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A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题目解析

2010-03-19 07:12江西省赣县中学341100肖晓勤
地理教学 2010年17期
关键词:城市化解析人口

江西省赣县中学(341100) 谢 明 肖晓勤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A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题目解析

江西省赣县中学(341100) 谢 明 肖晓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A. 改善局部气候 B. 综合利用资源

C. 防止水土流失 D. 保护农田作物

解析:作物秸秆经处理后,作为饲料饲养牲畜,可减少粮食用量;同时粪肥还田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是发展生态农业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B

2. 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

图1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从图1可看出甲地降水量更大、气温更高,而且最冷月气温高于0℃,雨热同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排除ABD,而乙地冬冷夏凉,6~9月降水较多,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答案:C

3.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约20%,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增加 B.冻土面积扩大

C.青藏高原抬升 D.湖面蒸发增加

解析:色林错湖面扩大说明入湖水量增加,入湖水量增加主要是因为全球变暖,短期内高山冰雪融水增加。B、C、D三项的说法明显与色林错面积扩大不符,用排除法也可得到答案。

答案:A

4. 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

B.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C.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

D.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解析:在平直河段,北半球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南半球则是左岸;在弯曲河段,则凹岸易遭受侵蚀;河水最深处不一定位于河床中心;洪水期水位最高,所以水面为一年中最大;一般河流,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但也有些河流不是,如尼日尔河。

答案:C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5~6题。

图2

5.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

解析:从图2的人口总量和GDP所占比重可判断出C项正确。

答案:C

6.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

解析:从图2可判断出北方区水资源总量少,但人口、耕地、GDP较多,西南区水资源总量较多,但人口、耕地、GDP较少,所以这两个区域匹配较差。

答案:B

7. 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因是

图3

A. 侵蚀—搬运作用 B. 搬运—堆积作用

C. 风化—侵蚀作用 D. 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解析:注意该测点在大坝下游,建坝后由于水位的抬高水流加快,冲刷力加大、侵蚀加重。建坝前该测点有较多的大、小颗粒的沉积物,建坝后水库放水冲击力强,侵蚀力强,表层小颗粒的沉积物被搬运走,留下较大颗粒的沉积物。

答案:A

8. 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

B.同一纬度,海拔越低无霜期越短

C.同一山地,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

D.同一地段,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

解析: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无霜期越短;同一纬度,海拔越低,气温越高,无霜期越长;同一山地,阳坡气温更高,无霜期更长;在低洼地,冬半年冷空气容易下沉集聚,无霜期短于开阔地。

答案:D

9. 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导致气候变暖 B.引发草场退化

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增加土壤肥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沙尘暴的降尘对华北地区的影响,而不是对西北地区的影响。就短时间来看,沙尘暴有利于形成土壤,中和酸雨,提高海洋高营养元素等。由于沙尘暴把上风地区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通过降尘沉积,可增加当地土壤肥力;华北以种植业为主,草场较少。

答案:D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图4),完成10~11题。

10. 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解析:从图4中可判断出中心区为人口净迁出区,城区边缘区为人口净迁出区,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答案:D

11. 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解析:一般将城市化阶段分为:起步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而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注:这里的郊区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而郊区城市化中的郊区是与城市接壤的。图示人口主要是向近郊区迁移,属于郊区城市化现象。)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40. (26分)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图9)。

材料二: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图10)。

图4

图9

(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_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4分)

(2)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经过的甲海域洋流流向为_________,经过的乙海域洋流性质为_________。该货轮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____日____时。航行中,可用于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_____。(10分)

(3)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_______分之一(填整数),该时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总体呈_________趋势。(4分)

(4)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O2排放?(8分)

解析:(1)考查读图识图能力,从图9中的箭头指向及数字判断。(2)考查洋流、时间计算、3S技术等知识,题目较简单。(3)考查对图表的理解能力和提取信息能力,从图10(折线和右侧纵坐标)可判断出CO2排放量平均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3%,即三分之一,CO2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4)注意关键词:外向型经济和减排。找准回答的理论依据即可持续发展下企业清洁生产,根据分值回答,合理即可。

答案:(1)北美 欧

(2)自西向东 暖流 78GPS

(3)三 上升

(4)①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②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③更新生产设备与工艺,节能降耗;④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1.(30分)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11)。

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 12)。

图11

图12

(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_____。(6分)

(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_________。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5分)

(3)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_________。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_________。(4分)

(4)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12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建构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9分)

(5)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入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

解析:(1)从图11柱状可读出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草地;从折线可读出,林地的变幅最大(55%);该市位于内蒙古,草地面积比重又最大,所以其自然带类型是温带草原带。(2)从图中柱状可读出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大,主要原因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3)“羊”(羊毛和羊绒制品)产业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从图12可判断出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煤炭开采业。(4)因为煤炭开采业为该市支柱工业部门(传统工业),所以引进图12中的三类工业部门必须工业增加值比重大,是与支柱产业有一定的联系。(5)主要从配套设施、距老城距离、交通条件、居民收入与购买能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1)草地 林地 温带草原带(2)增加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3)原料 煤炭开采业(4)三类工业部门: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供应业)、炼焦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理由: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②考虑工业部门之间的前后向联系,增加产品附加值;③共享技术及基础设施,降低成本。(5)①城市规划超前;②配套设施不足;③交通不便;④居民住房购买力不足。

猜你喜欢
城市化解析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睡梦解析仪
电竞初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