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建和谐校医院

2010-04-04 14:35杨中东
当代医学 2010年15期
关键词:校医院医务人员师生

杨中东

健康的身体是高效工作的前提,校医院的医疗保健水平关系到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温馨和谐校医院,是促进高校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创建温馨和谐校医院必须从加强校医院内涵建设入手,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对校医院各部门的管理与监督

有效的管理必须是严格的,任何缺乏外部监督、制约的管理必定会造成缺口,给懒散怠工者以空子可钻。任何部门都需要有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否则,不但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反而会扰乱正常的秩序。所以,在给各部门下放权力的同时,应加强对其监督和制约。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权责相对机制,奖优罚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各项工作的落实,使之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

组织全体职工学习《执业医师法》、《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坚决做到依法行医,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各级医务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各项医疗文书的书写和管理,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和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医疗技术质量的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从严把好质量关,使医疗技术操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

3 按照校医院的特点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医院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观念形态文化,它是在所受教育、工作及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融入医务人员的思想中,并在各自医院代代相传,凝聚为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这是一般医院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但校医院与一般医院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人员结构以中年以上为主,各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可塑性已大大降低,与一般医院师带徒,代代相传不同。所以校医院文化建设要有其特殊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与校医院文化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创建学习型校医院等有机整合起来,要对我院现有的文化进行整合,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形成校医院与职工共同发展的内聚力,形成校医院、职工与师生和谐相处、相互理解的感染力。必须强化“医者仁术”、“大医精诚”这些传统理念,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把患病师生的健康利益放在第一位,要确立“以师生为中心”和“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办院宗旨,遵循“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的医德规范,恪守“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行为准则,保持“文明礼貌、精益求精”的医疗作风,在医院内部创造一个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和谐环境。

4 加强职工培训,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是立院之本,校医院只有重视医疗水平的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师生。“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取得师生的信任,医务人员必须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娴熟的专业理论知识。首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职工培训力度,加强对中青年技术骨干的培养和投入,选派医疗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苦练内功,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其次是定期进行三基“理论考试”和“技术训练考试”,并鼓励医务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业务,营造一个主动学习业务、积极钻研专业、认真讨论病例、细心积累经验的和谐学习型校医院。

5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发挥医务人员的智慧、潜力

校医院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工作重心下移,了解关心职工的想法和要求,信赖、尊重、关心、肯定医务人员,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多赏少罚,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使员工有一定的危机感、压力感和进取心,总之,想方设法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医务人员的智慧、潜力,充分调动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营造全心全意尽心尽力为师生服务的氛围。

6 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构建和谐的服务环境

根据校医院的特点,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责任感,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师生着想,把师生当亲人。“待师生为亲人”,不仅要满足师生必须的医疗服务,还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合理要求,摆正校医院与师生的关系,校医院医护人员应以高度的荣誉感、使命感对待患病师生,倾听患者的每一句话,做他们的贴心人、知心人,构建和谐的服务环境。

7 加强同师生的沟通,营造和谐的就医环境

根据师生的需要,完善就诊流程、方便师生就医,尽最大努力消除师生挂号、收费、取药、治疗排队的现象;在输液留观过程中,为师生提供必要的便民服务,如准备开水、一次性纸杯等,努力为师生提供温馨、和谐、细心、爱心、耐心、真心的服务。

猜你喜欢
校医院医务人员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基于校医院视角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大学里比食堂挨骂还多的地方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麻辣师生
大学生对校医院满意度的累积logit模型分析*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