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2010-02-16 23:27孙开通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4期
关键词:台独创设多媒体

孙开通

河北省河间市西村中学 河北河间 062450

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孙开通

河北省河间市西村中学 河北河间 062450

所谓多媒体创设情境,是指教师为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用计算机将文字、声音、图形,静态或动态图像集成在一起,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对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引起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培养创新精神,从而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由于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优于其它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也不一样,有利于导入新课与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节中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时,其理论性强,空洞说教,学生难以理解。上课一开始教师就播放多媒体课件《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同学们一听到歌声,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住,不少同学随着歌唱了起来,歌声把学生带到了特有的意境之中。这时音乐突然停止,教师问这首歌歌颂哪位伟人?什么时间?这样一唱一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播放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的画面及有关“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论述,配以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画面,从而很自然的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培养创新精神

运用多媒体创设出一种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很强感性色彩的场景和氛围,能引起学生一定程度的感性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一课时,本人将本地某村将山林砍光后垦荒将土地租给农民耕种导致水土流失,收割季节农民烧秸秆,校园周围学生吃早餐后扔下的塑料包装袋,饭盒等场景拍成照片,制成多媒体课件,讲课时展示给同学们,让大家猜一猜照片反映的是什么地方的情景?反映的是什么问题?有的学生说是西北戈壁,有的说是森林大火,有的说是城市垃圾场,没有一个知道就是我们身边的情况,环境问题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当我告诉同学们,这就是我镇某村的山林,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在焚烧油菜秆,这就是我们校园周边的环境时,同学们一片哗然,原来环境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制造环境问题的就是我们自己,于是大家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纷纷提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表示要坚决同破坏环境行为作斗争。这样,学生在观察、讨论、分析的教学活动中,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得到有效训练和培养,很快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理论联系实际

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材料往往来自于现实生活中,是一些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用这些材料创设的情境能使中学生感到新鲜,有吸引力,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坚定不移地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一课时,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已得到成功实践,是科学的构想,更是真理,而台湾当局顽固地坚持“台独”立场,据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二是台湾当局的“台独”立场。教师因势利导,利用多媒体与网络联合优势,制成多媒体课件,先将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对台湾地位的认定展示出来,以无可争议的历史史实证明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部分,进而说明台湾当局的行为是分裂祖国的行为。然后将陈水扁“5.20”当选讲话,“10.10”纪念日讲话中的台独言论及所实施的“去中国化”行为展示给同学们,让陈水扁台独野心昭然若揭。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一看就明白,很快解决了知识点学习问题。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发挥主体作用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每一个情境设计融入趣味性、思想性,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反映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兴趣,从而更符合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在教学中,由于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能吸引学生,教学一开始就处在教师“导”的作用下,学生大都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创设的每个情境,学生都愿意观看,认真观看,对所提出的问题积极加以思考,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可以说多媒体创设情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发挥。

2009-12-24

孙开通,本科,中教一级。

猜你喜欢
台独创设多媒体
斥“台独”狂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认清五大类“台独”真面目
台南孙中山铜像被拉倒 国台办:“台独”不得人心等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