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库数据库建设类型调查分析——兼谈北大文库网站“北大名师”的改版设想

2010-04-05 23:04邹新明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文库清华名师

□邹新明 黄 涛

国内的高校文库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其网页和数据库建设大约开始于本世纪初。据笔者2003年参加首届高校文库工作研讨会了解的情况,当时已经发布网页和数据库的主要有北京大学文库、清华大学文库、中国人民大学文库、浙江大学文库和天津大学文库5家。

首届文库会议至今又过了7个年头,高校文库和相关网络建设都有很大的发展。据统计,大致截至2008年①此处引用的统计数字未说明统计截止年,该论文提交时间为2008年,因此大致推定统计时间为 2008年。,“在我国的680所具有本科授予权的高校图书馆中,已经有25个省市96所大学图书馆创建了高校文库,”“在已建的高校文库中,有41个图书馆在其主页上设有文库栏目并能登录访问,有2个文库需要认证进入,有2个高校文库正在建设,有11个图书馆虽然在主页上设有文库栏目,但文库网页打不开”[1]。

据上引调查和笔者的了解,目前高校文库已建数据库大致归入“特色资源”、“数字资源”等类目下。正如高校文库在收藏发展上各具特色一样,高校文库数据库也是内容各有侧重,发展参差不齐。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介绍目录型、全文数据型、全面深入型、突出特色型、准机构知识库型5大类。

笔者对此5类文库数据库进行了网络访问,选取个别案例加以介绍分析,然后结合笔者所在北大文库所建设的“北大名师”数据库的特点,借鉴其他文库数据库之所长,提出“北大名师”的改版设想。

1 高校文库数据库分类介绍

1.1 介绍目录型

所谓介绍目录型,是指以文库介绍和收藏目录为主要内容的数据库。

建设较早的天津大学图书馆的“津大文库”可以作为此类数据库的代表。

网上访问该数据库(http://www.lib.tju.edu.cn/resource/tjulibrary/default.htm),可以看出,数据库比较简单,其“文库章程”、“收藏内容”、“征集细节”等栏目基本上属于关于津大文库的介绍。“校长文集”点击进入后,仅有四本图书的书影,可以忽略不计。“藏书目录”和“赠书名单”两个栏目基本属于该文库收藏目录的范围。

介绍目录型数据库对于文库的宣传征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数据库比较简单明了,但缺乏深入的揭示,作为该馆特藏的文库的特色展示不足。此类数据库的目录,大致相当于实体文库收藏的书脊浏览展示,从实际应用上看,读者到该目录下检索的需求并不大,一般还是通过OPAC进行检索,发现该文献的收藏地点,然后到文库阅读。

1.2 全文数据型

所谓全文数据型,顾名思义,就是把文库收藏整理、扫描、加工,提供全文浏览和相关检索的文库数据库。

据笔者了解,目前此类数据库主要有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的“教师文库”,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武大著述文库”,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京师文库”,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首师文库”等。这里以“京师文库”为例。

据有关论文介绍,“北师大馆于2006年开展了文库图书的数字化工作,并于2008年完成了京师文库全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施工作,同年10月正式向读者推出。”[2]

从该数据库的首页(http://digi.lib.bnu.edu.cn:8080/digilib/search?channelid=52893)看,“京师文库”可以按照学科分类和作者浏览,检索途径包括:题名、责任者、出版社、丛书名。其中出版社一项检索不太常见。

从访问和相关介绍看,其“作者浏览”具有一定的特色,“读者可点击进入作者姓名列表,点击相应拼音字母后即可察看相应姓名列表,进一步点击某位作者的姓名后,就可察看到包括作者的主页链接、作者在本校相关的任职机构及作者在本校的简要经历等内容的页面,同时在页面的下方嵌入了以作者姓名对全文库进行搜索的成果列表,读者可在此页面直接对其感兴趣的成果进行阅读”[3]

