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2010-02-16 13:04胡强志江苏省淮阴区开明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12期
关键词:激情语文课堂细节

■胡强志(江苏省淮阴区开明中学)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胡强志(江苏省淮阴区开明中学)

细节决定成败。人生如此,其实语文课堂亦如此。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细节的支撑。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在关注自己的课堂教学,在细节上狠下工夫,精雕细琢每一个环节,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为此,笔者也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从成就精彩课堂,关注细节教学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

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是语言学习的典范之作。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是人类感情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作者的心声,是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面对一篇篇充满真情的美文,我们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富有激情。教师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激情,达到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的情感互动。

《最后一课》是一篇非常有感染力的文章,是文学史上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展现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精神以及崇高的品质。全文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

课文结尾写韩麦尔老师:“他转过身子,拿起一截粉笔,使尽了全身力气,在黑板上尽可能大地写下几个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里,头靠着墙壁,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用手向我们示意:‘课完了……你们走吧。'”

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韩麦尔老师使尽全身力气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几个字的动作,已成为一个经典画面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脑海中。韩麦尔老师充满深情地望着即将被迫离开的校园,朝夕相处的学生,再也无法教学生学母语了,他的心中顿生悲愤之情。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就可以用充满悲愤激情的朗读和动作来渲染气氛,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

再如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中曾经这样说:“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由此可见,老师充满激情的讲课在学生心上雕镂下的印象是何等的深刻,对学生的成长,甚至是走上文学的道路有着多么大的影响。所以,只有教师充满激情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不断涌动,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才能让生命之花在课堂上尽情绽放,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二、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

如果我们现代的语文教学还仅仅是简单的传播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则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就离不开智慧的教育。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走向智慧,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智慧的生成。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提倡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展示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自主地评判选择,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语文教学理应让学生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语文,是一门智慧的学科,语文课堂也应该是智慧的课堂。智慧的教学设计,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张扬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更大的舞台。小说常规的教学思路是理情节、析人物、探主题,所以一般都循着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展开,课堂气氛一般都很沉闷,教学效果不明显。笔者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并未按照小说常规的教学思路来讲解,而是直奔小说的高潮——“见于勒”的部分,学生纷纷对见于勒场面的对话、神态、动作描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瞬间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有好问的学生发问,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为什么“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菲利普夫人为什么终于按捺不住,破口大骂?他们有什么旧怨新恨?为什么相见而又不相认……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自己主动地去寻找答案,文章的情节、内容、结构脉络就顺理成章地被学生掌握了,教学任务也就顺利地完成。

三、让语文课堂充满疑问

我国古人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开放的。教师要依据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疑问的精神。精心设计的疑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维的强烈冲突,打开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样学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老师在课堂所提的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老师所提的问题要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投其所好。巧妙设计疑问,让他们的好奇心成为为课堂教学中事半功倍的催化剂。

如在教学《枣核》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位华裔老人为什么要种枣树呢?而且不是就地取材,却是让老同学千里迢迢从中国带来枣核试种?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在朗读课文中终于明白,她想用几颗来自故乡的枣核种出枣树来寄托思乡之情。正如文章中所说“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设疑、激趣、讨论、交流,学生在互动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疑问、探究的学习能力。

细节是一种日积月累的积淀,是一种长期潜心的准备,是一种精心雕琢的过程。教师如能谨慎地、智慧地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细节,让课堂生成精彩,给课堂注入生命的活力,那么课堂将会成为充满诗意和快乐的地方!

猜你喜欢
激情语文课堂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细节取胜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