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2010-04-03 04:38苏玉琼孔凡蓉
关键词:理想信念研究生政治

刘 萍,苏玉琼,孔凡蓉

(1.成都理工大学 a.研究生部;b.文法学院,成都 610059)

论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刘 萍1a,苏玉琼1a,孔凡蓉1b

(1.成都理工大学 a.研究生部;b.文法学院,成都 610059)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研究生培养环境的变化,传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因缺少针对性和创新性,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根据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内容,可以从引导研究生做到知、情、行统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努力解决研究生的实际问题,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主动占领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等六个方面来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效途径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主要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在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研究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他们的心灵。设想我们培养出来的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如果他们只看重个人利益,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而不顾国家利益、民族兴衰,不仅不能为社会有所贡献,还可能造成社会的巨大损失。因此,加强和改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而且也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与此同时,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复杂性、层次性、困难性等特点,这使得传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存在着许多弊端。因此,要保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认真从研究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努力拓展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做到“知、情、行”的有效统一

现代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极为重要的工作,科学的工作理念和务实的工作精神是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以人为本”就是立足于增强学生的内驱力,促进他们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取得良好成效。当前研究生具有年龄偏大、层次复杂、独立意识强、思维活跃、期望高、学业和情感压力大等特点,使得研究生不再扮演被动的接受角色,他们渴望与人平等沟通,渴望得到认可和尊重,从而对教育模式和教育者提出新的要求,使教育者不再是主宰、支配、代替一切的角色。为此,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趋向平等、开放和互动。[1]

在这种科学理念的指引下,教育者在工作中应首先做到“动之以情”,要带着浓厚的感情开展工作,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沟通、相互探讨,聆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与心理需求,从而正确引导和启发他们积极思考,正确认识问题。其次要做到“晓之以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他们的言行规范有章可循。最后,是“导之以行”,即引导研究生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学会正确的判断、具有正确的政治修养和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只有做到“知、情、行”的和谐发展,才能促进研究生产生成人成才的内驱力从而较好地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是关键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我国高等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看作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其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在研究生这个重要的青年人群体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重点的时代精神,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使全体研究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不屈不饶的坚强意志。

就总体而言,当代研究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不断侵入,某些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笔者于2007年5月对四川一所高校600名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20份,占86.7%。当笔者问及研究生中存在的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有哪些时,43.5%的研究生认为是不关心国家大事,56.5%的研究生认为是集体观念不强,44.0%的研究生认为是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37.3%的研究生认为是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2.3%的研究生认为是诚信缺失、学术抄袭剽窃。究其原因,首先,由于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重视不够,当前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而我们的教育工作却没有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其次,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全社会关心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再次,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强,理想信念教育与研究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2]

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取决于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挖掘。为此,我们要充分调动学校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过程中,紧密结合研究生学习、生活、就业、党建、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引导研究生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金钱观念和竞争意识。同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领导能力课程,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使研究生能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认清国家前途命运,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确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党员人数比例较高,就我校而言,大约为50~60%,而且每年新生入校后大约有30~40%的研究生积极争取入党。因此,研究生党建工作在研究生教育与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有效的教育平台,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和龙头。然而,当前的研究生党建工作却不令人满意,当笔者在调查中问及研究生党支部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如何时,27.1%的研究生认为作用大,43.8%的研究生认为作用一般,29.1%的研究生认为作用不大。当笔者又问及研究生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怎样时,41.7%的研究生认为作用一般,19.3%的研究生认为作用不明显。可见,研究生党建工作亟待加强。

因此,在研究生党建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加强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好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要与专业学习紧密相结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增强党员的凝聚力,激发创造力,培养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其次,要加强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针对研究生党员中仍存在着理想信念缺失或动摇,入党动机功利化,人际关系利益化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和纪律教育,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再次,要积极做好研究生新党员的发展工作。通过早启发,多引导,严格选拔,注重培养,抓好教育,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素质,壮大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3]

