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风采之十九
——汤中立院士

2010-04-05 04:21供稿
地质学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金川硫化物岩浆

(晓 生 供稿)

院士风采之十九
——汤中立院士

(晓 生 供稿)

1934出生,安徽省安庆市人。地质矿产勘查专家、矿床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曾任地质部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分队技术负责人。1959年—1972年任地矿部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工程师,大队技术负责人。1972年—1980年任甘肃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1980年—1981年任甘肃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兼地矿局副局长;甘肃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副主任、常务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西部开发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当选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地质矿产研究工作,是中国镍矿工业和甘肃省金矿工业的开拓者之一。通过数十年对金川矿床成矿模式的深入系统研究,提出了“深部熔煤离 -一期或多期贯入成”理论,并建立了以甘肃金川、吉林红旗岭、新疆喀拉通克、河北铜硐子 4个小岩体铜镍矿床为代表的深部熔离 -贯入的组合成矿模式。该理论成果在国内外被广泛引用,使我国在岩浆硫化物矿床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跻身于世界前列。

作为我国“镁铁岩、超镁铁岩及岩浆硫化物矿床”的主要研究者和学科带头人,“九五”以来,先后承担的研究课题有“铜镍铂找矿攻关”(1996—2000);“江山—绍兴断裂带构造背景与成矿前景”(1998—2000);“中国大陆重要地质成矿时期大规模成矿作用及时空结构”(1996—2000);“中国西部镍钴铂族资源潜力及可持续开发利用”(2001—2002);“不同时期大规模成矿作用”(2000—2003);“中国超大型岩浆镍铂矿床成矿预测”(2001—2002)等多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先后出版和发表了专著 5本,译著多部,撰著和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代表性论著有:《中国镍矿床》、《金川铜镍硫化物 (含铂)矿床成矿模式及地质对比》、《中国岩浆硫化物矿床的主要成矿机制》、《中国硫化镍矿床类型及成矿模式》等。先后荣获甘肃省委、省政府科技先进工作者,地矿部全国地矿系统劳动模范,甘肃省政府、地矿部联合授予“祖国镍都开拓者”荣誉称号,甘肃省优秀专家,国家出版局著作出版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家荣誉奖,金川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猜你喜欢
金川硫化物岩浆
论乾隆朝金川之战的影子腔演述
书法篇
大河金川
岩浆里可以开采出矿物质吗?
火山冬天——岩浆带来的寒冷
金川雪梨膏 止咳化痰好处多
狰狞的地球
大洋多金属硫化物自然氧化行为研究
连续流动法测定沉积物中的酸挥发性硫化物
Li2S-P2S5及Li2S-SiS2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