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水相依映苍穹——安阳市城市水系规划与建设综述

2010-04-09 05:02孟红军安阳市水利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年9期
关键词:坑塘安阳市安阳

□孟红军(安阳市水利局)

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更是城市灵魂之所在。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水的滋养,就不会拥有灵动与生机。

这是一个孕育了3000多年历史的水系,她源于太行山麓,汇潺潺细流,成悠悠洹水。或温润,或娟秀,风光旖旎,气象万千,巧妙而不着痕迹地将地灵人杰的安阳,融入了一幅湖光叠影、清幽深远的画图之中。

这钟灵毓秀的水系,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安阳人民,记载了古都往日的辉煌和时代的变迁。从唐朝刺史李景修建万金渠,到北宋名相韩琦疏渠入州城,再到建国后彰武南海水库兴建,以及近些年洹河治理,安阳人民兴修水利的脚步从未停歇。历经千百年形成的城市水系,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在这座古城的怀抱里静静地流淌,发挥着重要的供水、防洪和灌溉服务功能。

然而,正像全国许多老工业城市一样,在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工业振兴、人口激增、人为破坏和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等多方面原因,曾经孕育了灿烂殷商文化的安阳水系,目前大多不堪重负。堤防溃毁,河床堙塞,日积月累的垃圾和大量排放的污水,使水体周边环境日益恶劣。每到汛期,城市防洪形势严峻,市区内涝频繁,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极大地制约着城市现代发展进程。提高水系环境质量,使之向良性方向发展,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水,蕴含着一座城市丰富的文化取向与城市追求。城市水系建设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生态建设和形象建设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掘水环境之美是人居环境发展的大趋势和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近些年来,随着安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治水、护水、亲水的认识越来越高,参与度越来越广泛,以洹河市区段10.9km综合治理为重点的水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这些都为安阳水系建设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针对当前水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安阳市特点,市水利、规划部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编制完成了《安阳市城市水系规划(2006~2020)》。其总体思路是以东区水系、南水北调、洹河、洪河综合治理为重点,以沟渠、湖塘整治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河网水系,保护和拓宽现有水面,做活城市水文章,改善城市水环境,努力构建“一渠、三河、八园、二十一湖塘、二十四沟渠”为构架的水系联络网,形成相互连通、各具特色的景观水系框架。

打造“一渠”:即把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及其两岸建为风光优美,具有集生态、保护、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功能的生态绿廊,在安阳市西部形成“农村大林带、城市小园林”;治理“三河”:结合洹河、洪河、护城河的综合整治,挖掘两岸自然与人文历史景观,形成水质清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安居休闲的滨水景观;连通“八园”:通过水系将已有4个公园和拟建4个公园的水体连通,使水体活起来;建设“二十一湖塘”:包括老城区的7处坑塘和新规划的14处人工湖,开发坑塘湖泊的防汛调蓄、生态景观、休闲度假等功能;疏挖“二十四沟渠”:通过整治疏挖11条排水沟和13条渠道,实现河网的有效沟通,让河水流动起来,形成以沟渠为纽带的绿色景观线。

在水资源配置上,根据安阳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现有水利工程和自然水系分布,分别实施“西调、中蓄、东输”工程,营造“湖河相连、城水相映、林水一体、人水和谐”的城市水系。所谓“西调”,是指西部水源引调水工程,利用漳南总干渠、万金总干渠等现有水利工程,进行疏通、整修,把岳城水库和彰武水库的水,引调入安阳城区;“中蓄”是指中部城区蓄配水工程,重点实施城市水系连通工程,形成城市水网,将岳城、彰武水库来水送向城区的东西南北,为主城区的河、沟渠、湖塘的生态水面提供水源保障;“东输”指的是东部平原输水灌溉工程,主要修建城市水系向洹河及下游灌区退水连通工程,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一水多用。

安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水系工作,把城市水系建设列为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委书记张广智,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笑东等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做出重要指示。安阳市还专门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副市长葛爱美任指挥长的城市水系三年建设指挥部,经常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加快城市水系建设的步伐。

根据“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新变化”的城建三年计划总体要求和《安阳市城市水系三年计划实施方案》,今后三年,安阳市城市水系景观建设将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规划先行、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总体推进”的原则,以更大的气魄、更高的标准、更妙的手笔,突出抓好“一渠、三河、六湖”建设。一渠是南水北调总干渠,三河是洹河、洪河、护城河,六湖是分布在城区的洹园湖、三角湖、人民公园湖、易园太极湖、市民活动中心湖、南水北调调蓄湖。