三、努力实现研究生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

思想教育通过“教做人”和“激发做事动机”形成对专业学习的指导,专业教育则通过“教研究生怎样做学问”使其专业思想、专业理论和科研能力得以提升与强化。二者既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补充。[3]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在研究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还没有实现较好结合。

究其原因,在认识上,没有真正把研究生素质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考虑。教育者们通常认为能考上研究生就已具备较高素质,其主要任务是专心做学问,忽视了对研究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素质方面的教育。与此同时,在受教育者群体中也有同样的认识。当笔者问及有人认为研究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已经很高了,研究生只要学好专业知识、搞好科学研究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教育,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否时,仍然有37.3%的研究生认为是正确的。在管理上,没有把素质教育列入培养计划,使研究生素质教育的组织缺乏有力手段,许多教育资源难以实现有效整合和充分挖掘。在队伍上,研究生导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导师指导不力。当笔者问及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的重视程度时,39.2%的研究生认为一般,13%的研究生认为不重视。我们在遴选研究生指导老师时,往往只看重其业务能力与水平,而忽视了对其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的全面考查。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一名优秀的导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学术上的引路人,更是研究生思想上和行为上的楷模,对研究生的科研道德、治学态度、敬业精神,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当笔者问及在培养研究生方面导师具有哪些责任时,52.9%的研究生认为是灵魂工程师,89.4%的研究生认为学术引路人,71.0%的研究生认为是教书育人并重,77.7%的研究生认为是为人师表、躬行实践。可见,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他途径和方式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无法比拟的效果。因此,充分发挥好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是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前提。[3]

最后,在活动上,缺乏系统的有影响和有生命力的活动。实践证明,具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活动当属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活动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有力载体,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学术交流活动营造了自由平等、开放活跃的学术氛围,它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集体讨论和交流平台,促进不同专业、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对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和碰撞。学术交流活动拓展了研究生学术视野和学术交流空间,有效激发研究生的求知欲和研究灵感,增强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树立了广大研究生尊重权威而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顺应了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同时也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专业教育的有效渗透。[4]

所以,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促进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渗透,从而实现思想领航和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感染力,让研究生拥有一个完整而健康的人格,真正做到“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有效统一。

四、努力解决研究生的实际问题,尊重并维护其合法利益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学生的切身利益。从本质上论,思想政治教育是用思想教育教育的方式反映和维护一定的利益关系,是服从和服务于利益原则。研究生在社会中生活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就是研究生的利益之所在。需要及其满足是人们生命活动的源泉,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离开人的利益及满足,就没有人的能动实践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不断满足研究生的合理要求,就能大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精神振奋、积极上进。可以说,不断满足研究生各种合理的需求和研究生的对利益的追求是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5]

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贯彻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书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不断解决研究生实际问题,维护其合法利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当笔者问及研究生最常见的困惑有哪些时,50.4%的研究生认为是学习压力,54.6%的研究生认为是经济压力,49.6%的研究生认为是婚恋问题,75.2%的研究生认为是就业压力,22.5%的研究生认为是同学关系,27.3%的研究生认为师生关系,28.1%的研究生认为是个性缺陷。这些实际问题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思想负担,影响着研究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经常性的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加强思想沟通与引导,并有针对性、多渠道地帮助研究生解决实际困难。

对此,高校要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加强对研究生的管理与服务,改善学习环境和科研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对经济困难研究生的资助工作,建立包括助学奖学金、勤工俭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完成学业。当笔者问及研究生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如何时,46.0%的研究生认为是一般,9%的研究生认为不好。所以,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研究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例如开展恳谈会、网络倾诉、心理咨询、座谈会等活动,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增强交流与沟通,消除心理压力,调整心态,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使每一个人都能愉快的融入到集体中去。针对有些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即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研究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校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通过以上这些措施,为更好地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五、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研究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笔者问及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有哪些时,36.9%的研究生认为是政治理论课,41%的研究生认为是党团活动,而高达72.5%的研究生则认为是社会实践。

