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2010-02-16 13:56吴小明安徽省泾县中医院24250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13期
关键词:清阳升阳升麻

吴小明 安徽省泾县中医院(242500)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当归组成。具有补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主治脾胃气虚、气虚下陷、气虚发热等证。笔者临证加减用治其他杂症,亦获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1 便秘

李某,女性,50岁。2004年8月10日初诊。患者便秘数年,常服用果导片、番泻叶帮助排便,时轻时重。诊为习惯性便秘,要求中药治疗,诊见:形体稍胖,虽有便意,临厕力挣,挣厕汗出,时有气短,大便不硬,伴有神疲肢倦,乏力,口干异味感,舌淡、苔白,脉沉细。证属脾气虚弱,清阳不升,浊气不降,传导无力。治宜补中益气,健脾升阳。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黄芪 30g,党参10g,炒面术9g,当归 12g,升麻5g,柴胡5g,炙甘草5g,陈皮10g,肉苁蓉10g。水煎服,每日1剂。3剂后排便好转,续服上方7剂,排便通畅,1天1次,余症消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

按: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因体质的不同或生活中饮食不当,情志不畅,过度安逸等因素,均可致内伤脾胃,再加之屡服泻药,使脾胃更伤,运化失常,脾升清失常,胃失降浊,则大肠不能正常传送糟粕,形成腑气不通,大便秘结。笔者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便秘,方用重用黄芪补气,增加脏腑功能,又有柴胡、升麻、升举下陷之脾气,更有利于大便的排泄,余药起协同作用,故脾气旺,肠腑运行正常,自然排便通畅。

2 反复发热案

王某,男,8岁。09年9月2日就诊。反复发热2个月,近2个月来反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2~37.7℃,平素9:00左右出现体温上升,伴倦怠乏力,入夜热降至正常,无咳嗽,纳眠可,大便稀日2~3次,小便可。近2个月多处求医,效果不显。刻诊:低热,无咳嗽,咯痰,大便稀日2~3次,小便可。查体:T37.5℃,神志清,精神差,面白少华,因充血明显,舌红少苔,脉淳数。诊为内伤发热(气虚发热),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g,党参15 g,炒白术9g,柴胡6g,当归9g,陈皮6g,升麻6g,银柴胡 12 g,白薇15 g,炙甘草6 g。3剂水煎服,日1剂。3剂后,体温波动于37~37.4℃,大便偏稀,日2~3次,原方加炮姜6 g,继服7剂。7剂后复诊,患者一天内体温最高 37.1℃,二便调,饮食可。上方继服7剂后痊愈。

按:《脾胃论》:“饮食不节则胃病,形体劳倦则脾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气虚不能固表,阳淳于外,故身热自汗。方中黄芪甘微温入脾、肺经,补肺气,实皮毛,益中气,升清阳为方中之主药;配合党参、炒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气虚日久,加用当归养血和营助;黄芪、党参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升麻、柴胡升发清阳,助黄芪升提下陷之中气;银柴胡清热凉血;白薇退虚热;药证相合,故取良效。

3 女性尿失禁

吴某,女,24岁。07年3月2日初诊。妊娠足月初产,产后但饮不食3个月。产后约半个月出现小腹坠胀,小便频数2个月余,继则淋漓不尽感,逐日加重,屡湿衣被,腰膝疲软,面萎黄,倦怠少气,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B超及尿检排除膀胱、尿道器质性痛变。诊断:产后遗尿,脾肾气虚型,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黄芪30g,党参20g,炒白术15g,当归10g,炙甘草10g,升麻6g,柴胡6g,陈皮6g,山茱萸20g,菟丝子15g,益智仁10g,覆盆子10g。水煎服,日1剂。服3剂后病情缓解,再服7剂,尿解正常而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尿失禁为肾与膀胱功能失调,脾气虚弱,中气不足所致。补中益气汤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专治脾气虚弱,清阳下陷。方中重用黄芪、党参健脾补中升阳;血为气之母,气虚日久而血虚,当归养血和营,以助党参、黄芪补气养血;菟丝子、山萸肉、益智仁补肾气、益肾阳;升麻、柴胡引清阳之气上行。诸药合用,可使脾气旺、肾气固、膀胱开合自如而痊愈。

猜你喜欢
清阳升阳升麻
升麻的品种考证
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
升麻之思辨及临床应用❋
升麻蜜制工艺的优化
疏风升阳治失眠
福晋与王爷的爱情轻喜剧
江苏清阳机器有限公司 原江苏清淮船舶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升阳益胃汤的临床应用
金杰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经验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