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2010-02-11 08:52郝兴伟郝坚明李德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期
关键词:外膜显微外科麻木

郝兴伟 郝坚明 李德光

周围神经是指脊髓经椎间孔传出的分布至躯干及四肢的由运动、交感、感觉三种纤维组成的混合神经。周围神经损伤是指上述神经因某些因素的损伤及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神经轴索中断或神经断裂,导致躯干和四肢感觉、运动及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病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手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损伤的类型包括切割伤、撕脱伤、挤压伤以及外科手术造成的人为损伤。20世纪50年代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质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中男19例,女7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3.5岁,外伤21例,非外伤5例。上肢18例,下肢8例。

1.2 临床表现及体征

伤口以远或病灶以远肢体疼痛麻木,关节功能障碍。

1.3 合并伤

合并骨折11例,合并知名血管断裂16例。

1.4 治疗

外伤患者均急诊手术,合并骨折患者先行内固定,后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神经,2例行神经移植术。非外伤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2例为肿瘤压迫坐骨神经,2例为巨大蔓状血管瘤卡压正中神经,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神经松解术。

2 结 果

本组26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损伤以远的肢体功能恢复、疼痛、麻木症状明显改善。

3 讨 论

3.1 早期诊断,准确定位

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①感觉功能障碍,周围神经损伤后其感觉纤维分布的皮肤区域感觉减退或消失,皮肤的感觉纤维分布多是相互重叠的,但是每条神经在皮肤上有它单一分布区域,比如正中神经损伤后,食指中指末节感觉麻木,尺神经损伤后小指末节皮肤感觉麻木,桡神经损伤后,虎口背侧感觉麻木。②主动运动功能障碍。周围神经损伤后其所支配的肌肉瘫痪,肌张力消失,瘫痪的肌肉与其拮抗的肌肉之间失去平衡出现固定畸形。

3.2 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神经

3.2.1 神经松解术

周围神经受到牵拉、压迫、磨损伤害使轴索发生溃变,神经干周围及神经束间瘢痕形成,使其传导功能发生障碍,必须手术松解这些损伤神经的因素,神经功能才有可能恢复。本组病例中有2例坐骨神经旁的肿瘤压迫坐骨神经,切除肿瘤,并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坐骨神经外膜松解,手术取得满意效果。本组病例中还有2例右前臂包绕正中神经的蔓状血管瘤对正中神经造成嵌压,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血管瘤切除并行正中神经外膜松解,取得满意效果。

3.2.2 神经移植术

神经的吻合需处于无张力的状态,以免吻合口撕裂,妨碍神经的再生,若神经有缺损<2cm可通过游离两端间的神经予以吻合,如间隙>2cm应考虑神经移植,取较细的皮神经,截成4段如电缆一样组合在一起移植[1]。本组病例中1例尺神经外伤缺如,取腓肠神经截成4段如电缆一样组合在一起移植,随访3个月取得满意效果。

3.2.3 神经缝合术

传统的神经缝合方法主要是神经外膜缝合法,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神经束膜缝合的发展,神经干内运动束与感觉束未分开的部位选用神经外膜缝合术,神经干内运动束与感觉束已分开的部位选用神经束膜缝合术,但是神经干内感觉束和运动束区分有困难,故临床运用繁琐且不可靠。本组病例在显微镜下操作根据神经的形态结构看清神经外膜上的血管纹理,以及按血管的自然位置予以吻合,另外在显微镜下能去除神经断端部位的外膜,以减少外膜结缔组织长入神经干内形成瘢痕[2]。

[1]王澍寰.手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16-720.

[2]王忠诚.神经外科手术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70-380.

猜你喜欢
外膜显微外科麻木
麻木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血管外膜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心大静脉消融外膜起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的特征
浮生一记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无题(2)
移植血管外膜早期NADPH氧化酶激活和新生血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