在检索结果显示方面,主要包括图书的封面,以及图书的题名、作者、出版项等基本信息。

由于知识产权方面的考虑,该数据库全文浏览的权限设置在该馆馆内电子阅览室范围内。

需要指出的是,该数据库发布后,仍然坚持进行新图书的全文更新,根据相关论文,数据库发布时“收录电子图书 5392册”,[4]笔者访问时,已增至5551条记录。

为方便读者利用该全文库,该数据库设置了与OPAC记录的关联。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京师文库”主页右上角有“欢迎我校师生和校友捐赠著作”的征集按钮,便于有关工作的开展。

京师文库的建设者认为,“全文库的建设不仅延伸了京师文库阅览室的功能,更加便利了读者对文库图书的阅读,同时对文库的继续丰富与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5]这基本道出了高校文库全文库的主要作用。

如果此类数据库所收录的是该文库的全部收藏,那么它相当于网上虚拟文库的性质。全文库具有浏览、阅读方便、检索点多等优势,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著作权问题,因此这类数据库往往只限于本校读者,有IP访问限制,在利用和影响上都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对于全文库来说,如果能够实现全文检索,或者至少实现图书目录内容的检索,会为读者的使用提供更大便利。

1.3 全面深入型

全面深入型是指数据库除了包括该文库的基本介绍和基本书目外,还对该文库的一些内容,如著名学者、珍贵收藏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揭示。

此类型数据库以“人大文库”、“清华文库”为代表,下面分别加以介绍和讨论。

“人大文库”数据库

“人大文库”数据库发布于2003年,从笔者参加首届高校文库会议了解的情况看,属于国内高校文库创建较早的数据库,并且具有全面深入、展示与研究兼顾的特点。2006年,该数据库“在库结构、逻辑性、功能性、检索标识、检索渠道等方面进行了更新。”[6]我们今天访问的“人大文库”应该主要是2006年调整之后的基本布局和内容,从笔者 2010年1月访问的结果看(http://ww w.lib.ruc.edu.cn/w k/index.html),该文库于2010年在主页设计和栏目安排上都有所更新和调整。

笔者通过比较新旧版“人大文库”,发现数据库首页有较大调整,更新后的首页从过去的主要栏目介绍,变为集中介绍“人大文库”概况、动态和章程等文库基本信息。在栏目设置上也进行了一些精简合并和裁撤。现在所设主要栏目有:文库概况、文库动态、文库章程、浏览检索、著名学者、获奖著作、征集赠书、宣传园地、高校文库信息。“人大文库”的栏目调整应该与后文将要介绍的“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成果库”的建设有关。

首页的“文库概况”、“文库动态”、“文库章程”大致相当于原来的“文库简介”,只是更加突出明了,便于访问者了解文库的基本情况。

“浏览检索”相当于原来的“文库数据库”即“教师文库数据库”,可以按照赠书者所在机构和分类进行浏览,并可以按照论著题名、文献类型、主题词/关键词、主要责任者、出版发行者、刊名、出版/发表日期、获奖情况、赠书者、赠书者所属机构、索书号等检索点进行检索。检索点较前有所增加,比较丰富。

“著名学者”栏目,共收录著名学者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5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4人。学者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术成果、成果全文、所赠图书、人物简介、相关文本、人物资料等内容,相对之前的数据库在内容上有较大丰富扩充。

“获奖著作”栏目包括“最新获奖著作”、“六五”、“八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奖、“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吴玉章奖”等内容,包括获奖著作及相关介绍。

