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

2010-02-14 21:06刘炳新马向民新疆石油学院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1期
关键词:石油目标生产

刘炳新 马向民 新疆石油学院

浅谈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

刘炳新 马向民 新疆石油学院

安全管理模式是一个地区或单位,在摸索积累安全管理经验基础上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安全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具体体现了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和原则。安全管理的模式与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安全监督机制有关。各国对安全生产都非常重视,但是安全监督机制不同,安全管理的模式差异很大。

20世纪后期90年代以来,我国推行的是“国家监督、企业负责、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转变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以及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的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向着如下模式发展:遵循“国家-企业-员工”三方需要的原则,建立“五方结构”的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即国家、政府(行业)、社会(中介)、企业(法人或雇主)、工会(员工或雇员)的“五方结构”管理模式-国家监督、政府(行业)监管、中介服务、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管理模式。《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国家安全生产总体运行机制归纳起来包括政府监管与指导、企业实施与保障、员工权益与自律、社会监督与参与、中介支持与服务等五个方面。

在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中,企业责任是最基本的,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既是归宿也是出发点。因此,企业自我规管和遵守国家法规是落实“五方结构”的关键;强化劳动者监督意识和维护自身职业安全卫生的权利与义务是“五方结构”的基础;政府科学建规、立法,并依法客观、公正进行监督,则是“五方结构”的保障。

石油石化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连续作业、点多线长等特点。易于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生产中意想不到的毒气危害及热能伤害的可能性也较高。随着中国石油石化工业的改革和发展,油田勘探开发区域不断扩大,炼油装置、化工装置、油品储运正在向规模化、大型化、集中化发展,油品销售站点大多设置在人口密集地区和交通要道。

一、石油石化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特点

随着石油石化企业的强化安全管理,各企业都采取了相应措施来加强安全管理。通过系统调查分析,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在安全管理上有下列特点:

1、把安全目标作为企业目标的重要内容

我国石油石化企业把安全目标作为企业目标的重要内容。根据企业不同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企业把安全目标又落实到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施工采油质量和服务质量、安全生产、事故控制等方面。但是,也有部分的厂长(经理)很难摆正安全目标与产量目标的关系,在生产任务比较紧的情况下,往往轻视甚至忽略了安全目标,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倾向。

2、设立安全管理的职能机构

部分企业建立了归口管理安全工作的职能机构——安全与环保部(科),所有的企业都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和控制。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大多数企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情况有两种:一是职能划分不清,有些事情都想管、有些事情都不想管、有些事情该管又管不着,使得领导协调的任务很重;二是由于安全涉及企业活动的全过程、所有的部门和岗位,而每个部门有其主要职能,每个岗位有其主要职责,这样,在很多情况下有些部门和岗位不能处理好其主要职能、主要职责与安全管理职能、职责的关系,导致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

3、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各具特点

各石油石化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生产特点,采取了相应措施,归纳起来,有下面一些方法和手段:一是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将企业安全目标通过层层分解,落实到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实施企业的全面管理;二是在企业内部形成安全保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的形式是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三是开展群众性的安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QC)通过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工种的安全质量小组活动,不断改进工艺技术,提高安全性;四是严把供应和协作关,企业对采购物资、产品、设备进行严格质量检验,对重大设备和重点产品实施驻厂监造;对乙方单位的队伍资质进行严格的评估,采用招标形式进行选择,从而消除外部性的质量和安全隐患;五是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等等;六是实行安全保证金制度,有效保证资金投入,加大隐患治理力度;七是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切实加强事故监督管理。同时树立“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应归咎为管理上的失误”的理念。

二、石油石化企业的管理模式

和我国其他大型国有企业类似,其安全管理模式仍然包括以“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和以“人为中心”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具体地讲,有三种表现形式:

1、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该模式的优点是将质量、安全活动落实到个人,使企业员工承担质量、安全责任;缺点是还没有明确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企业管理的重心还是产量,从而使企业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的实现很难得到保障。

2、以安全生产委员会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的领导和组织。模式不利的地方在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属于虚拟机构,没有专门工作人员,使得企业的安全活动缺乏日常的指导和监督。该模式运行的前提是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下属单位及所有员工高度的自觉性。

3、以专门职能部门与安全生产委员会

该模式是指企业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对企业的安全工作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对企业安全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另外,建立专门的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在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指导下,对企业的质量活动、安全活动进行日常管理。

该模式更符合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提高管理专业化程度,更有利于企业安全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目标的实现。该模式目前运用比较普遍。

4、HSE管理模式正在普遍推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石油企业正在加紧导入这些先进管理模式,进一步向国际标准靠拢。

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在质量、安全管理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新形势下,石油企业迫切需要建立更科学、更先进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

由于以往的管理是一种非系统性的管理,各要素之间相对比较孤立并在管理资源上存在着一定的竞争。而HSE体系是在系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

20世纪90年代初,系统安全理论引入我国,由于系统安全管理的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软、硬件条件,而在中国石油近年的HSE安全工作大量的得以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石油的许多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仍处于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对系统安全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还相对滞后。

在企业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领导往往处于众多目标的作用中,因此往往会出现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对各个目标的轻重选择不同,因此在现场经常出现“安全第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各种各样比较片面的口号,这些口号说明我们的管理在系统管理的进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确认,管理中的众多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决策,任何一个方案、计划的确立都不仅关系到组织及组织活动的成本目标,同时关系到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内在目标、外在目标等各个方面,安全目标当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HSE体系还应用了控制论及信息论的理论,将健康、安全与环境进行集成化的管理。HSE体系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水平,同时,由于该体系设计的标准化运作模式和PDCA的循环管理理论,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也会大幅提高。

在企业中推行HSE管理体系,能够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今,无论哪个国家、地区的企业,若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招标、投标,必须采用HSE管理体系,否则连参加招投标的资格都没有,因而HSE管理体系有进入国际市场的“入场券”或“通行证”之说。HSE管理体系既是健康、安全、环境工作的飞跃的发展,又是管理者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思想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中国已经加入WTO,产品竞争国际化已经成为现实,面对国外石化产品由国外竞争转化为本土竞争,在本企业建立并实施HSE管理体系,与国际先进的管理制度接轨,增强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是迎接国内外市场的挑战是很重要一步。

猜你喜欢
石油目标生产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