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团队中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构建

2010-04-10 09:51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志愿志愿者

高 菲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50025)

志愿服务团队中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构建

高 菲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50025)

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社会的文明进步。这项以出于参与者自愿且不求物质报酬为典型特征的社会进步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被赋予集体主义核心价值取向。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团队正在成为推进社会进步的一支独特的社会力量。

志愿服务;集体主义;非政府组织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古训的“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现代志愿精神,无不充分显示出中国志愿服务的独特风采。我国 200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第 4章第 9条明确规定:“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服务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志愿者的自愿行为,是不图物质报酬,只为服务社会公益,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服务行为。而它的这种公益性、奉献性,也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集体主义是一种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它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绝大多数的志愿服务都是通过团队和集体的形式来实现的。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元素,是志愿服务工作的灵魂所在。集体主义精神要求我们以整体的宏观视野、发展的长远眼光看问题。不可否认,短时间内,小范围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往往有正面的冲突,尤其是在志愿服务团队中,只有明确集体主义精神,个人才能在关系团队、国家长远利益的关键时刻做出有利于集体的抉择。相反,失去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志愿团队也就失去了公益性的向心力,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存在的意义。个人是集体中的组成元素,只有集体、国家、民族的利益实现了,个人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在志愿服务的团队,中集体主义在要求集体利益至上的同时,并不否认单个志愿者利益的重要性,最终实现的必然是集体、团队与个人的双赢。志愿者在服务团队中只有明确了集体主义这个核心理念,才会为志愿服务工作的良性开展提供积极的思想保障。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志愿服务中的重要体现

社会提倡集体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目的是反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要求每个社会成员不断追求集体利益的实现,最终目的是实现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从理论角度讲,我们认为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社会制度的必然选择,因为“制度对人的行为选择具有最直接的影响作用。制度以一种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力量管理社会成员,并以这种社会结构所规定的方式选择行为。”[2]当然,这只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存在的一方面,更主要的部分还在于对群众的道德和思想层面的影响。

1.集体主义价值观强化了志愿服务精神的道德承载力

在志愿精神与道德理念的利他原则前提下,志愿服务行动能够有效地将道德理念物化为社会现实。志愿精神的定义:一是志愿,二是不为报酬,三是利他。其内在动力是利他精神和利己精神的结合。帮助他人,贡献社会,充实自我,锻炼才能,满足对尊重感、成就感、交友的需要等等,与道德的利益原则是同向的。道德也是利己与利他的有机结合。

集体主义为志愿服务团队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条件下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在志愿服务团队中明确了个人与团队的利益关系。使志愿者们在服务过程中,把团队利益、服务至上的观念由制度化的约束逐步转变为道德上践行的标准;从遥不可及的方向指南,变成了切实可感的志愿行动。集体主义已变成一种崇高的道德观念,指导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地方扶贫开发、大型活动、社区建设、社会公益服务等项目,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更好的发展。

2.集体主义价值观能扩大志愿服务领域人文精神的影响范围

集体主义价值观不独立于人文关怀之外,相反,它更注重组织一部分或者一些小的志愿服务群体主动去无偿关怀更大范围的社会群体。在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一种源于爱和责任的关怀互相传递,成为新时期打造人文精神的不竭动力。目前,一些社区成立了“情侣义工队”、“亲子义工队”,使志愿服务与友情、爱情、亲情的需求融为一体,丰富了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3]。

3.集体主义价值观指导下的志愿服务,增强了社会各阶层的相互融合,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随着各地区志愿服务的开展,志愿服务所涉及的范围和人群越来越广。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志愿服务的模式亦不断变化。集体主义价值观与志愿精神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引导志愿服务团队的活动方向。个人在团队中已不再简单地成为量化的个人,而是随着被服务对象需求的转变,提高了他们个人的自我价值量。很多志愿者,深入到孤老寡残群体,为这个群体提供物质帮助和精神交流。这也由此使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不断增加,群众之间的和谐度不断提高[4]。

集体主义价值观可以让人们充分地了解志愿服务的社会意义,这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志愿服务中更好地构建集体主义价值观,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三、志愿服务中如何构建集体主义核心价值观

1.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作用

首先,党组织和团组织所具有的政治优势对于团结和凝聚广大志愿者具有重要作用。党团组织可以为志愿者团队凝聚共同的信念。通过上级党团组织为志愿者团队设定共同的目标,提出共同的要求,确定服务口号,可以更好地实现志愿者队伍的构建,将全体志愿者凝聚在自己周围,实现高质量的志愿服务。

其次,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组织优势,构建团结协作的志愿团队。通过各级党团组织关系,及时了解志愿者的需要,及时向志愿者反馈各种信息,可以不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质量。

再次,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思想优势,构建团结向上的团队文化。有利于培养和树立志愿者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倡导艰苦朴素、先人后己、勇于牺牲的优良传统。

2.在志愿服务中加速志愿者的社会化进程

志愿服务为志愿者提供了一条接触社会、与社会不断磨合的途径。

首先,志愿服务活动提高了志愿者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素质。志愿服务活动是志愿者在实践中锻炼成才,完善自己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服务、扶贫济困、帮孤助寡、美化环境以及大型体育赛事服务等活动,培养了志愿者的劳动观念,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和意志,陶冶了其思想情操。

其次,在精神层面,志愿服务不仅提倡志愿者的奉献精神,而且强调了对服务对象自身潜能的激发。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同时又强调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互相学习、加强理解、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再次,在加强志愿者社会化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对其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培养。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人们相互关爱的表现,也是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途径。

3.弘扬志愿精神,注重对志愿者价值观的教育

首先,使志愿者正确认识社会。由于志愿服务工作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得志愿者们更能从中体会到环境破坏、贫富差距等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强化“尊重和扶助弱势群体”观念。

其次,使志愿者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深入分析志愿服务的特点,我们会发现志愿服务活动构成了一种非熟人、非亲情的新型互动关系。志愿者在解决社会公益事务,实现人的社会参与价值的同时,也使自身在“志愿服务”的思想惯性下不断成熟。

再次,使志愿者正确认识自我。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不仅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而且也会产生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自我肯定和满足。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带动了社会福利的发展,而且也培养了志愿者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公民意识和公共参与精神,实现了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潜能的发挥。

4.志愿服务中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应从志愿者的多元化与加大服务覆盖面入手

在对骨干志愿者进行培养的同时,也应考虑志愿者多层级的参与,以使团队的组成具有普遍的代表性[5]。而服务覆盖面的加大则体现出社会主义大家庭所特有的人文关怀。

此外,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充分发挥,也必须把促进志愿服务与现代公民教育结合起来。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要主动与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群团组织合作,将现代公民素质的相关内容融合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让公民在帮助社会、帮助他人的同时获得有益的成长。

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志愿服务能否出色完成的关键。在团队中,除了让每一位志愿者获得认同感、满足感、成就感和归属感之外,必须坚持集体主义这一核心价值,从而建立起稳固的、和谐的团队精神。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弘扬志愿精神、传播志愿文化既是时代的趋势,也是历史的延续。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高兆明.社会失范论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3] 杜敏琪,韩锡江,等 .和谐社区与志愿服务:广东省中山市社会志愿服务研究报告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4] 陈曦.大学生志愿服务 [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5] 刘惊锋.道德体验与多元价值融通 [J].思想理论教育,2004,(3).

G2

A

1007-4937(2010)05-0023-03

2010-06-11

2009年哈尔滨师范大学辅导员工作及队伍建设项目 (2009YB12)

高菲 (1976-),男,山东平度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雅莉〕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hlorpromazine against theβ-lactam resistance of MRSA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