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思考(续)

2010-04-04 14:03段昌平
成才 2010年10期
关键词:新课程探究实验

■段昌平

对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思考(续)

■段昌平

(接上期)

四、创新实践新课程的方法

(一)立足课堂加强师生互动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点,而学生学习时间绝大多数在课堂上。因此,立足课堂,加强师生互动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它需要教师的科学组织,首先要依据教学内容营造氛围,然后引导学生“动脑想,动口讲”,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讨论、交流中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

如可在讲完“钠的化合物”后,让学生阅读“侯氏制碱法”,引导学生依据已学知识,通过讨论,将“侯氏制碱法”的生产过程用框图勾画出来。对此学生的兴趣很高,他们从生产原料、反应原理、分离方法、循环利用等环节进行疏理、组合、论证、修改,将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浓缩”成层次分明的转化关系图。这种课堂讨论,不仅将所学知识有机融合应用,更让学生关注我国二十一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产生社会责任感。

(二)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

讲完氮族元素后,可回过头来与高一所学环境保护联系起来,提请学生讨论:是城市易形成酸雾、酸雨,还是农村易形成酸雾、酸雨?为什么?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理论上分析“两害”叠加所引起的后果,并绘制成酸雾、酸雨形成的线路图。然后探究利用化学反应消除“两害”的方法。通过联系实际,不仅能使学生将前后所学知识连为一体、融会贯通,用所学知识来认识和解答身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危害,体会化学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认识化学科学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三)动手实验,注重创新思维

高一学生之所以觉得化学难学,就是因为缺少实验体验,什么都要去死记硬背,当那些枯燥乏味的东西累积多了时,就容易混淆,就越来越模糊。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化学实验不仅展示多彩、鲜活的问题情景,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事物的存在与变化,更能激励学生“触景生情”,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完《卤素》后,“阅读教材”中介绍了碘的生理作用及加碘盐。结合已学知识,我曾给学生出了一个探究的问题:现在市场上时有不法商人将工业用盐冒充加碘盐销售给老百姓,严重危害了公民的健康和国家的人口素质安全。已知:IO3-在酸性条件下可将I-氧化,其还有产物和氧化产物均是I2,请同学们模拟普通家庭厨房中的调料品,实验室为同学们提供KI,设计一个检验加碘盐真伪的实验。实验小组自行组合(3~5人),首先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经教师审查实验方案具有可行性之后再到实验室做验证实验。最后同学们和老师将此实验设计进行总结,并给国家“发改委”建议:在食盐包装袋上夹一条KI淀粉试纸,袋面印上“使用说明书”,这样不法分子就没有可乘之机。“发改委”回信,高度赞扬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表示考虑学生的建议。学生看到“发改委”的回信,心情非常激动,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

(四)引导探究注重能力培养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依据教学内容或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适时、恰当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走出书本,走进实验室、图书馆、互联网,走向社会,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做完铜与浓硫酸共热的演示实验后,对照教材所叙述的现象,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疑点:①加热过程中铜丝表面变黑,且黑色物质向溶液中扩散,反应到后来黑色物质没有了。这黑色物质是什么?②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依据化学方程式,硫酸在不断消耗,同时有水生成,若铜过量持续加热反应,是否会出现浓硫酸变为稀硫酸反应自动停止?针对学生产生的这些疑点问题,教师敏锐地觉察到这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好素材。于是引导学生先进行分析、猜想,然后指导他们到图书馆、信息中心查资料。在学生进行猜想提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及时指导学生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设计相关的验证实验,审查了实验设计方案后,分别让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对此次探究活动,我建议同学们将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写成小文章,经修改后发表于上海华东师大主编的《化学教学》刊物上。此次探究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五、实施新课程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实施策略等方面体现了与时俱进,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但结合学较目前的实际情况,实施新课程确实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滞后性

目前的高中教育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是事实。为此,学校从高一新生入学起,抓紧每分每秒时间进行高强度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从已经进入课改(2004年)并已参加高考的省、市、区考题看,考题的深度、难度及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均不低于未课改的地区。应对高考的教学模式与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是有所不同的:高考关注结果,平时侧重于练答题准确度、速度,练思维灵敏度,从而形成较强的应式能力。新课程则更关注过程,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宽容学生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错误。

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环境中的教师一下子进入新课程的角色,最大的障碍就是教育观念的滞后。从表面上看,出于对学生高考负责的一种心理,在情感上难以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很容易“穿新鞋,走老路”。

事实上,近几年的高考题已经悄悄地在与新课程理念对接,即更关注学生从定势思维中走出来,善于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因此,我们一线的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明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吃透实践新课程的策略,迅速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以饱满的职业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的教学方法进入新课程。

(二)学生选择模块的盲目性

新课改从体制上结束了高中文科学生不学“理化生”、理科学生不学“政史地”的现象,这对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改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更好地实现课程的选择性,设置了不同特点的选修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理论上这种改革思路与教育过程可使受教育个体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高一学生对模块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这是因为他们对这些选修模块内容的了解有限。另外,当一所学校只有少数几个学生选择了适合自己学习的某一模块时,学校能否给这几个学生单独开课,这也是个问题。“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是否能真正体现,这些问题也有待解决。

(三)学校教育资源的有限性

实施新课程不仅涉及到学校管理理念的转变,还涉及到各种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对学校的软、硬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为适应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有驾驶新教材的能力,更要有结合新教材内容和本地实际继续开发和创生新课程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要与当今生产、生活、科技以及学生接触到的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密切联系,以此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开阔思路。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快速接触、消化新信息的自学能力娴熟的组织学生的活动能力。面对多样化学生群体提出的问题,教师必须具备快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由侧重应试教育的教师队伍转变为侧重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需要智力、物力的投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目前的首要任务。

其次,与新课程配套的设施有待配置和完善。如学生上必修课和选修课专用教室及设施的配套,就此一项,学校需投入大量的财力,就目前情况看很多学校还不具备这个财力。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保证,课改的目标必然大打折扣。

(四)教学对接高考的复杂性

如果真的让学生自由选择模块,就化学科而言文科要出现八种可能的选择,理科要出现三十余种组合,这不仅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困难,如何高考也是十分复杂的课题。从目前课改实验区的情况看,选择模块的权力实际上没有真正充分给学生,而是表现为区域性选择。因此,在高考中没有出现同科多套试卷的现象,只是在同一试卷中出现分值相同的必做题和选做题。

即使这样,学校平时教学与高考如何对接也难以定位。从课程标准的要求看,知识要求及总量降低了,但高考题的能力要求没有降低,实际上是相对提高了。如果只按课程标准教学,显然难以适应高考。据实验区省、市示范学校的实际做法,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处于有利地位,非选修内容也讲了,目的是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以便在高考中能灵活机动地运用知识。这样势必加重学生的负担,即文、理科学生不仅必须把过去实际未学的内容要学完,而且高考科目内容的知识量和难度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且学习时间缩短,所以教与学的难度都相对变大。

课程改革与其它新事物的出现一样,有一个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的过程,我们每个教师都要以国家、民族发展大计为重,以积极的心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去迎接实践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争取在课程改革的大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的价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武汉市黄陂一中)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新课程探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