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相关原则研究

2010-04-05 20:15周和玉王华伟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印本原则数字

周和玉,王华伟,刘 清,郏 琳

(武汉理工大学,430070)

数字图书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到现在,已走过了研究和实验阶段,其大规模建设正在各级各类图书馆中展开。在我国,已建立了几个国家级的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如NSTL、CALIS工程、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工程等等,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然而,对于不同的图书馆,由于其服务对象、资金规模、建设环境等因素不一样,其建设原则、要求等也就不一样。本文拟就普通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1 总体设计上应考虑的原则

1.1 读者需要原则

高校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数字图书馆这是首先应考虑的问题。要考虑这个问题,必须对高校读者进行分析。高校读者主要可分为两大群体:一是专本科学生以及硕博研究生读者群;二是教师读者群,他们占高校图书馆读者的绝大多数。前者以学习现有知识为主,后者以利用现有知识教学为主。尽管对资源需求有较大差异,但近几年读者利用资源的数据则反映出印本资源利用率在逐年降低,数字资源利用率则逐年升高。我馆(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近三年读者利用文献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006——2009年,我馆读者借阅印本书刊数据每年呈10-20%的下降趋势,而与之相反利用数字资源的数据每年则呈20%以上的速度上升。有关调查研究也表明高校读者的需求已逐步转向各类型数字资源。[1]这表明高校读者对数字图书馆的需求在逐步上升。

从我们对读者的调查得知,读者对图书馆的最大期望就是“能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信息和知识”。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建设数字图书馆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满足读者需求是我们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出发点,离开读者去谈数字图书馆建设,去一味追求那些新技术新概念的应用,只会使我们的数字图书馆成为空中楼阁,最终会被读者所抛弃。数字图书馆建设不同于数字图书馆研究,研究可以超前,可以想象,但建设要从实际出发,要考虑实用性,建设好读者实用的数字图书馆才是最大的成功。

我们认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目标应该是,为读者提供一个从中获取、交流和创造信息、知识的平台。从目前建成的数字图书馆看,绝大多数都是文献保障型的,也就是为读者提供信息和知识的平台,还远未达到交流和创造信息、知识的目标。尽管有些数据商宣称自己的产品有创造知识的功能,但也只能作为一个宣传噱头而已,还远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创造功能。因此,建设好文献保障型数字图书馆只能是目前最现实的选择,即建设一个信息提供全面、文献获取方便的数字图书馆,这也是高校读者最迫切希望图书馆解决的问题。

1.2 面向教学科研、面向重点学科原则

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那么数字图书馆建设也应考虑这一点。从我们调查和对数字资源的利用统计可以看出,重点学科的读者群尤其是研究生和教师对数字资源的利用远在其他读者群之上。而一所学校的重点学科,也是该校的发展重点。因此,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功能设计等方面要充分考虑教学科研的需要,考虑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

1.3 整体规划,统一标准原则

整体规划是指在总体设计中根据本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指导思想,从整体上考虑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规模、资源、功能以及与现有图书馆的协调配合等方面,建设一个完整、实用、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数字图书馆,但在实施上要根据学校的网络、硬件、资金、读者分布等因素分步进行。

由于数字图书馆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需要与不同的数字图书馆和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因此,建设时遵循相应的国际通用标准就显得非常重要。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

1.4 边建设边服务原则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再加上新技术新方法等不断涌现,不可能建成后一劳永逸。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一旦基本功能和要求达到,可以即刻投入使用。一来可以把最新的建设成果奉献给读者,二来可以通过使用来检验数字图书馆的各项功能,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1.5 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可靠服务原则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长期的,要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对数字图书馆加以修改和完善,使其不断得到提高,以吸引读者使用。同时,要不断提高服务的可靠性(包括硬件、软件、网络和资源等)。系统不可靠,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读者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久而久之会对数字图书馆失去信心,最终可能会弃之不用。因此从建设之初的观念到建设之中的设备选型、软件设计和选取、资源的选择以及建成之后的维护等方面,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 数字资源建设原则

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运行的主体,是数字图书馆构成的第一要素,是数字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与前提,[2]它们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效果。作为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中,要考虑的原则有很多,如需求原则、特色原则、标准化与规范化原则、共建性与共享化原则、安全性与可靠性原则、保护原则等等。[3]然而,在实际建设当中有四个问题必须处理好,即资源选择与取舍问题、购买与自建关系处理问题、资源存贮问题,以及数字资源与印本资源的关系问题。

2.1 以教学科研读者为主、兼顾其他读者需求

对大多数高校而言,由于经费的限制,不可能全部购买所需的所有资源,这样就存在一个选购重点和取舍的问题。从我们统计和调查情况来看,目前高校读者中,对数字资源使用频率较高的是教师和研究生,他们是数字资源尤其是外文数字资源使用的大户,本科生只是在高年级时有所使用。因此,数字资源的建设应该以这些读者为主,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满足他们的需要。在资金分配上,优先保证学校重点学科对高质量中外文数据库的需求。

