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领高飞:记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德法

2010-02-16 11:58邵永书
中国发展观察 2010年6期
关键词:建工工程企业

■ 邵永书

群雁高飞头雁领。2009年,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了不凡的业绩,生产经营高位突破,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尽管公司董事长沈德法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这是全体员工团结一心,克难攻坚,奋力拼搏的结果,但是,作为企业的“领头雁”,沈德法无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份骄人的成绩单

2009年,浙江建工集团多面开花,全线飘红。据透露,公司全年完成总产值110.8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6%,同比增长9.3%;完成省外施工产值43.1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109.15亿元的39.5%,同比增长11.9%;完成非建筑业产值8.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2%。承接经营业务114.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4.3亿元,同比增长14.4%;省外经营业务40.8亿元,外向度35.5%。

与经营业务量的增长相同步,公司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去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96%,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4.4%。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去年公司创优业绩显著。集团获国家级优质工程奖5项、省部级优质工程17项、地市级优质工程奖17项;获全国优秀QC小组2个、省级QC成果7项;获省级标化工地19项、市级标化工地18项、市级绿色工地5项、省安康杯工程2项、“省文明现场、和谐工地”3项、省科技文明示范工地3项;获国家级工法1项、省级工法5项、企业级工法5项,取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在这份骄人的成绩单上,凝聚着沈德法无数心血!

在重点工程上下足功夫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步步到位,各级重点工程纷纷上马。重点工程往往投资力度大,技术难度高。赢得重点工程,一方面是企业实力的象征,同时也是企业提升经营业绩,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因此,沈德法非常注重各级重点工程,并且调动企业内的所有资源,在重点工程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2009年,公司在重点重大工程承接上又有大手笔、大突破。其中包括:杭州东站总价28亿元,是浙建集团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标的最高的项目;中南公司的华氏“中华城”A1楼,楼高53层,总高度219.5米,是集团有史以来房屋施工最高的项目;银川火车站造价6.19亿元,是集团有史以来最大的省外工程、公建项目。同时,公司在重点重大工程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温州火车站工程规模大、工期紧(仅10个月)、施工条件差、技术难度大,其中超大规模土方开挖、大跨度支撑梁、钢结构施工以及体外预应力技术等均是国内首次在房屋建筑中应用,曾被很多业内人士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过项目指挥部、项目经理部300多个日日夜夜的顽强拼搏,克难攻坚,确保了温州火车站“9.28”准时通车,创造了建筑业施工的奇迹,赢得了社会各方的赞誉。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称项目部是“浙江建筑的王牌军”。该工程被上海铁路局评为“2009年度标准示范段”和标准工地。在银川火车站建设中,项目部克服了桩基地质复杂、火车运行协调困难、冬季寒冷无比等不利因素,工程朝着既定目标强势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党委书记陈建国看到项目在零下10多度的情况下依然干得热火朝天时,感慨地说:“你们是变冬闲为冬忙啊”。此外,公司在重点重大工程总分包管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沈德法积极探索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建立内部专业分包招投标制度,制定招投标文件,成立招投标专家评审和领导评审小组。在银川火车站工程分包中,钢结构公司和幕墙公司均得到了集团总包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分包市场份额,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带动集团专业公司的发展。

大手笔推进结构调整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为了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沈德法一直在致力于内部结构的调整,企业的经营体制和机制进一步优化。

