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利

2010-02-13 03:38
中国重型装备 2010年3期
关键词:槽轮脱模丝杠

专利名称:一种海上平台整体建造吊装方法及其专用吊机

专利申请号:CN200710014921.3 公开号:CN101100217

申请日:2007.06.12 公开日:2008.01.09

申请人: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平台整体建造吊装方法及其专用吊机,是在地面上分别建造一体的平台下部和平台上层模块,先将平台下部移至海上船坞制定位置,然后将平台上层模块采用专用吊机整体吊装到平台下部焊接,专用吊机是立柱为四根且与地面固定,相对的两根立柱同高,靠近坞门侧两立柱高度高于远离坞门两立柱高度,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等高的相对的两立柱上,横梁截面为箱形且采用变截面焊接结构,每根横梁的两侧各设有一套起升机构,本发明具有采用大吨位吊机、在陆地上建造平台上层模块、平台上层模块为一体、一次吊装上层模块、工作效率高、危险性小、平台质量高的特点。

专利名称:铆接冲头与具备铆接冲头的铆接装置

专利申请号:CN200710127868.8 公开号:CN101104186

申请日:2007.07.06 公开日:2008.01.16

申请人:日本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延长耐用期限的铆接冲头。将设有凸出部的部件,与开有大小与上述凸出部大致相同、为上述凸出部插入的贯穿孔的部件,在将上述凸出部插入上述贯穿孔内时叠合一起,通过塑性变形,让上述凸出部变得比上述贯穿孔内径更大而使两部件接合,尖端面一边与上述凸出部碰接,一边施加按压力的。在尖端面上,呈放射状地形成有从尖端面的中心CP向外周边缘PE延伸的具有棱角线的多个峰部,在这些峰部之间,呈放射状地形成有从尖端面的中心CP朝外周边缘PE延伸的谷部。峰部的棱角线,正交于铆接冲头的中心轴AX,而且位于包含尖端面的中心CP在内的假想面PL之上。谷部的底部,越靠近外周边缘PE,越从假想面PL朝铆接冲头的基端侧远离。

专利名称:烧结混合料预热方法及其装置

专利申请号:CN200710012212.1 公开号:CN101104882

申请日:2007.07.23 公开日:2008.01.16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本发明公开一种烧结混合料蒸汽预热方法及其装置,属于黑色冶金烧结工艺。它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烧结混合料蒸汽预热的热交换效率,节约能源,提高混合料预热温度,降低烧结工序能耗,增加烧结机台时产量。采取的解决技术方案为:利用烧结工艺余热生成过热蒸汽,引送至混合料矿槽,矿槽内有汽室板紧固联接矿槽内壁,合成汽室腔,由连接环管上的支管穿过矿槽壁,将过热蒸汽送入汽室腔,各汽室板组合联接环绕矿槽内壁构成具有双重导热方式的热交换作用的环状预热带,按操作条件进行预热加温混合料,温度可达到55~67℃,热交换效率提高,较现有技术提高混合料预热温度,降低烧结矿固体燃料消耗达3 kg/t烧结矿,提高2%的烧结机生产台时产量。

专利名称:喷射沉积多孔材料的陶粒轧制变形方法及装置

专利申请号:CN200710035529.7 公开号:CN101104879

申请日:2007.08.08 公开日:2008.01.16

申请人:湖南大学

喷射沉积多孔材料的陶粒轧制变形方法及装置,是将坯件置于盛装有陶瓷颗粒的轧制模中并使陶瓷颗粒包覆住坯件。轧制模顶部设有轧制孔,一压头卡装于轧制孔中,并一同进入轧机进行轧制。喷射沉积多孔材料的陶粒轧制变形装置包括轧制模、压头及置于轧制模中的陶瓷颗粒。本发明结构合理、工艺简单、克服常规轧制板材容易出现劈头、开裂、分层等现象,能对喷射沉积坯件直接进行轧制成形,特别适合于制备大规格薄板,大大扩展喷射沉积材料的应用前景。

专利名称:新型预绞式耐张线夹弯U型装置

专利申请号:CN200520135420.7 公开号:CN200998754

申请日:2005.12.21 公开日:2008.01.02

申请人:任惠门

一种新型预绞式耐张线夹弯U型装置,它是机械制造领域中电力金具的生产设备。它是通过两个活动槽轮与固定槽轮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实现预绞式耐张线夹弯U型工序的加工。它主要有效地消除了弹性恢复对线夹质量的影响,提高了工效。该装置由固定槽轮、活动槽轮、活动臂、左旋活动螺母、调节手轮、调节丝杠、右旋活动螺母、连接座、推进丝杠、丝杠螺母和手轮组成。两个活动槽轮固定在两个活动臂的前端,两个活动臂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座上,推进丝杠也与连接座相连接,两个活动臂中部通过左旋活动螺母和右旋活动螺母与调节丝杠相连接。这样既可用推进丝杠推进两个活动槽轮向前运动,又能用调节丝杠来调整两个活动槽轮之间的距离。

专利名称:一种红外感应多功能机床安全装置

专利申请号:CN200620165864.X 公开号:CN200998753

申请日:2006.12.15 公开日:2008.01.02

申请人:王远民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感应多功能机床安全装置,包括信号检测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信号检测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由导线联接,信号检测单元包括红外线光电开关和磁性表座支架,红外线光电开关固定在磁力表座支架上;信号处理单元包括机电箱及固定在机电箱底板上的继电器、电磁铁及工作指示灯。电磁铁通过支架由螺丝固定在底板上,支架上装有弹簧,底板上装有控位杆,由四根可以调整高度的螺丝支撑。本实用新型安装便捷简单易行,可以直接安装在机床设备的侧立面上,达到安全控制的目的。