“宣传园地”包括“新书快递”和“宣传栏”两部分。其中“新书快递”为该文库新入藏图书介绍,包括书影和提要两部分内容;“宣传栏”则为该文库实体宣传栏的网上展示。

“征集赠书”为“人大文库”征集启事。

“高校文库信息”则是提供已经进行网页、数据库建设的高校文库的链接。

总的来看,“人大文库”数据库已经超出一般展示收藏、介绍文库的层面,深入到著名学者、获奖著作、择要介绍等内容,在实现宣传展示功能的同时,也努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该数据库2006年调整之后存在的问题,已经有论文指出,主要表现为“数据库中书目、摘要多,全文及多媒体数字资源较少”,“文库数据库主页部分栏目的内容有待扩充”,“如目前的‘著名学者'栏目,只揭示了5位著名学者和13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5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的简介和学术成果”[7]。从最近的更新看,著名学者收录人数没有扩充,但在具体内容上有了较大的补充和调整。值得注意的是新调整的“人大文库”数据库去掉了“学术论著评论数据库”,这或许与人大图书馆后来进行了教师数据库建设,在内容上与“人大文库”数据库有重合之处有关。从上面的栏目介绍看,新改版的“人大文库”数据库在定位上也有所调整,更注重文库本身和著名学者的介绍,以及文库收藏著作的检索浏览。

“清华文库”数据库

据相关介绍,“清华文库”网页开通于2001年,“设立7个栏目:清华文库简介、文库藏书目录、校友著作专架、校友之声、重要捐赠、其他珍品、藏品征集启事。”在栏目安排上注重使用功能、宣传功能和反映文库特色兼顾[8]。

现在访问的“清华文库”是在原有网页基础上的扩充完善,也可以说是改版。根据该数据库主页上的发展大事记,新数据库 2005年开始筹建,2008年发布。

访问“清华文库”(http://thulegacy.lib.tsinghua.edu.cn:4237/lib/),可以了解到,该数据库所设栏目包括:“文库简介”、“文库书目”、“个人专架”、“特藏珍品”、“藏品征集”、“清华往事”、“清华人物”、“校刊荟萃”、“学位论文”、“校友名录”等栏目。

“文库简介”实际上是“清华文库”数据库所设栏目的简介。

“文库书目”为“清华文库”近万册收藏著作的书目,可按索书号、题名、著者、ISBN、图书来源、内容简介等项进行检索。此外,该书目还可以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类目进行分类浏览。

“个人专架”,据数据库介绍,主要是“清华文库”特藏阅览室设立的26位清华著名学者论著专架的网上展示,包括学者简历和专架论著目录。

“特藏珍品”,主要展示“清华文库”论著以外的论文、手稿、日记、信函、证书、照片等珍贵收藏。

“藏品征集”主要是“清华文库”的征集启事。

“清华往事”主要以1916—1937年的清华毕业年刊《清华年报》(Tsinghuapper)为蓝本,综合其他资料,再现西南联大以前清华人物、班级以及各个团体的概况和活动,实现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团体之间的相互关联,有资料、有图片,力求从多个角度生动全面地展现清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供姓名、系别、团体、图片、杂项等检索项。左侧可按照教职员名录、学生名录、班级、学生社团、学生生活、校友与中国建设、杂项等进行浏览,每类之下又有展开。

“清华人物”主要介绍清华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11位名师的老照片,84位名人的简历,此外还有黄万里、陶葆楷等名人的手稿。

“校刊荟萃”则对馆藏民国时期清华各类校刊和清华人参与编辑的30种左右刊物进行了数字化,并提供题名、作者、刊名、栏目等检索项。同时可以按照刊名进行浏览。

“学位论文”提供1980年以来博硕士论文全文,可以按作者、题目、院系、答辩时间、导师等项进行检索。此外包括1949年前学位论文800余册,目前可以按照院系浏览基本信息。

“校友名录”主要根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四月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处印行的《清华同学录》,目前数据截至 1937年,检索项包括姓名(含别号)、籍贯、系别或专业、职别、最常往来之校友(对学生而言)等。此外可以按照考选幼年生同学、留美预备部同学、专科女生同学、留美预备部放洋同学、专科男生同学、国学研究所毕业同学、留美预备部毕业同学、大学毕业同学、研究院毕业同学、考取留美公费生同学、特别生同学、津贴生同学、肄业生同学、历任校长、历任教职员等类进行检索。