优化经营结构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这几年,浙江建工超大型项目的承揽比例大幅攀升。仅2009年,亿元以上项目达26项,占总业务量的66.33%;承接国家拉动内需的项目如铁路、医院等重大项目大幅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公司的业务量。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是沈德法思考和着力较多的一个环节,去年重点对集团组织结构进行了垂直化和扁平化改造,由三级管理改变为二级管理。集团为了优化区域布局,以武汉为中心,组建成立了中南公司,并购置了拥有产权的办公基地;为了四川灾后重建项目的承接,集团全额投资,组建成立了浙江建工集团青川建设有限公司;为了规范合同管理,防范和规避经济风险,成立了合约管理部;为了加强离退休老干部的管理服务,成立了离退休管理办公室;为了加强劳务分包队伍管理,减少劳务纠纷,成立了劳务管理办公室。这些机构的调整、组建,对集团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组织结构调整带来的最显著成效是投资企业的产权结构、资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中信公司获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建工幕墙公司由集团全额投资,成为独立法人企业,获专业承包一级资质,进入建筑市场生产经营运作;益坚基础公司由中外合资企业转为集团独资企业,重新核定获得地基基础专业承包一级资质;浙江建工威特佳涂料有限公司,增加了企业注册资本金。

积极参与灾后重建

作为国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沈德法始终认为,国有企业不仅要搞好生产经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沈德法等班子负责人立即作出决定,公司向地震灾区捐献巨资,并发动广大员工个人捐款,沈德法则是带头捐款。灾区开始灾后重建后,沈德法和班子其他人员迅速决策,调动优质资源,积极参与灾后重建。目前,集团在青川援建重建的项目共10个,合同额6亿多元,其中青川甬川桥工程、青川乔庄河堤工程、竹园初级中学、建峰乡卫生院和青川县灾后重建展览馆等5个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青川乔庄镇东山安居小区793套安居房是浙江首个援建项目,也是青川县首个安居工程,项目部和四川分公司顶着余震不断、洪水肆虐、交通中断、物资紧缺等困难,发扬“五干”、“四特”精神,第一批202套住房提前120天交付使用,第二批230套住房提前105天交付使用,其余在今年1月份已经全部交付,加快了青川县板房腾挪和县城重建进度。在组织实施灾后重建工程中,沈德法再三强调,要牢固树立质量观念,要向灾区人民提供精品工程,向党中央、国务院交张满意的答卷。目前东山安居小区工程已获四川省优质工程“天府杯”金奖,竹园初级中学工程获四川省优质工程“天府杯”银奖。智慧岛教育园区、青川县地震博物馆、浙川交流中心、竹园镇梁沙坝安居小区工程正在施工中。集团的援建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援建指挥部、青川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充分肯定。集团被评为2009年度浙江援建工程立功竞赛先进集体。

扎实推进企业党建

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同时又是党委书记,沈德法对企业的党建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多次在党委会上强调,党建工作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的保证。因此,在繁忙的经营管理工作的同时,沈德法毫不松懈地抓企业党建工作。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集团严格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历时五个多月,分三个阶段六个重点环节,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共组织开展调研活动35人次,召开专题会、座谈会等41场次,征集到意见和建议385条,为职工群众办实事25件,出版简报23期,学习实践活动得到省级以上媒体报道20篇次。沈德法认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联系实际,讲究实效。为此,全年召开集团党政领导班子会议31次,有六个分公司领导班子被评为集团公司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并实施了《集团公司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细则》、《投资企业产权代表报告制度》、《集团公司关于失职、失误责任追究的规定》等规章制度。去年开展了“争六星创六好”活动,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了岗位明星评选、党员先锋工程和党员示范岗位等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浙江建工集团成效明显。全集团817名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宁波公司党总支被浙江省国资委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川东山安居工程项目党支部被省援建指挥部党委评为“先进党组织”,有三名同志分别被浙建集团、省援川灾后重建指挥部党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也有力地推进了企业的党风和廉政建设。近年来,企业相继组织开展了“廉洁文化进企业”系列活动,举办党风廉政知识竞赛,开展廉洁短信群发,组织季度廉政知识学习,增强了领导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廉政意识。

在沈德法的带领下,浙江建工集团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企业生产经营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大关,提前两年实现集团首届党代会提出的“打造百亿集团”的目标;同时,集团公司还荣获浙江省国有企业“四好”班子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猜你喜欢
建工工程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河北省总:“八个依托”建工会 “贴心服务”激活力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
子午工程
新技术在中铁建工集团的创新与实践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