专利名称:热电厂废气利用温差动力机

专利申请号:CN200620162228.1 公开号:CN200999630

申请日:2006.12.26 公开日:2008.01.02

申请人:于传祖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装置,特别公开了一种热电厂废气利用温差动力机。该热电厂废气利用温差动力机,包括介质循环部分、介质发生部分以及动力部分。其特殊之处在于:介质发生部分包括介质发生器、介质发生器顶端的中间罐以及与中间罐连通的储气罐;介质发生器内设有密封的发生管,发生管内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内管,内管的上端开口通向中间罐;介质循环部分包括介质冷却器、介质容器;介质冷却器内设有冷凝管;所述动力部分包括汽轮机以及其带动的发电机,汽轮机排气管与冷凝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热能损失小、可靠性高,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为热电厂的废气利用开辟了更广泛的空间。

专利名称:胎模锻上脱模装置

专利申请号:CN200720033942.5 公开号:CN200998761

申请日:2007.02.01 公开日:2008.01.02

申请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胎模锻上脱模装置属于锻压机械,尤其涉及液压锻造的脱模装置。该装置包括由锻压机主缸、上模台、上模座依次连接成同心柱体,其特点是主缸、上模台、模座芯中心内设同径内腔,内腔中设脱模液压缸及脱模缸柱塞,脱模缸柱塞下与芯轴连接;顶出杆滑装在模座芯设的通孔中,与设在芯轴下端的压板相对应;顶出套滑装在外模与内模予设的环形限位槽内,与顶杆相对应,脱模时脱模缸柱塞向下推压顶杆及顶出套,使工件与上模完全脱离,顶出套使工件与上模脱离。其优点是该装置脱模效果好,快速、可靠,确保百分之百脱模,提高了锻压加工的效率;该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易维修;避免了润滑剂污染,减少了模具消耗,提高成材率。

专利名称:微落差高效水力能量输出机

专利申请号:CN200720083249.9 公开号:CN200999693

申请日:2007.01.18 公开日:2008.01.02

申请人:李保春

本实用新型是微落差高效水力能量输出机,涉及一种水轮机,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水的微落差作为动能的能量输出机,解决目前我国对微落差水资源,如沟渠、溪流、水电站尾水的开发利用远远不足,还没有一种适用于微落差水资源的水轮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中心轴上平行安装有两个转轮,在两转轮之间、沿转轮圆周上固定有与中心轴平行的N个叶片轴,在每个叶片轴上均固定有叶片,两转轮内侧固定有支撑叶片的支撑轴,叶片和中心轴之间固定有拉链和弹簧。本实用新型可自动以最佳入水角入水,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利用微落差水流,有效地解决微落差水资源的水能开发和利用。

专利名称:使用可弯曲辊加工三维工件的柔性成形装置

专利申请号:CN200720093289.1 公开号:CN200998745

申请日:2007.02.07 公开日:2008.01.02

申请人:吉林大学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塑性成形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可弯曲辊加工三维工件的柔性成形装置。使用可弯曲辊加工三维工件的柔性成形装置由工作辊、调整机构、机架及工作辊驱动机构组成,所述的工作辊是可弯曲、可调整的柔性工作辊,在各可弯曲工作辊上设置若干个可调整其弯曲度的调整机构。所述的可弯曲工作辊布置在筒状或棒状工件的内侧或外侧,也可以在圆周方向等角度布置。当工作辊自转,且做向心或离心运动时,使工件产生缩径或扩径变形。机架设计成双支撑式或悬臂式。本设备可以实现三维工件的成形,与传统的加工方式相比,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降低加工成本。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数控肋骨冷弯机的法线测量装置

专利申请号:CN200620049130.5 公开号:CN200998744

申请日:2006.12.18 公开日:2008.01.02

申请人: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控肋骨冷弯机的法线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装置机架。其特征在于测量装置机架设有与之垂直的划线尺,划线尺的一条侧边为划线边,在测量装置机架设有两个测量滚轮,该两个测量滚轮位于划线尺的两边。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精确地求出肋骨斜头的端线,将端线以外的荒余料割掉,就完成了船体肋骨线型的无余量加工整个工艺过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划线精确,能够提高无余量加工肋骨的效率和节省加工肋骨的成本,省掉为确定肋骨首(尾)斜头而制作的样板。

专利名称:半连续生产轻金属的生产工艺及其生产设备

专利申请号:CN200610094767.0 公开号:CN101104886

申请日:2006.07.13 公开日:2008.01.16

申请人:宁夏中加镁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特别是半连续生产轻金属的生产工艺及其生产设备。该工艺是通过固定安装在立式还原罐顶端可密封的预热储料仓将原料装入还原罐内进行;将反应残渣排出时还原罐内反应残渣的剩余量大于零。上述还原罐垂直安装在加热炉内,其上、下端伸出加热炉的炉顶和炉底,还原罐通过支撑架与加热炉的炉底相连;带冷却套的出料管的上端与还原罐下端密封相连,出料管的下端安装有可开、闭的出料装置,该出料装置在关闭时与出料管的下端气密封。本发明的工艺和设备可有效减少整个还原过程中的还原时间,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热效率,在不改变其他生产条件下,还原罐的日生产能力将提高近一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猜你喜欢
槽轮脱模丝杠
轻载冲压检测机槽轮机构的优化设计
施肥无人机槽轮式排肥器槽轮结构参数优选
滚珠丝杠的热力耦合作用仿真
注射模螺纹脱模类型与起牙定位设计方法
行星滚柱丝杠副的研究
基于Adams的槽轮机构的运动仿真
非圆齿轮-槽轮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球形件强制脱模注塑模具设计
滚珠丝杠滚道硬车加工技术研究
大面积纳米压印揭开式脱模机理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