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例阑尾手术体会

2010-04-04 14:00孙晓明
当代医学 2010年27期
关键词:聚维酮压痛阑尾

孙晓明

需要手术治疗的阑尾炎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占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比例的第1位。笔者2005年8月~2009年8月间共行阑尾小切口切除手术296例,总体治疗效果满意,现作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病例296例,年龄9~61岁,男性156例,女性140例。入院诊断单纯性阑尾炎157例,化脓性阑尾炎89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50例。

1.2 手术方法

①麻醉:常规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②术者:一般2人。③器械:常规阑尾手术包。④消毒:常规予安尔碘进行皮肤消毒,如有对酒精过敏改用0.5%聚维酮碘消毒。⑤切口选择及手术特点:切口一般选择在压痛最明显处或取右下腹部麦氏切口,大部分切口长2~3cm左右,并结合术中具体情况必要时延长切口。常规进腹后,先予2把甲状腺拉钩外拉加上提腹壁,以至主刀能通过小切口窥探腹腔中的阑尾,如发现阑尾即予提出,如未能轻易发现,原则上按常规手术方法沿结肠带向盲肠末端探查即可寻及阑尾。切除阑尾后,大部分阑尾残端常规处理后旷置,小部分阑尾因炎症较重予以荷包缝合。⑥关闭切口:在关闭壁腹膜后予0.5%聚维酮碘按1:5左右稀释后冲洗切口各层,最后用1~2针缝合伤口。⑦手术时间:10~65min,平均30min。

2 结果

本组296例患者术后6h有263例可下床活动,术后24h大部分患者肠功能恢复,可予以流质饮食;296例患者中术后仅2例出现伤口延期愈合,294例均愈合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4d。

3 讨论

本组296例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切口感染少,并发症少,总结经验如下。

(1)阑尾手术切口小,大部分切口约2~3cm,患者创伤小,手术时间也短。笔者体会小切口阑尾手术的先决条件是阑尾易于寻找及提出切口,故切口的选择一般选择压痛最明显处,因为压痛是阑尾炎刺激壁腹膜引起的,故压痛最明显处即阑尾大体位置所在,这样可以缩小切口范围[1]。笔者在打开腹腔寻找阑尾时先不按常规过早用拉钩、卵圆钳牵拉肠管,盲目填塞纱布,以防扰乱肠管位置,增加寻找难度,大部分可以通过目测寻找阑尾或判断阑尾大体位置。如有炎症的阑尾会被周围组织包围隐藏可目测周围异常情况,如出现有炎症的大网膜、有炎症的肠管、出现渗液等,通过这些基本可以判断阑尾所在的位置,减少了寻找时间,并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刺激所带来的炎性反应,有利于肠功能的恢复[2]。

(2)笔者处理伤口均采用0.5%聚维酮碘按1:5稀释后冲洗伤口各层(笔者没有对切口周围予以盐水纱布保护),是因为切口较小,如果给予盐水纱布保护,势必会缩小手术视野,给术者增加手术难度[3]。而对于阑尾切除术者切口感染以厌氧菌居多,0.5%的聚维酮碘对各种细菌的繁殖体、芽胞、真菌等有快速和一定的杀灭作用,而且它的局部应用副作用小,使用方便,很好的预防了切口感染。296例患者仅出现2例伤口延期愈合,经加强换药分别于术后10d和14d愈合。

[1]黄志强,吴孟超,黎介寿.普通外科手术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65-371.

[2]吴小平.小切口阑尾切除术3O例临床分析[J].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5,6(1):38.

[3]蔡海庆.聚维酮碘冲洗预防阑尾手术切口感染[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4,11(7):1108.

猜你喜欢
聚维酮压痛阑尾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交联聚维酮在中药微丸中的应用
聚维酮k30在医药中的应用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