与“人大文库”数据库相比,“清华文库”数据库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涉及面更广。著名学者方面,除了简历、著作外,还包括老照片、手稿等内容,而“清华往事”、“校友名录”、“校刊荟萃”、“学位论文”、“特藏珍品”等内容则为其独特之处。

可以说“清华文库”数据库所包括的内容,已经超出了一般实体文库的收藏范围,如“清华往事”、“校友名录”,基本属于校史范畴。“学位论文”在实体收藏方面一般为单独的特藏,归入文库者较少。笔者认为“清华文库”数据库的栏目设置,体现了清华图书馆对文库概念的认识,基本上属于一种大文库观,既包括学校师生校友的所有著述、又包括与他们有关的照片、名录等资料。其“校刊荟萃”栏目的设置可谓独具慧眼,可体现民国时期清华的学术文化特色和人文传承。此外“清华文库”在检索、浏览设计方面也非常周到细致,很多栏目除了页面主要位置的检索栏,在左侧都设有浏览栏,为读者检索、浏览提供了便利。

当然,由于栏目设置众多,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著名学者的内容,散落在“个人专架”、“特藏珍品”、“清华人物”等栏目中,如何将这些资料进行关联整合,如何对所有栏目进行检索,都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此外,“清华文库”数据库的很多栏目的内容偏重于民国时期,或许意在从开始做起,或许是对那个文科同样鼎盛时代的留恋?

1.4 突出特色型

所谓突出特色型,是指不以全面展示实体文库收藏为主要目标,而是对收藏的特色进行深入发掘。此类型的代表为北大文库的“北大名师”数据库。

“北大名师”(http://www.lib.pku.edu.cn/portal/portal/media-type/html/group/pkuguest/page/third_feature_pkumaster.psml)是少数不以“文库”命名的文库数据库之一,其名称表明该数据库不是涵盖文库的所有收藏,而是选取其中一部分。“北大名师”的创建,一方面考虑到北大文库有关名师资料收藏的特色,即不仅包括图书论文,而且包括照片、手稿、证书、生前用品等珍贵实物资料;一方面又考虑到北大百余年来名师辈出的学术特色。“北大名师”最初的建立是以实体的北大文库的“名师展柜”为蓝本,通过网上虚拟展示的方式,扩大北大名人学者的宣传,同时弥补实体展示空间的不足。

现在的“北大名师”共收录北大著名学者 233位,主要栏目包括:“大师传略”、“学林漫录”、“往景回放”、“岁月留痕”等栏目。

大师传略:为北大名师简历,包括生平、学术贡献、主要著述等内容。

学林漫录 :为名师的主要著作,本馆收藏的提供OPAC链接。

往景回放:为名师的相关音频、视频资料。

岁月留痕:主要为名师照片,此外包括部分手稿、字画等图片。

除以上四个栏目,还有“含英咀华”,主要内容为关于名师的回忆和评论,但目前收录内容较少。

“北大名师”数据库在收录名师和栏目方面已经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栏目设置仍需进一步扩充,做到展示和提供研究参考兼顾;相对于北大众多的名师来说,收录的名师仍需进一步补充。此外,“北大名师”现在的收录范围以北大历史上著名学者为主,当代学者收录较少。

1.5 准机构知识库型

所谓准机构知识库型,是指借鉴机构知识库的做法,以本校全体教师为收录对象,内容涉及他们的基本资料和著作,其最大的特点是涉及人员广,内容较为全面。此类数据库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成果库”(以下简称“人大教师成果库”)为代表。

在2007年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文库工作会议上,人大图书馆介绍了“人大教师成果库”。从该数据库的主页版权项看,此数据库为人民大学图书馆、科研处和档案馆联合建设。数据库包括两个子数据库:教师库和成果库。下面分别加以评介。

