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5市生态公益林现状与对策

2010-02-12 08:38岳金平曹国华
自然保护地 2010年4期
关键词:苏南蓄积公益林

张 谷 岳金平 曹国华

(江苏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江苏南京 2100036)

生态公益林是指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生态公益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苏南5市是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尤为突出。生态公益林作为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体功能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土地资源紧缺的苏南5市而言,保护并利用好生态公益林资源,意义十分巨大。本文试图从分析苏南5市生态公益林的现状入手,对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的发展对策作初步探讨。

1 现 状

1.1 概况

据 2007年的江苏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表明,苏南5市生态公益林面积19.07万hm2,共涉及48个县(市、区)459个乡(镇、场) 459个林班3672个村336136个小班。

1.2 体系

苏南5市的生态公益林体系是“点”、“面”结合,以“线”连接构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网络,在长江以南形成独特的生态保护体系。

构成“面”的是长江沿岸以及附近国家级、省级风景区和森林公园的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南京钟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镇江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宝华山自然保护区、南京老山和紫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以及环太湖周边风景区和森林公园的生态公益林,具体分布在太湖周边地区、宜兴龙池自然保护区、苏州西山和无锡惠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

构成“点”的是:一些零星分散在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的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苏州光福、溧阳上黄水母山遗迹等自然保护区,镇江南山、张家港香山等省级风景名胜区,无锡惠山、常熟虞山、江阴要塞等国家级森林公园,金坛茅东等省级森林公园和溧阳大溪等大中型水库周围。

沪宁铁路、沪宁、沿江、苏嘉杭、宁马、宁高、沪宜、锡澄、锡宜等高速公路及其他国、省道两侧的生态公益林形成生态网络中的“线”。

1.3 结构

1.3.1 保护等级结构

生态公益林保护等级分为特殊、重点和一般,其中特殊公益林地面积1.31万hm2、重点公益林地面积10.46万hm2、一般公益林地面积7.30万hm2,分别占苏南5市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6.87%、54.84%、38.29%。

1.3.2 林地权属结构

林地使用权属分为国有、集体、个人和其它,其中国有公益林地面积5.16万hm2、集体公益林地面积10.43万hm2、个人公益林地面积3.39万hm2、其它公益林地面积0.08万hm2,分别占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27.07%、54.73%、17.78%和0.42%。

1.3.3 林木权属结构

生态公益林林木权属分为国有、集体、个人和其它,其中国有公益林面积5.09万hm2、集体公益林面积8.27万hm2、个人公益林面积5.02万hm2、其它公益林面积0.07万hm2,分别占生态公益林面积的 27.60%、44.79%、27.23%和0.38%。

1.3.4 事权等级结构

生态公益林事权等级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2.01万hm2、省级公益林面积10.18万hm2、市级公益林面积2.10万hm2、县级公益林面积4.78万hm2,分别占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 10.52%、53.38%、11.02%和25.08%。

1.3.5 工程类别结构

工程类别分为江河湖海防护林、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绿色通道、城市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保护、银杏等特色林产品综合利用、竹业、森林旅游、其它等9项,其中江河湖海防护林工程面积4.26万hm2、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面积4.29万hm2、绿色通道工程面积1.47万hm2、城市森林工程面积1.24万 hm2、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保护工程面积0.05万hm2、银杏等特色林产品综合利用工程面积19.94 hm2、竹业工程面积1.41万hm2、森林旅游工程面积0.59万hm2、其它工程面积5.75万hm2,分别占生态公益林面积的22.34%、22.48%、7.71%、6.52%、0.29%、0.01%、7.37%、3.09%和30.19%。

1.3.6 地类结构

生态公益林地类分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和辅助生产林地,其中有林地面积16.08万hm2、疏林地面积0.05万hm2、灌木林地面积2.07万hm2、未成林地面积0.59万hm2、苗圃地面积0.01万hm2、无立木林地面积0.15万hm2、宜林地面积0.12万hm2,分别占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 84.33%、0.26%、10.83%、3.10%、0.05%、0.80%和0.63%。辅助生产林地面积9.31hm2。

