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数学学习障碍成因分析与对策

2010-02-18 02:50邱亚明崔永红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10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职校数学

邱亚明 崔永红

(江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 江苏 江阴 214433)

职校生数学学习障碍成因分析与对策

邱亚明 崔永红

(江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 江苏 江阴 214433)

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法、认知结构及教师的教学设计等四方面分析了职校生学习数学的障碍因素,并从提高学习信心、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了解和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克服数学学习障碍的四点对策。

职校生;数学;学习心理;学习方法;认知结构;教学设计

职校生文化素质欠缺已成不争的事实,不少学生基础薄弱,学习数学存在一定的障碍,把学习数学看成是一种负担。准确分析职校生学习数学的障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是中职校数学教师的一项紧迫任务。

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

学生的数学基础影响了学习心理 大部分职校生在初中时数学就没学好,对学习数学缺乏自信,自卑心理较为严重,即使对稍加努力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也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再加上少数职校生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扰,在某次考试中考得不理想,就认为自己天生学不好数学,从而对数学失去兴趣、丧失信心,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甚至排斥心理。

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过于被动 从教材内容看,初中数学较具体,而高中数学较抽象,综合程度较高,难度相对较大,解题方法更加灵活。从学习方法看,许多职校生的数学学习还停留在听课——作业这种低层次的学习方式上,这种学习方法不适合高中数学的学习。调查显示:课前预习的只有15.2%,主动做笔记的只有28.5%,课后基本不复习或根本不复习的高达42.4%,这说明职校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导致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思维常受阻,解题速度慢,渐渐地就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负担。

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缺乏研究 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头脑中现有的知识数量、知识清晰度及组织方式,它由学生能回想起的概念、命题及公式等构成。学生的认知状态建立在对教材知识理解与加工的基础上,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内化的知识结构。经常有一些教师不了解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简单地看成由未知到已知的探求过程,还有一些教师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不了解,也就无法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去设计教学过程。其实,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他们完全能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来同化新知识,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中学数学无论是章节还是具体的知识点,均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以旧带新的方式去探索、去发现。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从教学角度看,由于不少学生基础较为薄弱,而不少教师又不注重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学生学习时感到困难;加之部分教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多数教师教学时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经常看到下面两种现象:一是照本宣科,照教科书向学生硬灌知识,二是没有研究学生的实际,照抄现成的教案。教学时很难促进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同化与顺应,学生很难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这种“灌输式”教学法使数学教学越来越枯燥无味,让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克服数学学习障碍的对策

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一是教学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难易适中的教学内容。过难,学生畏而却步,会降低学习兴趣;过浅,唾手可得,也会丧失学习兴趣,教学内容难度应处于学生认识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够得着”。例如,在教“复数的三角形式”时,若直接把课题交给学生,难度就不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将课题转化为“已知”,则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让学生学得会,跟得上,越学越有信心。二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中,有亲历成功的机会,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不要将数学定理、公式强加于学生。三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把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关爱这些人文因素注入课堂,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宽松感、愉悦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粗暴训斥,也不应包办代替,一讲了之,而要耐心启发,循循善诱。四是教学中要适当运用奖励与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曾做过实验:一次数学测验,甲、乙两个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学生都得了52分,教师在班上批评了甲学生,对乙学生不但没有批评,还表扬了他对某道题的独特解法。乙学生以后上数学课兴趣很高,并能积极思考,而甲学生情绪低落,丧失信心,期末考试时,甲只考了37分,乙学生考试成绩提高到82分。这个实验说明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表扬学生。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鼓励与表扬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在努力做到“八先八后”——即先预习、后听课,先思考、后发言,先议论、后请教,先理解、后记忆,先笔记、后整理,先复习、后作业,先基础、后扩展,先规程、后操作的基础上,再做好三部曲:一是教学生读一读。为学生编好提纲(学案),指导学生读读、划划、算算、写写,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如在“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学习中,设计学案:(1)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是什么?(2)角的范围是什么(知其然)?(3)定义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知其所以然)?(4)如何选择交点(技能技巧)?两直线所成角的定义,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高层次要求)?二是带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三是引导学生想一想。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题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并适时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提炼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网络,打破思维定势,提高解题能力。

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奥舒贝尔认为:“从教学角度看,一要研究学生认知结构中能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的有关概念,二要研究学生认知结构中易与新知识产生混淆的概念,三要研究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概念是否稳定、清晰”。因此,上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据此设计和优化教学结构。在设计教学结构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结构,促进学生顺利地进行认知同化学习。奥舒贝尔在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中还指出:“在教学中对教师来说,重要的是使学生把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只有把新知识与已有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学习新内容。”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固定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铺垫性问题,例如:在学习复数时,可创设铺垫性情境:已知方程x2+2x+4=0的两根是x1,x2,求。 学生在练习时,一部分学生说无解,一部分学生计算出结果为-4。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仅复习了韦达定理,而且还引起了学生认知冲突,进而引入了复数。一般而言,铺垫问题可以是为拓宽原有认知结构或概括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而提出的问题。教学中还应视情况补充与新知识相关的初中知识。如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时,可先铺垫性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再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这样不仅能扫除教学障碍,而且有利于学生温故知新,弄清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心理学实验表明:人对信息的接受,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其中视听两项合计达94%。而人对信息的记忆保存,单凭视觉为25%,单凭听觉为15%,视听结合可达65%。这说明学习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多媒体具有模拟性、丰富性、高效性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把教材中抽象的定义、定理、公式向形象思维回归,在视听等交互作用的共同体验下,促使学生的认识从片面到全面,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例如,在立体几何“球的概念和性质”教学中,设计三维动画,运用旋转、平移、分割等手法,直观清晰地展示 “半圆绕直径旋转为球的过程以及在空间里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平面截球及球面的过程”,学生在清晰直观的多媒体教学下,轻松地学会了球的概念和性质,且理解深刻。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1]董淑珍.职校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J].职教通讯,2008,(12).

[2]孔祥富.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动因分析及思考[J].职教通讯,2008,(3).

[3]席风路.职高数学教学的特点分析与教法探讨[J].江苏教育(职教版),2009,(5).

G712

A

1672-5727(2010)10-0089-02

邱亚明(1975—),男,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经管系主任,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管理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职校数学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
配合学校做好职校生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