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项目的管理探索

2010-04-04 13:01姚立红李建华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辅导题目目标

姚立红,薛 质,李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近年来,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很大的重视,要保证大学生科研与创新实践活动的效果,不仅需要来自各方有关设备和经费等物质条件的支持,还需要教师对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指导。本文拟从多方面对大学生科研和创新实践项目管理进行探讨。

1 创新实践项目确立

创新实践项目和目标的确定在整个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非常关键。多数大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科研实践类活动,在创新题目选择和目标确定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协助显得非常必要和关键。我们认为,对指导教师有如下要求。

(1)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爱好兴趣,以保证创新实践项目的执行效果。

(2)尽量选择应用背景强的创新实践题目,避免抽象的题目。

(3)尽量选择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创新实践题目,也可将一个大型科研项目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作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题目。

(4)实践题目的目标要具体,最好有分阶段的和分层次的子目标。这样使参加的学生感受到进步和成就感。

(5)确定目标前要进行充分与学生沟通,最终以书面的形式将目标确定下来。

2 创新能力培养原则

教师应在以下方面进行重点指导和监督。

(1)需要以集体宣讲和以具体实例单独讲解形式,让学生理解创新的内涵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创新层次: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及产品创新等。

(2)在学生进行资料的检索(尤其专利及著作权)时,给予指导和监督,最大限度杜绝伪创新或无意识侵权。

(3)要求学生处理好借鉴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4)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要以文档的形式总结阶段性成果和最后的总结报告。

3 创新实践过程的心理辅导

我们发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有时比进行专业技术方面的指导更为重要。

(1)学生要克服初始的过度自信和遇到困难时极度悲观的心理变化,这种波动不利于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辅导。

(2)教师要及时协调创新小组成员间的思想和技术方案上的不同见解,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3)一旦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比较迷茫和产生畏难情绪时,教师要加以鼓励和帮助。

4 结语

对于创新实践活动,我们既要树立明确的实践目标,又要重过程轻结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十分必要,但不应直接代劳。创新实践项目一般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完成,教师应该经常检查和监督项目进展情况。

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是近年来大学生培养的热点话题,对比以往研究和探索[1-4],发现心理辅导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涉及较少,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刘海燕.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比较研究[J],北京: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2期:55-57

[2] 方惠英楼程富 陆国栋.浙江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北京大学教学,2007年第8期:41-42

[3] 王文华,封余军,吴伟娜.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增刊):15-17

[4] 房国志.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3):109-113

猜你喜欢
辅导题目目标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追根求源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