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解析

2010-02-18 02:50王爱华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10期
关键词:就业难农村大学生

胡 丽 王爱华

(合肥学院 安徽 合肥 210022)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解析

胡 丽 王爱华

(合肥学院 安徽 合肥 210022)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因此,应对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原因;负面影响;改革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在越来越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受到社会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就业大潮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大家所知的共性原因以外,还有哪些群体内因?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将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改变这一现状?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加以探讨。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就业观急功近利 期望值较高、定位不准是目前许多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通病,在农村大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大多数人不愿回家乡就业,一心想留在大城市,期望的薪酬水平也较高。在很多农村大学生父母看来,上大学就等于有了“金饭碗”,子女从此可以光宗耀祖,因此对子女寄予过高的就业期盼。农村大学生自己也迫切需要找到经济收入较好的工作,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另外,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谁都希望自己的投入与产出成正比,尤其是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而言。当一个家庭典房当屋供养一个大学生时,无论家长还是学生本人都已不能将 “上大学”看成一件平常事,期求利润的最大化,希望留在大城市、追求高薪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是他们最现实的想法。殊不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这又是最不易实现的想法,反而会成为阻碍准确定位自我、顺利就业的最大绊脚石。同时,就业预期值过高与残酷的社会现实之间的错位,有可能使大学生处处碰壁,此时他们极容易陷入严重自卑的境地,焦虑与困惑接踵而来,导致在对自我的否定中封闭自我。这种心理困惑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成为制约农村大学生就业的一道心理门坎。

自身综合素质欠缺 农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受到限制,严重削弱了其就业竞争力。农村大学生由于受父辈和农村环境的影响,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与城市大学生有一定的差别,看问题的角度往往不同。在以城市价值观为主流文化的高校里,农村大学生需要不断调整适应,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很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自闭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大学生一般会出现两种趋向:一是变得更加自卑和自闭,甚至产生一些不建康的想法;二是在自卑中产生动力,把自己封闭起来,埋头读书,希望通过优异的成绩赢得尊重,尽快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与此同时,他们往往忽视社会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很多农村大学生在就职面试、岗位竞争的时候,往往自我表现力不强,自信心不足,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综合素质的劣势使得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经济条件较差与就业资源匮乏 经济条件较差与就业资源匮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大学生就业。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为了找工作支付的费用越来越高,教育部的一项调查显示,2009年大学生的求职成本平均约为2000元,主要花费是交通费、简历印刷费、招聘会门票费、通讯费、个人形象包装费等,另外餐饮费、住宿费等也占有不小的比例。农村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高额的求职成本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沉重的心理负担,进一步加大了就业的难度。另外,农村大学生缺少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网的依托支撑,就业资源匮乏。毕业生就业用人机制的深化改革打破了大学生就业的 “铁饭碗”,但在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人为干扰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依然较大,有些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并不透明,而是面向特定的人或特定的范围,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获取就业机会,这也是农村大学生在求职时经常面临的不公平状况。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负面影响

导致人力资源浪费,不利于社会稳定 国家和家庭投入了大量资金培养出了农村大学生,农村大学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优秀群体,如果不能顺利就业,其所学的知识技能就处于闲置状态甚至荒废,这样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知识、人才的极大浪费。另外,农村大学生从“天之骄子”到焦头烂额找工作的“游子”,剧烈的变化与反差发生在短短数年之内,期望的满足和目的的达到受阻,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与失败感。这些未能就业的农村大学生经济困窘、精神压抑,既就不了业,也成不了家,成为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特殊的“飘族”,沦为新的弱势群体。在此种状况下,这个特殊的群体难免会产生一些不理智的过激行为,卷入传销、偷盗等非法活动,从而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给和谐社会建设埋下巨大的隐患。

教育投资无法获得回报,引发新的读书无用论 据了解,一个大学生一年的花费,对于普通农民家庭而言,几乎相当于全家人含辛茹苦好几年的全部收入,农民为高教改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果他们的子女毕业后不能就业,也就意味着对高等教育的高投资回报几乎为零,会导致农民家庭陷入更加贫困的深渊,进一步加大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而更严重的后果是会导致“读书无用论”在农村重新抬头。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使农民看不到读书的希望,原本以拥有大学生为荣的农民家庭心理遭遇尴尬和失落。这种状况不仅会导致一些农村大学生弃学,甚至已波及农村的中小学教育。据调查,我国农村地区“普九”的辍学率正呈逐年上升之势。河北省威县每年初一入学学生保持在1万人左右,到初三参加中考时仅剩不足4000人,辍学率达60%,而该县一所中学三年来的辍学率更是高达90%。在许多家长看来,与其让子女读书拖垮整个家庭,还不如现在就让他们回家学习一门手艺或外出打工糊口,投入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会小得多。“知识改变命运”,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历经千百年实践凝聚起来的对“读书”的坚定信仰,尤其是草根阶层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和原动力,对他们而言,读书是生活的希望、人生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如今,农民对读书失去了信心,相当于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奋斗目标,我们的国家发展与振兴的根本何在?

