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变化

2010-03-14 11:27顾锡炳杨小娟朱银芳徐月琴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苦参素苦参碱肝炎

顾锡炳 杨小娟 王 栋 朱银芳 丁 虹 张 波 徐月琴

氧化苦参碱具有抑制肝脏炎症,减轻肝纤维化,并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1~3]。为进一步探讨苦参素治疗CHB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我们观察了苦参素治疗前后患者T细胞亚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以及HBV DNA和HBeAg阴转率的变化。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CHB患者66例,男49例,女17例,年龄20~56岁,平均36.3±10.3岁。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2]。入选标准:HBV DNA≥1×104copies/mL;HBeAg阳性;ALT≥2×正常值上限(ULN)。排除甲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无嗜酒史;无肝毒性药物应用史;未用过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或免疫调节剂。另选健康献血员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5.18±7.01岁为对照组。

二、治疗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首先给予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江苏正大天睛药业公司)6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1个月后改为苦参素胶囊(正大天睛药业公司)200mg口服,每日3次,治疗2个月。同时给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200mg口服,每日3次,治疗3个月;对照组单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用法、用量同治疗组。

三、检测方法 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日本协和试剂);采用1235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HBV M(上海新波试剂);采用PCR法检测HBV DNA(上海科华试剂);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和CTL[取100 μl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新鲜全血加入检测管和对照管,分别加入单克隆抗体及同型对照10μl,室温避光孵育15 min,经溶血处理后上流式细胞仪(Beckman-Coulter 3XL,美国)检测(Beckman-Coulter公司试剂)]。

四、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T细胞亚群和CTL的变化 患者在苦参素治疗3个月后CD3+、CD4+和CTL+细胞数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更明显(t=2.21~4.11,P<0.05 或 P<0.01);CD4+/CD8+比值略高于治疗前(t=1.33,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t=2.23,P<0.05);对照组在治疗 3 个月后,CD3+、CD4+、CD8+细胞、CD4+/CD8+比值和CT L细胞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别(t=0.18-1.16,P>0.05,表 1)。

表1 患者和正常对照组T细胞和CTL(,%)计数的变化

表1 患者和正常对照组T细胞和CTL(,%)计数的变化

例数 CD3+ CD4+ CD8+ CD4+/CD8+ CTL治疗组 治疗前 33 68.85±7.31 33.61±7.3 28.99±7.90 1.23±0.41 18.11±5.21治疗后 72.47±5.14 37.81±5.0 29.02±7.54 1.39±0.35 21.46±4.53对照组 治疗前 33 68.72±6.93 33.46±7.27 28.88±7.62 1.24±0.43 18.05±5.06治疗后 67.51±5.2 32.58±5.52 28.69±5.31 1.17±0.33 17.63±3.56正常对照 30 68.83±5.5 37.21±6.09 25.13±4.78 1.54±0.43 15.83±4.99

二、HBV DNA和HBeAg阴转情况 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HBV DNA 阴转(HBV DNA<500copies/m l)10 例(30.30%),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 2例(6.06%,x2=6.53,P<0.05);HBeAg阴转8例(24.24%),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1例(3.03%,x2=6.3,P<0.05);两组均无HBeAg血清学转换。

三、肝功能恢复情况 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ALT恢复正常29例(87.88%),对照组28例(84.85%,x2=0.13,P>0.05)。

讨 论

苦参素的抗病毒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调节免疫,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等[3,4]。据报道,应用苦参素治疗 CHB 患者后外周血 CD3+、CD4+、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5]。实验表明,在苦参素作用后,HBsAg转基因小鼠体内成功地诱导出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6]。本文两组CHB患者治疗前CD4+低于正常对照组,CD8+高于正常对照组,CD4+/CD8+值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CHB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低下,是导致CHB患者HBV不能被清除的重要原因。在苦参素治疗3个月后,CD3+、CD4+和CTL细胞均较治疗前升高,与王啸报道类似[5]。HBV DNA和HBeAg阴转率也高于对照组,与报道类似[7]。

[1]何盛华,张济万,陈强,等.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05,26(10):1090.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3]陈小松,王国俊,蔡雄,等.氧化苦参碱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5):257-259.

[4]陆伦根,曾民德,茅益民,等.氧化苦参碱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J].肝脏,2002,7(4):218-221.

[5]王啸,董香玉,朱传安.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 临床荟萃,2001,16(18):841.

[6]董宇红,席宏丽,田枫,等.苦参素对HBsAg转基因小鼠血清Th1和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4,18(3):277-280.

[7]胡石江,朱绍咏.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20(2):118-120.

猜你喜欢
苦参素苦参碱肝炎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氧化苦参碱对SGC7901与ECV304的体外活性比较研究
苦参素通过p38/JNK信号途径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维药苦豆子中苦参碱的提取
苦参素对缺氧/复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苦参素对肝星状细胞胶原降解蛋白MMP13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