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和实施“活动”板块教学——以“地球上的大气”一章为例

2010-04-05 15:28江苏省太仓市实验高级中学215400成继龙
地理教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太仓气球台风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高级中学(215400) 成继龙

地理新教材安排了大量“活动”板块,这些“活动”板块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内容涉及实验、观测、制作等诸多方面。教学中根据学情和乡土实际灵活地开展这些“活动”,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实现真实而富有意义的任务驱动下的“做中学”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地球上的大气”一章为例,谈如何选择和实施“活动”板块教学。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在实验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由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学习“热力环流”前,我请同学们到讲台前利用气球、热水、酒精等实验器材做了一个演示实验。演示时,首先请两位同学用气筒给气球充一定量的空气,然后请一位同学在脸盆中倒半盆热水,并将气球放在水中浸一会儿,取出气球后就会发现它明显地增大,放手后,学生可以看到气球会向上漂起。在同学们被这一奇特的实验现象所深深吸引时,问题也应运而生:气球内的空气并没有增加,气球为什么会上升?。演示完受热膨胀上升后,再请两位同学在鼓胀的气球膜面上涂擦酒精,同学们观察发现:气球体积明显缩小,反复涂擦几次酒精,气球会缩小得更快,要求学生将萎缩的气球放手后,学生可以看到气球会下落。这一看似简单的实验点燃了同学们思维的火花,这时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回想家中烧开水的场景:开水沸腾时,中间的热空气运动方向如何?煤气灶两边的水滴又如何运动?请说明原因。接着多媒体呈现一组老师抓拍的同学们活动图景:“学生与纸屑篝火”,要求同学们注意观察纸屑和灰烬是否从火堆中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然后又从火堆四周下沉。

二、慧眼捕捉,动态生成,在“台风有利也有害”的辩论活动中,给学生一个敢于畅想、发表言论的空间,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07年9月20日,第13号台风“韦帕”影响我市。太仓市教育局紧急通知中小学放假一天,同学们欢呼雀跃,完全沉浸在不上课的快乐中,丝毫没有感觉到台风“韦帕”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我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布置了六道思考题,要求同学们在感受“韦帕”的同时,认真完成。

(1)你了解什么是台风吗?

(2)台风来临前,我们应该作哪些必要的准备?

(3)台风来临时,你感受到它的威力了吗? 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你将看到的、感受到的、听到的写下来。

(4)尽量详细描述台风“韦帕”影响的全过程。

(5)台风会产生哪些灾害?台风过后,人们做了哪些工作?请你用数码相机抓拍1~2张照片。

(6)收集一些与台风相关的图景资料……

这份特殊的情境式作业,引发了同学们的探究热情,他们的答案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在总结汇报课上,有位思维活跃的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台风对我们也有利。对于这一意外的问题,我故作不语,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怎么办?我将同学们分成两组,请同学们就“台风有利也有害”这个辩题,分别进行调查论证,在三天之后进行一次辩论,每个小组有最少不低于三名同学发言。

三天之后的辩论会上,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台风有利的新观点:

(1)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占全年总降水量的25%以上;在炎热的夏季里,台风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农作物焕发生机。

(2)科学研究表明,如果没有台风,全世界水荒将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带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推算,一个直径不算太大的台风,可以带来近30亿吨的降水。

(3)如果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更加不均匀,台风最大时速可达300千米,能把低纬度地区的热量和水汽带到中高纬度,促进南北地区的“水—热”交换,使得全球“海—气”系统保持热平衡。

(4)台风的强劲风力经过海面时,海水翻起巨浪,海洋深层温度较低的海水与上层海水作用,使得上层海水降温3℃-4℃。在这个过程中,深海中的营养物质被带到表层,使海水表层浮游生物得到滋养,也间接为海洋鱼类提供了食物来源。

(5)台风蕴涵的能量是惊人的,日后若能对这些能量进行存储和利用,不仅会缓解人类所面临的严重的能源危机,也能促进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的和谐。

三、巧妙预设,引发生成,举办“全球变暖”的角色扮演活动,并上升为环保行动,生成校本课程资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全球气候变化”一节时,我用多媒体展示“图瓦卢”岛国的自然风光、人文民俗,黑板上悬挂一张世界政区图。在同学们被吸引时,展示典型案例“图瓦卢等国将举国迁移”。

2001年11月,太平洋岛国图瓦卢领导人向全世界宣告:“我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宣告失败,我们被迫放弃心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移民工程2002年正式启动”。图瓦卢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自图瓦卢之后,基里巴斯、瑙鲁、纽埃、库克群岛和马绍尔群岛等国的领导人也集体向世界呼吁:对温室气体排放负有责任的国家必须采取措施遏制全球变暖。否则我们的国土最终会被海水淹没,国民须移居他国。

这一“图景加案例”的反差教学情境,引发了同学们的探究意识,他们急切地想知道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由此生成了多样化的问题:

(1)图瓦卢、基里巴斯、瑙鲁等国在哪里?

(2)图瓦卢是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全民迁移的国家,那谁是第二个呢?

(3)海平面为什么会上升?什么原因导致气候变暖?为什么要遏制全球变暖?

(4)海平面不断上升,岛屿面积则不断减小,那么到最后,地球上的陆地面积还剩多少?

