个医案难解字词注释,个别医案针对病因、病机或选穴加了按语。该书所载医案除针灸保健、急症、儿科、妇科、外科外,其余疾病主要按照部位分类,部位分类下再按照病证分类,如将头面疾病分为头疾、面疾、目疾、口齿疾、咽喉疾、耳疾,中身病证分为胸部疾、腹部疾、背腰疾、二阴病证,这种分类方法一定程度上说明针灸重视部位诊疗的特点。

1997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田从豁编著了《古代针灸医案释按》[5],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口腔、耳鼻喉科、保健强身和其他医案7个部分,选录了从春秋时期至清末的针灸医案512例,计145种病证,不仅对难解内容进行了注释,并由余茂基对全部医案酌加按语,该书比较全面地对针灸古代医案进行了注释整理。

2007年,田元祥主编了《针灸名家医案精选导读》[6],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该书大部分医案节录其他医案著作,如《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及个人医案,所收录的几百则医案大多为当代医家医案,古代医案仅10则左右。

2008年,刘智斌、郭遂成、高新彦主编了《古今名医医案赏析》[7],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了医案的基本知识及针灸医案的发展简况,选编了157位医家322则针灸医案,以近现代医家医案为主,收录古代医案仅5位医家7则医案。以上这些均是对其进行的选编及注释,没有对针灸医案具体内容进行研究。

2.2 学术研究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1年~2008年)对针灸古代医案的现代研究进行检索,检索到21篇文章,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未见相关研究。

在21篇针灸古代医案研究的文章中,15篇是关于杨继洲针灸医案,2篇关于窦材针灸医案,1篇研究《针灸资生经》医案,1篇研究《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下简称《铜人》)医案,2 篇为其他。魏稼[8、9]对窦材针灸医案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窦材针灸治病的几个特点。梁立武[10]对《针灸资生经》医案做了类似的研究,通过分析医案总结出王执中运用针灸治病的特点。由上述的数据可以看出,近3/4的针灸医案研究(15篇)集中在杨继洲针灸医案研究,这主要由《针灸大成》在针灸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后世影响造成的。其中9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杨氏针灸医案,从中总结其针灸诊疗特点,而各家所得结论相差无几,与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各家针灸学说》中对杨氏针灸学说的总结亦一致。尚景方、李永方、郑蕙田等对杨氏针灸医案逐一从针灸诊病、治病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针灸治病方法、选穴原则及操作手法,这对于针灸研究无疑是有益的,作为研究针灸医案的一种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借鉴。

冉新对《铜人》所载医案的来源及其讹误进行了考证,指出了其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为他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线索,对医案本身的诊病及治病方法未作过多探讨。冯怀英从经史笔记中选了9则针灸医案作了初步分析,这种从经史笔记中挖掘针灸有效医案的方法值得借鉴。俞尔科通过分析针灸气海穴医案,总结了气海穴的治疗作用,这种方法在针灸研究中运用较少。医案是临床的直接记录,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因此通过这种方法总结腧穴的治疗作用应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值得借鉴,并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综上,针灸古代医案数量较少,对其研究比较缺乏,近年来对其研究更有下降的趋势。相反对当代针灸医案的研究有所增加,这种研究现状令人堪忧。

3 研究方法探讨

医案的重要性与针灸古代医案研究的贫乏形成鲜明对比,这就要求今后加强对针灸医案的研究。然而针灸古代医案数量少,这是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情况,在研究针灸古代医案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以弥补针灸古代医案量少的不足。

首先,对针灸医案进行界定,辨别针灸医案与针灸处方、腧穴主治的差异;第二,根据针灸古代医籍东拼西凑、内容重复的特点,对搜集到的医案文献进行考镜源流,以原始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第三,对针灸古代医案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除古代医籍外,收集范围应扩大至经史子集、地方志、笔记等书籍,尽可能将针灸古代医案收集全面,以免遗漏;第四,对收集到的针灸医案逐一详细研究,充分利用收集到的资料,从多角度运用计量方法进行综合分类研究;第五,结合针灸腧穴文献、刺法灸法文献及其理论,将针灸医案置于当时的特定理论背景下进行研究,使有限的医案发挥其最大效用,以挖掘具有针灸特色的诊疗方法。

综上,针灸古代医案研究还比较少,众所周知,正本需清源,创新的前提是继承,因此研究针灸古代医案已是当今一项重要任务。

[1]雷跟平.中医医案源流考[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21(2):49-51.

[2]陆瘦燕.金针实验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2.

[3]李复峰.历代针灸名家医案选注[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高忻洙,张载义,胡玲,等.古今医案医话荟萃[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5]田从豁.古代针灸医案释按[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7.

[6]田元祥.针灸名家医案精选导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7]刘智斌,郭遂成,高新彦.古今名医医案赏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8]魏稼.宋代医家窦材针灸医案的分析[J].江西中医药,1960,(2):43-44.

[9]魏稼.宋代医家窦材针灸医案的分析(续)[J].江西中医药,1960,(3):32-33.

猜你喜欢
医家医案针灸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新加香薷饮医案6则
古医籍中刺络放血医案浅析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