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护理

2010-02-17 12:09710600陕西省工人疗养院刘金玲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8期
关键词:肢体我院脑梗死

710600 陕西省工人疗养院 刘金玲

脑梗死多发于中老年人,该病起病急骤,致残率高,许多病人虽经抢救存活下来但常留有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大小便不能自控、生活不能自理等后遗症。往往给患者造成悲观情绪,对自身疾病产生种种忧虑,丧失生活和治疗信心。加之久病卧床,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而不能和医务人员合作,甚至拒绝接受治疗。因此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对患者后遗症的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3年3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该类患者89例,其中50岁以上72例(占81%)。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基础护理

保持房间整洁、安静、空气新鲜,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病情较轻的患者鼓励其自己起床、穿衣、洗漱,按时大小便。重症患者由护士及家属协助每1~2 h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可用红花油按摩,改善局部循环,防止褥疮的发生。勤换床单、衣裤,保持床单清洁、干燥。由于患者患侧肢体感觉迟钝,对冷热的反应不敏感,所以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防止烫伤的发生。

2 饮食护理

饮食应注意给予易消化、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适量增加蛋白质如食用瘦肉、鱼类、豆腐、豆干等。食盐每天不超过3 g,少食精制糖和含糖类的食物如点心、糖果和饮料。多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忌食辛辣食物,戒烟酒,避免暴饮、暴食、偏食。对伴有饮食发呛、吞咽功能障碍者,一般先选择胶冻样如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和水。

3 精神护理

来我院治疗康复的患者都已脱离危险期,但大多数为突然发病,患者对后遗症难以接受,产生厌世、悲观失望和急躁情绪,对自身疾病产生种种忧虑而丧失治疗信心。例如某患者,男,53岁,机关干部。以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并语言不利来我院康复治疗,有一保姆陪护,住院后护理人员发现此患者情绪低落,平日不与人交谈。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和心理状态,主动与其谈心,才知道患者由于妻子及子女不经常来看他、陪护他,以为家人嫌弃他而产生厌世、悲观失望情绪,我们及时与其家人联系,说明情况,使其家人轮流照看,患者情绪大为好转,主动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训练,5月后肢体功能恢复,语言清楚出院。

4 瘫痪肢体功能训练

当脑梗死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相对稳定、无严重的并发症时,早期肢体活动可预防静脉血栓,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利于功能的恢复。来我们疗养院的患者大多都已到恢复期。要对入院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病情评估,制定康复计划。护士要指导患者进行病房延续训练,协助家属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推拿及被动活动关节,鼓励其树立信心,尽量主动活动。每天在家属陪护下让患者扶拐到户外活动,步行时,一定要保持水平向前出脚,不要向外画圈出脚。在扶持患者立位时患腿前后摆动、踏步、伸髋练习,注意左右脚着地时限一致。初由家人或护士陪护,慢慢过渡到患者自己独自行走。鼓励患者自己活动如拍球、写字、用筷、梳头、拣花生米、洗漱、穿衣、进食等,可锻炼手指的灵活度,对手部精细动作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5 语言训练

对失语病人的护理应尽快帮助病人恢复表达及其理解能力,以便恢复起码的社会交往,使病人有自信心[1]。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指导家属加强非语言沟通,每日上下午借助手势和口型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患者关心的问题,给患者听收音机,使患者有讲话的意愿,再从熟悉的单音、数字、短语开始反复训练和矫正发音口型,配合面部针灸和理疗,每2~3 d检查一次效果,经过这种语言训练后言语功能可恢复50%~60%[2]。

6 小结

脑梗死恢复期的护理是病人体力、智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逐渐恢复的过程。护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致地指导患者进行各种功能锻炼,改变病人悲观失望、急躁厌世情绪,让病人正确认识该病的特点,精神振作起来,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使其早日康复,回归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1]李晓波,李晶,王玉芬.脑梗塞恢复期的护理[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7,9(2):134-136.

[2]李伟.脑卒中病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观察[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3,3(1):56-58.

猜你喜欢
肢体我院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