从访问教师库主页(http://202.112.118.37:4237/home_kycg/jiaoshi/jiaoshi.xml)和浏览该库的情况看,该库包括按院系、研究机构浏览的所有教师基本情况和滚动显示的7位著名学者的相关资料。其中著名学者的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学位、任职机构、职称、行政职务、学术兼职、研究领域等基本信息,以及获奖作品、获奖情况、个人简历等内容,此外还包括“研究成果”、“相关图片”、“相关资料”、“相关视频”、“科研项目”等栏目。与著名学者不同的是,一般教师不包括“相关图片”、“相关资料”、“相关视频”三个栏目。此外,该库提供了“教师姓名、任职单位、职称/岗位、研究方向、教授课程、科研项目、获奖荣誉”等检索项。

“人大教师库”集中整合了该校教师的基本信息,对于了解该校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都有很好的帮助。著名学者所设栏目相对丰富,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示他们的风采,只是所收学者仅7位。

从访问成果库主页(http://202.112.118.37:4237/home_kycg/chengguo/chengguo.xml)和深入浏览该库内容了解的情况看,该库可以按院系和获奖情况浏览,院系浏览下又可按教师和出版年浏览。此外,该库还提供“成果题名、主题/关键词、作者、作者单位、成果出处、所属学科、出版/发表时间、获奖名称、基金资助、收录被引情况”等检索项。

“成果库”是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科研成果的集中全面展示,检索项丰富,浏览方式多样,无论是对于希望了解该校某个教师、或者专题的科研情况,了解某个院系,或者某年度的科研情况,都提供了方便明了的浏览方式。

“人大教师成果库”是笔者了解到的迄今为止最为全面深入反映本校教师基本情况和教学科研成果的特色数据库。由于该数据库数据量大,涉及内容广泛,仅靠图书馆自身力量比较困难。人大图书馆与该校教务处、档案馆合作建设的模式,为高校文库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人大教师成果库”在内容上基本不超出文库的范围,却是在“人大文库”数据库之外另起炉灶,内容上难免与“人大文库”有重合之处,因此有必要进行资源的整合。此外,该数据库分为教师库和成果库两个子库,可以说利弊参半,既具有方便了解相关内容的浏览者直奔主题的优点,又有不便浏览者了解某个教师学者综合情况的不足。

2 “北大名师”改版设想

“北大名师”从着手建立至今已有七八个年头,经过实践探索和对其他高校文库数据库的学习借鉴,同时考虑到软件平台的更新,改版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2.1 “北大名师”基本定位

北京大学作为全国最为知名的高等学府,百余年名师辈出,群星璀璨,不仅得益于百余年北京大学的学术传承,而且由于1952年院系调整等机遇,将众多名师汇聚北大,因此北京大学百余年历史上涌现出的名师之多,是任何其他院校不能比拟的,这一独特丰富的学术资源应该深入发掘。基于这一认识,笔者认为北大文库的实体收藏和数据库建设都应该以名师为重点,突出这一亮点。

如前所言,“北大名师”的来源是“北大文库”的“名师展柜”,考虑到网络空间相对物理空间的优势,“北大名师”应该在内容上比“名师展柜”丰富深入。要充分体现北京大学的学术传统,展示名师的学术风采,为有关研究提供参考,“北大名师”应从当前的以展示为主,向展示和研究并重发展。

2.2 “北大名师”的收录范围和收录规模

“北大名师”数据库顾名思义,以曾在北大工作和毕业于北大的著名学者为收录对象。“北大名师”现收录名师233位,相对于北大百余年涌现的众多著名学者来说,这样的规模还不足以反映北大群星璀璨、百家争鸣的学术全貌。北京大学校史馆长期设立的杰出人物展(一)中,收录科学家、教育家和著名学者共计191人,经核对,其中“北大名师”未收录的有115人,这些著名学者可以全部收入“北大名师”。如果再参考校史、各院系简介内的重要学者,“北大名师”扩充到400人左右是切实可行的目标。