2.2 以购买资源为主、自建资源为辅

目前数字图书馆使用的数字资源来源主要是购买和自建两种,购买资源优点是便捷、速度快、数据量大等,但也存在资金不足、数据库中资源与本校读者需求不符等问题。自建资源优点是符合本校实际需求、有特色等,但也存在数据量小、建设周期长等缺点。对于数字图书馆建设,若要完全依靠自建资源来提供服务,势必会造成建设周期长、服务资源少等问题,起不到数字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数字资源配备上,还是以购买资源为主,为本校读者提供教学科研所必需的基本资源。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本校学科设置、印本资源、办学特色等实际情况,建设一些特色资源,为本校读者提供特色资源服务。

2.3 以网络访问为主、本地存贮为辅

数字资源是以网络访问和本地存贮两种方式存在的,本地存贮资源的优点是可以长期拥有、受外网影响较小,缺点是需要相应的存贮和服务设备,同时需要不断维护和数据更新,数据更新较慢。网络访问资源的优点是数据更新较快,无需本地设备支持,不需要本地维护,但也存在不能长期拥有,受外网访问速度影响较大等缺点。目前,国内引进的大部分外文数据库都是以网络访问(租用)形式出现的,而中文数据库可以本地存贮,也可以网络访问。从我校使用的一些(两种形式同时并存)中文数据库来看,网络访问的较本地存贮的使用频率要高。从节约经费和人员来看,也应以网络访问为主。

2.4 数字资源和印本资源协调发展原则

数字资源和印本资源作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两个主体,在建设上一定要相互协调。我们认为,作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要围绕教学科研的需求进行,但在侧重点上,印本资源应该以保证学校教学需要为主,而数字资源则以保证科研需求为主。相互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3 资源整合原则

3.1 全面原则

全面原则包括两个方面,即提供信息全面和整合资源全面。

提供信息全面要求资源整合时,不要仅仅局限于本馆的资源,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尽量整合更多的元数据资源提供给读者检索使用。让读者能掌握某一学科某一主题或某一问题的世界范围内的尽可能多的文献信息情况,包括馆内和馆外的,然后利用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等获取原文,以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作用。数字图书馆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单个数字图书馆的单兵作战,而是多个数字图书馆甚至是多个数字图书馆集群的联合作战,数字图书馆之间的联合和联系已非常密切和频繁,也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整合资源全面要求数字图书馆对本馆的各种资源(包括数字的和印本的、购买资源和自建资源以及各种类型的资源等等)尽量全部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为读者使用提供极大方便。

3.2 方便原则

方便原则也包括两个方面即方便读者和方便获取资源。

方便读者是指通过资源整合,读者利用数字图书馆时可以不需要到各个数据库中检索获取文献和信息,而只需进入一个检索入口就可检索多个数据库甚至所有资源,为读者节约时间,提供方便。

方便获取资源是指通过资源整合,读者在一个检索入口检索到相关信息后,可以通过资源调度系统或文献传递等系统直接获取原始文献,并且中间环节越少越好。

4 门户网站设计的几个原则

总的来说,高校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不同于一般的商业网站,在整体格调上要体现庄重、简洁和实用。另外,为使读者使用方便,要实行功能分块。

庄重是指要体现高等学府的学术性和严肃性,主要体现在颜色、构图、线条、布局等方面,通过这些要素的合理搭配,既要体现高等学府的学术性,又要体现本校的办学特色。

简洁是指主页设计图案和布局尽量简洁,不要太复杂,不要给人累赘感。

实用性是整个数字图书馆建设各个环节都要考虑的问题,在网站设计上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主页上,一些可有可无的功能和链接尽量不要摆放,以免冲淡主要功能和链接。

功能分块是指主页上摆放的功能和链接,根据其内容和性质实行分组,每组占据主页的某个区域。一个数字图书馆一般由LOGO、信息查询、登录、资源、消息、介绍、相关链接等组成。除LOGO摆放在最上面固定区域外,其他各组根据读者利用频率和关心程度的不同,摆放到相应的位置。对读者而言,最关心的是信息查询和数字资源,因此,这两组应摆在主页的显著位置,便于读者查找。

5 结语

总之,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对于一个图书馆来说,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学校、图书馆、读者以及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果和趋势等因素,精心设计和布局,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为读者建设一个方便、实用的数字图书馆。

[1]蔡金钟等.福建省高校图书馆读者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4(2):85,89-93.

[2]罗春荣.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原则与策略[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24(3):16-20.

[3]徐俐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再思考[J].图书馆,2006,(6):97-98,116.

(编辑:傅 正)

猜你喜欢
印本原则数字
开放融合环境下预印本发展态势分析*
重视预印本及其系统生态建设
答数字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数字看G20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明活字印本《适情录》排印技术考
成双成对
国际电子预印本发展现状实证研究*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