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仰卧位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

2010-04-04 14:00刘惠清周瑞
当代医学 2010年27期
关键词:手术床双胎剖宫产

刘惠清 周瑞

随着手术技术和方式的改进,许多困难的分娩及一些社会因素以及阴道助产手术常被较为安全的剖宫产所替代。仰卧位综合征作为剖宫产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不及时诊断、预防和处理,很容易导致不良后果,危及母婴安全。现将我院蒲城县中医医院2009年23例剖宫产术仰卧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处理分析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本组共23例行宫产术患者,其中初产妇15例,经产妇8例。年龄20~42岁。其中瘢痕子宫2例,骨盆狭窄和相对头盆不称9例,双胎3例,巨大儿4例,臀位5例。术中发生仰卧位综合征全部病例均发生于硬膜外阻滞麻醉开始时,痛觉平面未完全消失前,即仰卧位3~8min时出现,经及时诊断、药物治疗、吸氧、手术床向左倾斜15°~30°、右臀垫沙袋等处理后,血压迅速上升,症状消失。新生儿阿氏评分(8.6±1.2)。无1例产妇及新生儿死亡。

2 临床护理

手术前巡回护士要到病房为患者进行宣教,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差异,采取不同方式耐心的进行疏导和安抚,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产妇讲解剖宫产的手术过程和麻醉时的感觉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从而增进护患间的友好和信任感,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使其能更好的配合手术。此外,还要仔细询问病史,以既往的卧位习惯等,做到心中有数。

产妇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应友善地迎接。在术前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做各种术前准备工作。对拟行剖宫产的病人,入手术室后使其先平卧3~5min,护士观察病人对此体位的反应,并在患者上肢用大号静脉留置针开放静脉通路,如无心、肺、肾功能不全,可快速滴入平衡盐,然后再侧身麻醉,以便出现仰卧位综合征时能及时处理。

在麻醉的同时,护士握住产妇的手,这一简单的肢体语言,会让产妇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爱和体贴,从而产生安全感,缓解其紧张情绪。

对孕期曾有本症发病史或有骨盆狭窄,相对头盆不称、臀位、横位、双胎、巨大儿、瘢痕子宫、羊膜早破及羊水过少等诊断的患者,麻醉后,即将右臀用沙袋垫高,或将手术床向左倾斜15°~30°,并用约束带固定防止坠床。

3 临床特征

3.1 发病原因 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发生仰卧位综合征,其发生主要与体位有关,其次与麻醉及各种原因的低血容量有关。当采取仰卧位时,晚期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下肢及盆腔内静脉回流受影响,当麻醉作用比较安全,麻醉平面比较宽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了下腔静脉回流,回心血量少,右心房压减低,心搏出量随之减少,从而引起血压下降,还有其发生原理为高度增大的子宫压迫横膈,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内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1]。

3.2 临床特点与措施 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及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甚至影响肾、子宫、胎盘的血流灌注,可导致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缺氧,使胎心变快、变慢或不规则,致胎儿在宫内出现窘迫的表现,持续过久则出现新生儿重度窒息,危急胎儿生命[2]。产妇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应立即把手术床左倾斜15°~30°,若无心血管疾患,可较快的静脉输大量液体,并将子宫推向左侧,加大供氧,右侧臀部垫高,一般产妇的血压能自行回升,症状缓解。必要时给麻黄素10~15mg能予纠正,在综合抗休克的基础上迅速取出胎儿。

4 结果

本组仰卧位综合征剖宫产出的新生儿,通过正确的处理及吸氧,阿氏评分(8.6±1.2),无1例围产儿死亡。所有病人经正确处理后,血压迅速上升,症状消失。

5 讨论

从本组患者看,仰卧位低血压好发于异常胎位。如双胎、巨大儿、臀位、横位和骨盆狭窄、相对头盆不称、瘢痕子宫、胎位异常等诊断妨碍胎头入盆,妊娠子宫游离度大,再加上硬膜外阻滞麻醉后,腹肌松弛,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加重,回心血量减少,故较易发生仰卧位综合征[3]。

如术前产妇常有此征发生,手术开始应将手术床向左倾斜15°~30°,并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尽量避免使用下肢静脉通路。如无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在胎儿娩出30min左右快速输入平衡盐500~1000ml,输入的液体直接回流至上腔静脉,增加心排出量,可预防和减低仰卧位低血压的发生。

巡回护士应密切配合麻醉医生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产妇的反应,如面色苍白,打哈欠,全身出冷汗等低血压先兆,要及时处理,同时加大吸氧,提高氧饱和度。

应做好仰卧位低血压的心理护理。由于产妇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或由于胎位、产道异常及双胎、巨大儿等,其心理上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忧虑和紧张,通过护理人员亲切的态度,通俗的解释和鼓励,使产妇有安全感和依赖感,从而缓解其紧张、恐惧心理,使其以良好的心境态接受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的治疗和操作,有利于手术顺利完成。

我们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仰卧位综合征的预防是基础,只要在手术前做好病人的宣教,仔细了解病史及诊断,作到心中有数,在围术期做出及时迅速的诊断,正确有效的处理,能明显降低此综合征的发生。

[1]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6-158.

[2]严仁英,围产医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12-251.

[3]曹缵孙,陈晓燕,妇产科综合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9-251.

猜你喜欢
手术床双胎剖宫产
电动手术床不良事件主动监测模式探索和风险评价研究
SM SMRAT P2000C 电动手术床故障分析与维护
龙凤双胎
双胎妊娠的胎儿会有什么风险
带你认识双胎输血综合征
ACOMED AT660D SERIES手术床故障及处理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双胎妊娠的胎儿会有什么风险
野战便携式可折叠急救手术床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