围绕打造“一渠、三河、六湖”的建设目标,安阳市城市水系三年建设逐步实施的主要工程项目为:一是城市东区中轴线水系景观建设。规划从万金南干渠引水,向北开挖一条长3.6km的连通渠,连通中央商务区CBD水城、两馆龙湖、行政中心和易园太极湖四处水景,形成水面24hm2;在市民广场开挖面积约3.2hm2、水深1m的蓄水湖,湖中可建喷泉、水幕电影等;中轴线水系退水经邱家沟入茶店坡沟,建拦蓄闸坝6座,形成9hm2的水面景观。二是南水北调调蓄湖建设。调蓄湖设计水面30.7hm2,平均水深3m,调蓄水量123万m3,该湖地处京珠生态林地段,项目建设融入京珠生态林规划中,将形成210hm2集生态观光、文化交流、科学教育、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风景区。三是洹河水系景观建设。通过新建永明路桥闸及两岸景观配套建设、洹河月亮岛殷商文化风情岛建设和殷墟上游6.4km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把洹河建成安阳市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四是洪河城区段水系景观建设。主要对京广铁路至京珠高速公路段8.6km河道进行疏浚扩挖,对河岸进行生态护砌,新建5座梯级彩色橡胶坝,可形成52.7hm2的水面景观,蓄水量101万m3。五是南水北调总干渠水系景观建设。南水北调总干渠安阳市区段长20km,预计2014年通水,通过南水北调总干渠建设,在市区西部打造长20km,宽60m约133.3hm2的水面景观,在总干渠两侧建设400hm2的集生态、保护、景观功能为一体的绿色生态走廊。六是老城区沟渠坑塘贯通工程。包括新建改建拦河闸、改建坑塘进出水控制涵闸和埋设连通管道,将老城区7个坑塘和护城河贯通成为有机联系的自然水体,使死水变成活水。

安阳市通过实施城市水系三年建设项目,将努力打造市区东西南北中五大景观,即东区形成穿越城市中轴线流动的滨水景观带和南水北调调蓄湖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将现代的建筑风格与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还原于生活,创造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城市空间;西部形成长20km,宽300m,集生态、保护、景观于一体的南水北调绿色生态走廊;南部形成洪河京广铁路至京珠高速长8.6km,宽80m左右的集生态保护、园林景观、游憩休闲于一体,开放性的滨河自然生态风光带;北部形成洹河电厂桥至高速公路长16.6km、宽90m左右的以鲜明地方文化特色为点缀、开放性的滨河历史文化景观带;中部形成护城河与坑塘贯通的水域景观。城市水系三年建设,将构建安阳市城市水系景观的总体框架,形成414hm2的水面景观。

去年以来,安阳市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城市水系建设。市水利部门与岳城水库管理局签定了年引水1.6亿m3的供水协议,完成了漳南总干渠技改工程和万金渠、铁西排洪沟清淤工程,成功地将岳城水库生态水调入安阳城区。高新区和龙安区对洪河中州路至长江大道段5.3km进行了河道开挖和护砌。2009年12月29日,安阳市在洪河工学院段隆重举行城市水系建设现场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军分区28位市领导与全市64个单位3000多名干部群众一起参加了洪河治理全民义务劳动,把城市水系建设引向了深入。现在,南水北调总干渠安阳段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老城区沟渠坑塘连接贯通工程、洹河局部清淤工程已经完工,洹河永明路桥闸工程和东区中轴线水系景观建设做好了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安阳市已先后引进城区生态水源3000万m3,城市水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安阳市城市水系三年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城市水系规划全面落实后,将使水系成为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可常年向主城区提供优质的生态水源,把水源源不断地引入河、沟渠、湖塘,形成400hm2的水面,将游憩、生态、视觉景观等功能结合起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生态环境,体现城市价值与魅力,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创造新的经济带和投资热点。同时,还可提高城市的防汛排涝能力,灌溉下游6.7万hm2的耕地。

城市水系建设是安阳市城市建设三年计划的基础和亮点,是一项服务当代、造福子孙的公益事业。通过城市水系三年建设项目的实施,打造“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城市水系新景观,使整个城市水系“活起来、流起来、清起来、靓起来”,对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和秀美宜居城市将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千年古都百回演义,一掬洹水半部春秋。有巍巍太行和悠悠洹水的哺育与滋养,安阳,这块传承文明的丰沃之地,在未来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一定会更加强大、更加富裕、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猜你喜欢
坑塘安阳市安阳
农村坑塘污染分析及治理建议
安阳之旅
农村坑塘沟渠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近五十年来大理海西流域坑塘系统发展演变及分布特征研究
安阳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途径研究
安阳市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安阳有个“花木兰”
安阳市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中的坑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