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超市

2010-03-02 08:38
博览群书 2010年3期

《观澜文丛》(共7种)岳麓书社2010年1月版

来新夏《交融集》、马嘶《学人书情随录》、徐雁《江淮雁斋读书志》、林怡《榕城治学记》、姚伯岳《燕北书城困学集》、刘蔷《清华园里读旧书》、袁逸《书色斑斓》。

这套丛书以“文史观澜、悦读顾问”为宗旨,作者均为国内图书馆界和古典文献学界的知名学者,内容涉及目录学、地方志学、中国古代版权制度、古代书业广告、印刷史、中国古代藏书家、古代书市等方面。

《向左走向右走一九四九年前后民间报人的出路》陈建云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36.00元

这本书讲述了在1949年中国历史的大变局中,一度寻求“第三条道路”的民间报人,如果不愿意离开“父母之邦”,就必须在国共之间作出抉择:要么留在大陆支持共产党新政权,要么追随国民党退居台湾。《新民报》主人陈铭德、邓季惺夫妇,带着对新时代的憧憬选择了前者,《世界日报》老板成舍我选择了后者。“独立记者”曹聚仁则在上海“旁观”革命一年之后,南下香港,担当起海峡两岸的秘密信使。所有的选择都合逻辑,所有的结局都有宿因。

《五四飞鸿——罗家伦珍藏师友书简集》罗久芳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年1月,35.00元

五四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以北大为中心的五四学人,老师辈的如蔡元培、陈独秀、朱希祖、胡适等,开启新文化运动,学生如罗家伦、傅斯年、冯友兰、顾颉刚、周炳琳、段锡朋、何思源、毛子水等,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叱咤风云的人物。《五四飞鸿——罗家伦珍藏师友书简集》是罗家伦珍藏的师友信函,由其女儿罗久芳整理在内地出版,系首次公开披露。这本书将两代五四学人的信函集于一册,加以释读。从大处讲,从时代风云中可见他们的人生选择和历史命运;从小处讲,可见他们留学海外的经济生活、学术趣味、生活交游。

《天堂从不曾撤守》陈长文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22.00元

陈长文是海峡交流基金会首任秘书长,台湾地区红十字组织负责人。这本书是他以书信形式谈对人生意义及价值的认识,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体悟,并推己及人,由对家人的爱到对弱势群体的爱,由小爱到大爱,由一己之爱到汇聚民众之爱,真诚、坦率地讲述了他的心路历程。

《历史上的理学》(美)包弼德著,(新加坡)王昌伟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48.00元

这本书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探讨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历史走向所起的作用。与纯粹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理学以致无暇顾及历史背景的研究比较,此书为读者揭示了理学作为士人的一种选择如何产生并传播开来而成为思想界的主流。另外,与从社会史或政治史入手,探讨理学如何受历史进程的影响,却对其义理核心存而不论的研究比较,作者对哲学观念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使得他能够说明理学家的社会改革方案为何会呈现如此的面貌,以及方案为何会被广大士人群体所接受。作者的研究成功地表明,缺乏对义理的认真对待,我们将无法真正理解理学家的政治与社会行为;而缺乏对理学家所生活的社会加以掌握,我们亦无法真正了解历史上的宋明理学之面貌。

《人文立本——楼宇烈教授访谈录》李四龙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月,28.00元

这本书收入的文章,绝大部分是各种访谈录;还有一些属于楼宇烈教授与学生的课堂问答,以及在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另外还收了徐文明教授介绍楼宇烈有关寺院建设的两篇论文。这些文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记录了楼宇烈教授的“口说”,蕴涵了他多年沉潜反复的心得。

《眩晕》(日)岛田庄司著,云卿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1月,32.00元

这本书是号称日本推理小说之神的岛田庄司“御手洗洁”系列的第二部,也是被推理迷公认的岛田庄司的一部巅峰之作。在书中,御手洗洁偶然得到了一本神秘手记,里面记载着三崎陶太噩梦般的经历:九年前,在镰仓稻村崎的公寓发生了一起强盗杀人事件。当幸存者陶太逃出求援时,发现整个世界完全变了样——太阳黯淡,房屋破败,公路支离破碎,海岛上的高塔凭空消失,丛林中恐龙出没,甚至连行人都变成了兽头人身的怪物!受到极大惊吓的陶太在恍惚中返回公寓。他决定模仿曾经轰动全日本的“占星术杀人事件”,将公寓内遇害的一男一女的尸体肢解重组成上女下男的“雌雄同体人”,而当陶太喃喃念出咒文时,同体人竟然真的死而复生……

《先秦儒家哲学九讲——从《春秋》到荀子》张祥龙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32.00元