(5)太仓地处长江三角洲,随着海平面的不断上升,我们将来是否也要失去家园,背井离乡呢?

(6)全球不断地变暖,我们的地球未来是什么样子?

接着我用多媒体展示“北极熊失去家园”、“干旱、洪涝、风暴潮”等与全球变暖相关的图景,播放美国电影《后天》的精彩片断。这样的情景预设,引发了同学们对我们地球未来命运的担忧,同学们“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对同学的疑问,我及时抓住,并将同学们分为三个合作学习大组、六个合作学习小组(联合国A、B组,环保专家A、B组,普通市民A、B组),要求同学们展开角色扮演活动。课后收集有关资料,在下一节的角色扮演中探究现象起源,发现问题本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普通市民B组汇报如下:

普通市民B组:我们不希望人们像谈论天气一样谈论气候变暖,我们需要的是行动,是上上下下的行动,我们从人的最基本的需求“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谈减排:

(1)衣:穿衣简单朴素,衣料多选择棉、麻等,减少工业加工或染色。

(2)食:吃有机的天然食品,买当季水果蔬菜,避免过多的农药和化肥;购买本地产品,降低运送燃料和多余包装消耗。

(3)住:多用植栽绿化来做居家布置(以简单、天然为原则,多用生态性的自然材料);用器皿盛水洗果菜、碗盘、刷牙、洗脸,以节约珍贵的水源。

(4)行:出行尽量步行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上学尽量骑自行车。

(补充发言)我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如果小汽车少开一公里,平均可少排放二氧化碳220克左右;放弃一次2000公里的飞机旅行,则可以减排278公斤;将普通家庭室内温度冬天调低2摄氏度,夏天调高2摄氏度,一年的减排量就将近一吨。有数据表明:如果我国采用小汽车出行的人有1%转乘公共交通,仅此一项全国每年可节省燃油8000万升。

汇报结束时,同学们反响强烈,“普通市民组”的同学提议以班委员会的名义向全校师生发出“我为控制全球变暖作贡献”的倡议书,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响应。在完成倡议书的承诺签名后,我要求同学们从我做起,从我班做起,为全校同学做表率,并巧妙地利用这一倡议书,将控制全球变暖由解决问题上升为同学们的实际环保行动,生成了校本课程资源。

四、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构建地理学科价值观,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风是随处可见的,因此探究大气的运动时,可以让同学们描述自己所见过的各种各样起风时的情境来理解风的成因。探究“城市风”时,我首先让家住农村的同学,描述回家时农村的气温怎么样?和市区有什么区别?接着让家住绿化好的小区的同学,谈谈他们从人流如潮、高楼林立的市中心回到绿树成萌的小区时气温的变化情况。接着多媒体呈现“城市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示意图”,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设置问题:假如你家要买房子,若从空气环境质量考虑,你选择在哪里?请同学们讨论后,在多媒体图上找出合适的位置,并说出你的理由。最后多媒体呈现“太仓市区图”(为便于同学们探究,将商业区用黄色做底色,居民区的底色用紫色,工业区的底色用醒目的红色,绿化带的底色用绿色表示),要求同学们读图思考:从城市风和环境保护角度来分析,太仓工业区、经济开发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同学们运用学到的知识,很快发现了问题: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要尽可能位于城市风系的外围。

为培养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我要求同学们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以“诊断城市‘发烧’病因”为选题的课外实践活动。活动主要以学生自行搜集资料,开展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方案,为缓解城市热岛出金点子为主。任务有三:(1)调查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2)进行“热岛效应”的数据测定;(3)为城市缓解“热岛效应”献计献策。同学们可自由选择合作任务和合作小组,最后撰写研究性小论文。为确保探究性活动的质量,要告之每一位同学,活动结束根据资料搜集情况(占20%)、合作学习的参与度(占35%)、小论文的质量(占45%)来综合评定地理成绩。一篇篇小论文应运而生,现简要摘录如下: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知道,城市是“热岛”、“雨岛”,城市中风小,污染大于郊区。但我们小组经过对太仓城厢镇及周边郊区的走访、调查,发现了一些与理论不相符合的情况,主要有:①城厢镇午后的温度有时会低于郊区,与“热岛”现象不一致;②我们观测到城区中有些地方的风很大,风速甚至超过由郊区吹向城区的风,与资料不一样;③城厢镇东郊有太仓经济开发区,那里的污染比城厢镇严重。……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工厂选址、开发区选址要尽可能位于城市风系的外围。我们要写信给太仓市委、市政府,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太仓经济开发区的部分工厂要搬迁到城市风系的外侧。搬迁后的空地设置绿化带,这样能起到净化空气、减轻城市热岛的生态环境功能。……

……我们小组研究发现,太仓城厢镇东仓路在太仓锦江国际大酒店和太仓经济开发区大楼附近,风速较大,而太仓市中心(第五季百货附近),风速反而很小,为此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城市中风小是由于大量建筑物阻挡的缘故,同样由于建筑物的影响,在两幢楼间、高楼前及两侧会形成风谷效应,因而产生大风……

“活动”教学重视活动的独特价值,强调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张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的教学要创造出学生的真实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主动发展,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长期探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太仓气球台风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台风过韩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台风来了
台风爱捣乱
找气球
气球
江苏太仓元代古木船
一样多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