2.3 “北大名师”栏目的调整扩充

对于现有“大师传略”、“学林漫录”、“往景回放”、“岁月留痕”、“含英咀华”等栏目进行调整,保留“大师传略”、“往景回放”两个栏目,“岁月留痕”主体保留,其中原包括的手稿、证书等内容移至相应栏目。“学林漫录”增加名师论文索引,并提供论文全文链接。“含英咀华”分为名师生平资料和名师著作相关研究两部分。包括研究论著目录、传记资料(年谱等)、纪念论文集等细目,有全文的做链接。

拟增加栏目:

“名师手稿”:主要收录名师手稿的扫描图片。手稿是真实反映名师学术成就和研究经历的原始文献,在电子文档替代纸本稿件的今天更显珍贵。鉴于北大文库藏有一定量的手稿,且其中不少是复印件,因此扫描整理发布手稿资源,不仅可以为研究提供资料,而且可以对复印手稿起到保存的作用。手稿之下,暂可大致分为论著、书信、日记三大类。

“翰墨留香”:收录名师的书画作品、藏书题记等。名师书画资料除了北大文库收藏之外,还有藏于古籍部的百年馆庆名师书法作品,后者已经拍照保存,便于网上发布展示。近现代著名学者胡适藏书现存北大文库,其中有不少珍贵的题记。此外,季羡林、侯仁之等著名学者都有一些珍贵题记,题赠北大文库的墨迹也有不少。

“名师印谱”:收录名师主要名章、藏书章等。北大文库收藏有邓以蛰印谱,乐森璕等人印章,胡适藏书中有不少北大名师签名本和钤盖印章本,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内涵。

“获奖证书”:收录名师的获奖证书。

“珍贵实物”:收录名师的笔墨文具等实物资料的照片。

“名作版本”:北大文库收藏有不少名师名作的不同版本,如《胡适文存》、《鲁迅全集》等,本栏目暂拟以展示书影和版权页为主。

“网络资源”:收录有关名师资料、研究的网络资源链接。

鉴于“北大名师”是北大文库的重要展示延伸,除增加以上栏目外,拟在首页增加“北大文库”栏目,点击进入后分为“文库概况”、“最新收藏”和“资料征集”三部分,意在扩大北大文库影响,推动文库资料征集。

此外,借鉴“清华文库”以学术期刊反映清华学术传承的做法,拟增加“学术编年”栏目,实现以编年为经,以名师为纬的基本框架。同时,应该借鉴“人大文库”、“清华文库”、“京师文库”的做法,除了人名浏览外,增加学科专业、院系等浏览项,便于读者利用。

“北大名师”要进一步扩大影响,提高学术层次,必须在收录规模和收录内容上进行较大的扩充调整,考虑到北大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北大文库的珍贵收藏,以及目前的人员配备情况,可以说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1 李林华,黄光明.我国高校文库网络化现状的调查分析.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63-64

2 黄婧,吴英梅.高校文库数据库建设实践研究——以京师文库全文数据库为例.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37

3 黄婧,吴英梅.高校文库数据库建设实践研究——以京师文库全文数据库为例.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39

4 黄婧,吴英梅.高校文库数据库建设实践研究——以京师文库全文数据库为例.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40

5 黄婧,吴英梅.高校文库数据库建设实践研究——以京师文库全文数据库为例.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37

6 贾芳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文库建设——以中国人民大学文库数据库建设为例.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48

7 贾芳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文库建设——以中国人民大学文库数据库建设为例.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49.

8 韦庆媛.高校学术文库网页的栏目设计.图书馆杂志 ,2004(4):37

猜你喜欢
文库清华名师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专家文库
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文库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关于推荐《当代诗坛百家文库》入选诗家的启事
专家文库
清华,北大,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