这本书探讨了孔子晚年及其身后的儒家思想和命运。从孔子“作《春秋》”及其历史传承展开论述,梳理了曾子、子思、孟子和荀子等先秦儒家在中国历史中的思想谱系,以生动平实的语言讲解了先哲思想之间的传承和争论;深入儒家有关诗、礼、乐、心、性、情等思想的文本,发掘出其丰富、原发和独特的哲理光彩。作者讲解儒家哲学时融入了现象学和结构主义的视角,还原了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具生命感、最富于诗意的部分,与当代西方哲学形成有趣的对话场域,展现了向中华文明之根的开放性回归路径。术宝藏》(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与香港三联书店1980年联合出版)一书转载。此稿为敦煌文物研究所施萍婷同志所作,经我初步加工并补充了一些材料,定稿的则是沈玉成、屈育德两学长。以增补部分不宜由施同志负责,故在征得同意后,由编辑部署名“施萍婷,舒学”。于此可明确看出:“舒学”不是我的笔名,而是编辑部使用的一个代号。因为此文是沈、屈二兄定稿的,上面已提到,过录伯2555原文的是李力和我;还应提到,为罗先生的文章搜集补充资料的还有我的学生倪平,改稿初稿也是她写的。可见,此代号下人头甚多。不过,凡有“舒学”署名的,都有我参加,而且如有错误,是应该由我负责的。

有关伯2555号的“考释”中,向觉明先生有个小注,大意是说“非所”即监狱,并引《刘随州集》中诗与此卷互证。我据此搜集材料并从语义发展上探求,写成一篇千余字的考证,作为补白,发表在《文史》第十三辑上。亦署名“舒学”,以示不敢忘本。本人得稿费十一元。这是仗着“舒学”得的唯一一笔稿费。别的全是业余爱好,义务劳动。这是“舒学”与我打的最后一次交道。兹特郑重声明:以后再有“舒学”,均与本人无关矣。

最后,有个建议,最近学术界讨论伯2555号卷子中那七十二首诗,常涉及“舒学”写的那段“前言”。其实,那不过是长篇“考释”的压缩再压缩,干瘪之极。“前言”乃特殊情况下之畸形产物,实不足以代表诸先辈和前辈之学术水平也。

又:李力女史在北大毕业初入《文物》月刊任实习编辑时,与我相处数年。现在她也由编辑岗位上退休两年了。一晃三十多年,沈、屈两学长与王代文先生已逝世多年。故文零落散如云,不觉惘然。

《许倬云谈话录》许倬云口述,李怀宇撰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29.00元

这本书上篇为许倬云口述,从无锡世家许家谈起,回忆抗战军兴迁徙不断,杂读群书,胜利后受教辅仁中学,入台湾大学名师云集,赴芝加哥大学大开眼界,积极参与民权运动,回台身经砥砺,后任匹茨堡大学教授至今,其间与文化大家切磋学问,构建思想体系,心系台湾起飞,关注大陆改革,推动两岸高等研究院,泛舟万古江河,探索历史变幻与价值重建,思考中国转舵与世界融合。下篇从访问者角度,杂记谈话因缘,讲者动情,听者会心,相激相荡,直观呈现智者人格魅力。

《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美)大卫·哈维著,黄煜文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01月,39.00元

巴黎一直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但它却是在“第二帝国”时期才摇身成为我们今日所知的现代性样板。在1848到1871年两次失败的革命之间,巴黎经历了一场惊人的转变,俗称“巴黎大改造”。奥斯曼男爵一手打造巴黎的外观,取代了昔日的中世纪城市面貌,成就了今日如梦如幻的巴黎。城市外貌及社会景观的剧变,带来崭新的现代主义文化。哈维的全景式观照与戏剧式的叙述,使得阅读《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一直充满着张力,并使此书堪与卡尔·休斯克的《世纪末的维也纳》媲美,是研究现代都市兴起的历史杰作。

《纯真博物馆》(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著,陈竹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36.00元

这本书是全球最畅销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最新作品,原著上市两天就售出10万册,并被西方媒体称为“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洛丽塔》”!作者帕慕克自己也坦言:“这是我最柔情的小说,是对众生显示出最大耐心与敬意的一部。”

《东亚的价值》吴志攀,李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65.00元

东亚价值是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日本的重新崛起和“四小龙”的高速发展,建立在东亚价值基础上的东亚经济模式被认为是与欧洲的“新教资本主义”相对的“儒家资本主义”。与此同时,李光耀、马哈蒂尔等也公开宣称,在东亚存在一种与西方现代价值观不同的“亚洲价值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中国的迅速崛起也要求人们重新认识东亚价值。这本书收入海内外25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视角,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提出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新见解。

《世界著名大学人文建筑之旅丛书》

这套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出齐。丛书作者是精通美国艺术与建筑的史学家道格拉斯·山德-图奇,全套书包括哈佛、斯坦福、西点军校、普林斯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五种,分别讲述了这五所世界名校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历史,着重阐释了几十到上百座校园地标建筑的构思经过和设计风格,更有建筑背后鲜为人知的秘闻轶事,以及一二百幅精美的建筑全景和细部的彩色照片,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