当前,高校现有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形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研究生挂职锻炼;与企业、社区合作,建立研究生培养、实习基地;研究生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而目前,研究生社会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首先,高校对研究生社会实践在认识上有偏差,社会上重视程度不够,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热情不高,一些导师对社会实践的认可与支持程度不够。第二,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有欠缺,宣传发动不深入,参与面不广,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影响力。第三,研究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培养有待协调。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并没有纳入研究生教学计划之中,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随机性。比如,暑期社会实践,对研究生学业影响较小,达不到应该有的效果。而时间较长的挂职锻炼,在时间上、内容上与研究生教学计划有矛盾,与教学融合度不高,一般难以得到导师的支持,参加的学生人数有限。[6]第四,在社会实践实施过程中缺乏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形式。然而,目前的社会实践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往往忽略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研究生而言,缺乏吸引力。

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全社会对研究生社会实践认识,加强组织与领导,制定和完善管理和激励考核制度,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为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持和物质保障。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研究生社会实践与本科生社会实践有很大不同,研究生社会实践必须突出专业特色,结合研究生所学专业科学安排以科研攻关、技术服务、知识培训等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科技文化智力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与服务社会、勤工助学、创新创业、择业就业、研究生论文相结合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研究生真正做到主动去关心地方发展,改善地方环境,提升地方的文化品位,为地方经济服务,锻炼增长才干,使学生和社会在活动中达到双赢。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广大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更加去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而奋斗的庄严的时代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感。

六、主动占领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教育的广泛普及,以国际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全球信息化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产生着巨大影响,它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其中,受影响较大的就是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拥有较丰富的文化知识、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当代研究生。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了机遇。首先,它有利于我国研究生及时了解世界科技动向,开拓视野,明确差距,汲取他人所长,确立奋斗方向,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其次,通过网络使研究生教育在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实现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第一,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上各种思潮五花八门,呈多元化的态势,对研究生思想教育形成冲击。第二,网络世界虚拟化的特点,造成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减弱。[7-8]由此可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深入研究、积极实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十分紧迫。

由于网络宣传传播快、影响大、覆盖面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都在千方百计地占领网络的宣传阵地。事实证明,网络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宣传阵地,我们应该加大管理力度,牢牢地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里。网上的斗争是全球化的斗争,是高科技的竞争,而归根到底是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斗争。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增强阵地意识,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不给任何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

当笔者问及学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如何时,23.1%的研究生认为做得好,52.7%的研究生认为做得一般,24.2%的研究生认为做得不好。因此,我们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资源的同时,主动监控、过滤、清除可能侵入校园的不良信息,并及时为研究生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引导研究生在分析和评判中选择正确吸收。另一方面,要加大开发和提供自身的信息资源,创办具有校园特色、服务于研究生的校园网络文化,例如建立研究生就业网、研究生生活网页、心理咨询网页、德育网页、影视频道、文化论坛、学术论坛、BBS,甚至“博客”等,主动发布健康向上的信息,开展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传递正确的思想舆论,展开正面的宣传攻势,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总之,我们要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加强和提高对网络时代研究生的全方位素质培养,使之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1]金军.浅议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与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3)

[2]韩震.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N].光明日报,2005,(1)

[3]崔晓雁、王雪鹏.实效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4]董文强、张雪霞.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5]廖深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着眼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7,(12)

[6]高嵩.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7]史耀媛、李立.网络时代的研究生素质教育[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8]陈于后.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4-58.

Abstract:With the rapid expansion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changes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environment,the traditional post-gradu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due to lack of specific,there have been serious suited by a severe challenge.According to the New Graduate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you can graduate from boot do know,love,unity line,strengthening ideals,beliefs,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efforts to re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graduate students,efforts to enhance graduat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occupy position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enhance the graduate six aspect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postgraduat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ffectiveness;effective approach

(责任编辑:韩冬苗)

On Effective Approach to the Enhancement of Postgradu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U Ping1a,SU Yu-qiong1a,KONG Fan-rong1b
(1.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Graduate;b.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Chengdu 610059,China)

643.1

A

1672-0539(2010)02-082-05

2009-06-15

刘萍(1978-),男,四川自贡人,讲师;苏玉琼(1968-)女,四川资阳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研究生政治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