改革的建议

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渠道 农村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涯后,培养了较高的专业素质,但现实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他们必须转变精英化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要意识到就业困难和起薪较低只是暂时的,要相信只要有真才实学,加上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 (这是农村大学生最突出的优点),一切都会好起来。学生家长也应改变功利、短视的思想行为,应看到教育对子女综合素质提高所起的重要作用,即使毕业后打工,也会有更多的发展潜力,会带来更大的、更长期的回报。同时,农村大学生也应积极拓展视野,开拓农村就业市场。此举在有效解决农村大学生 “就业难”问题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推动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的人力资源构成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缺失问题,广大农村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城市里不能就业,不如回到农村就业或创业。大学生具有相关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术,对新事物较为敏感,他们能力的发挥将会有力地带动农业科技的推广,促进乡村管理的改革,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一个行政村一名村官计划”已经在多个地方试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试行 “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本科类师范生计划”、“乡镇卫生院一院一名医学类本科生计划”等大学生进基层计划,引导专业对口的农村大学生从事农村文教、卫生等工作,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专长,尽快成为行业骨干和专家。同时,各地政府应支持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到农村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自主创业,造就一批农民企业家和行业领军人物。在这支深入基层的大军中,农村大学生更具优势,他们对农村环境和各种事务比较熟悉,更能因地制宜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要想使大学生长期扎根农村,政府应出台相关保障性政策、措施。要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大学毕业生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税收、贷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实行优惠。只有政策有力,逐渐淡化城市与农村的就业差距,才能使农村大学生切实扎根农村,在农村这个更广阔的空间里找到利益的均衡点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实现就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赢。

降低贫困家庭的教育成本,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高成本的教育投资必然孕育回报焦虑症,而一旦遇到 “就业难”的挫折,就会本能地对读书的意义产生怀疑,因此必须降低畸高的教育成本。在大学阶段,新生入学时的“绿色通道”及日常管理中的奖勤助贷机制已基本建立,今后需要做的是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深化和形式的丰富多样,如,奖学金除政府拨付外,应在吸引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帮助上多想办法,在社会企业中积极开拓勤工助学岗位,完善个人诚信机制,使之与无息贷款政策有机结合。在一些师范院校试行的免费师范生制度也是降低贫困家庭教育成本的一项有力举措。该政策可以进一步推广,采用由政府或企业提前购买大学生专业服务的方式,给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提供培养费用及其他待遇,要求其毕业后在指定地区、在规定时间内从事专业服务。只有当贫困家庭不需要倾家荡产的付出就能送子女接受教育时,人们对读书之“用”的回报焦虑才能逐渐消除,从而以一种从容平和的心理接受暂时的利益得失,坚守“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与此同时,学校还应给予农村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加强其综合能力培养。学校可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工作的各个方面给予特殊帮助。通过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把经济资助与提高学生的全方位能力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的目的。针对农村大学生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欠缺的状况,可引导他们参加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和各种比赛,培养特长爱好,拓展知识层面,锻炼社交能力。还可采用免费开放计算机房和外语语音室等方式,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促使其掌握现代社会的生存本领。另外,学校还应改进和加强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其分析自我优势、准确定位自我,确定适当的就业目标,克服可能的就业心理障碍,在毕业生推荐的过程中,同等条件下应优先推荐农村大学生参加就业面试。

[1]余惠琼,张礼军.透视农村新“读书无用论”[J].中国青年研究,2006,(9):66-70.

[2]杨金平,毛成耀.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化解机制初探 [J].社会科学论坛,2007,(1下):107-110.

[3]徐海燕.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困惑与出路[J].青年探索,2007,(1):23-24.

G715

A

1672-5727(2010)10-0061-03

胡丽(1981—),女,安徽阜阳人,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

王爱华(1973—),女,江西九江人,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辅导员,中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就业难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关于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赞农村“五老”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