1.3.7 林种结构

生态公益林林种分为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防护林面积10.36万hm2,其中水源涵养林面积4.07万hm2,水土保持林面积3.53万hm2,防风固沙林面积23.30hm2,农田防护林面积0.06万hm2,护岸林面积0.44万hm2,护路林面积1.59万hm2,其它防护林面积0.66万hm2;特种用途林面积5.72万hm2,其中国防林面积0.15万hm2,实验林面积0.03万hm2,母树林面积14.54hm2,环境保护林面积2.63万hm2,风景林面积2.80万hm2,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面积 0.02万 hm2,自然保护区林面积0.07万hm2。

1.3.8 按蓄积量划分

苏南 5市生态公益林活立木总蓄积656.26万m3,其中乔木林蓄积655.96万m3,疏林地蓄积0.30万m3。乔木林中幼龄林蓄积140.50万m3,中龄林蓄积243.37万m3,近熟林蓄积141.27万m3,成熟林蓄积112.39万m3,过熟林蓄积18.41万m3。

1.3.9 按生态功能等级划分

生态功能等级分为好、中、差,其中好的面积7.70万hm2、中的面积9.69万hm2、差的面积 1.68万 hm2,分别占生态公益林面积的40.41%、50.81%和8.78%。

2 特 点

2.1 重点公益林分布集中,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重点公益林分布相对集中,其中长江、京杭大运河、滁河等河流沿线公益林面积占47.41%;太湖、长荡湖、石臼湖、固城湖、大溪水库等湖泊水库周围公益林面积占24.24%;沪宁铁路,沪宁、沿江、苏嘉杭、宁马、宁高、沪宜、锡澄、锡宜等高速公路以及国省道两侧公益林面积占9.42%;茅山等著名风景区,老山、宝华山、虞山等国家森林公园,宜兴龙池、苏州光福、宝华山等自然保护区周边公益林面积占18.93%。

一般生态公益林(7.30万hm2)主要分布在市县道、河渠、小型水库等周围,与重点公益林相结合,构成外围的生态保护圈。

2.2 国家和集体是公益林地使用的主体

属于国家和集体管理的生态公益林地面积15.59万hm2,占苏南5市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的81.79%。国家和集体管理的生态公益林地占所有公益林地近五分之四面积,是生态公益林地的主体,这为加强生态公益林法治化、正规化管理提供了保障。

2.3 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发挥着主要生态功能

生态公益林中有林地和灌木林地面积为18.14万hm2,占生态公益林面积的95.16%。当前苏南 5市的森林生态效益主要是由乔木林、竹林和灌木林发挥,其余地类的生态效益相对较小。

2.4 林龄结构逐渐合理,林分质量提高

苏南 5市生态公益林林结构逐步得到改善,幼龄林、中龄林面积为10.34万hm2,占乔木林的74.5%,比2005年全省资源调查数下降14.2个百分点,近成过熟林分所占比重相应有所增加,而且随着林龄结构的改善,林分质量也有所提高,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为47.28m3,与2005年全省资源调查相比,平均每公顷蓄积提高5.37m3,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和生物量有所提高,生态防护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3 存在问题

3.1 部分地区重点公益林划分较分散

苏南5市的重点公益林大多数集中分布在大江大湖大河、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周围,但也有少数地区重点公益林分布在乡村级道路两边,区划相对分散,不符合《江苏省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中的“生态优先”原则,也不利于集中管理。

3.2 个别地块事权等级划分不准确

个别地块的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 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和《江苏省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进行划分,同时还存在将小部分不属于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地块划为国家级或省级公益林,另外仍有一部分符合区划标准的地块却没有被为国家级或省级公益林。

4 建 议

4.1 抓紧完成重点公益林现场界定工作

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办法,按地块和小班现场认定,然后以县级人民政府名义立碑公示,并以县为单位登记造册,绘制林种分布图,建立重点公益林档案。

4.2 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监测体系

为掌握重点公益林现状及动态变化,客观真实地反映江苏公益林建设成效,应抓紧建立生态公益林监测体系,开展重点公益林固定样地调查和年度补充调查,及时更新小班档案及数据库,建立重点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统并及时更新维护,掌握全省生态建设状况。

[1] 江苏省2005年森林资源调查成果报告.江苏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2006.

[2] 江苏省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分类技术指标.江苏省农林厅,2001.

[3] 南京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南京市农林局,2007.

[4] 镇江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镇江市农林局,2007.

[5] 常州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常州市农林局,2007.

[6] 无锡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无锡市农林局,2007.

[7] 苏州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苏州市农林局,2007.

猜你喜欢
苏南蓄积公益林
苏南年俗亦动人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路先生,我错了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近代苏南义庄与基层社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