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2010-04-11 12:44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3期
关键词:数据库文献数字

周 进

(黑龙江省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1 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库

数字图书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发布、传递和存储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综合,也称网络文献”。通常包括网络出版物(如网络期刊、网络报纸、电子图书、网络数据库等)和各种网络信息。和传统文献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泛、寿命短、增速快、发布自由的特点。面向用户的数字图书馆,其信息服务系统构建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既符合网络传输特性又适合人们接受数字信息习惯的服务系统,合理配置与协调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各组成要素及其与所处的环境的关系,使它们能够发挥最大的系统功效,为信息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与服务,满足信息用户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所需的知识和信息需求。

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系统统工程,不是哪一个图书馆能够独立实现的,也不是哪一个地区图书馆能够自行完成的。共建共享就要求各个图书馆从我做起,对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料从印刷品转化为网络信息资源;二是对网络信息进行选择、发掘、组织、加工使之成为本馆的虚拟馆藏。将各种海量的、无序的、时效性强的网络资源变为有序、规范、可利用的现实资源。而共建共享要求分散在各地的各个数据库建设必须在统一规范下,采用统一标准的MARC数据格式。比如,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元数据可采用国际流行的Dub lim Co re,而不可自立标准。只有统一规范,实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规则,与国际标准接轨,才能提高自建数据库的通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没有统一的指导与协调,仅仅仅依靠某个图书馆牵头组织开展是很难做到的。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优化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2 加强合作,保障网络畅通

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为资源整合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借助相关技术,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健全一体化的知识体系,实现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相互操作,将各种信息资源源渊不断地提供到用户面前。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文献载体的多样化,各类电子出版物、电子文献与日俱增,文献检索手段也在向现代化迈进。所有这一切,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一现实,要求图书馆界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合作,知己知彼,在共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确立自己服务的对象与目标,进而确立自己馆藏的重点与特色。

网络信息畅通是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的保障。没有网络的畅通,就无法实现共建共享。网络畅通要求购置相应的设备,同时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能够驾驭计算机开发、运行和维护的专业人才,以确保图书馆数字化改造和网络的畅通。既要从大处着眼,不断地采用和引进先进成熟的软件技术,及时更新旧的设备,在确保网络畅通的前提下,可以直接引进信息提供商的开发成果,与有实力的信息提供商合作,利用他们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实现资源整合的目标。有些信息提供商已经开始开发研制信息资源整合体系,如ISI Web of Knowledge就建成了跨多种数据库的信息资源整合体系,为信息的利用者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源提供更多更大的方便。又要从小处入手,将自建项目以及保障网络畅通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切实搞好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使各个电子阅览室拥有视听型、机读型、光盘型等等各种电子出版物,具有包括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光盘书籍、网络图书和软件读物等电子信息的查询功能,还可以通过宽带来获取最新的信息,这样,既优化了服务环境,方便了读者,又避免了重复建设。

3 整合数字资源,实现馆际互借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任何一个图书馆,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都不可能100%购买所有的网络信息。在信息时代,一馆的数字资源信息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对于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高等院校来说,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进行馆际联合,互借互通就成为弥补这一缺陷行之有效的途径。人们通过“友情链接”或“资源导航系统”在图书馆主页上设置“友情链接”或“资源导航系统”,可以获取不同图书馆或网站上的虚拟信息资源,使用户能够利用一个统一的检索平台,实现高效跨库、无缝链接的一站式查询方法,对大量来自不同的搜索平台、数据库类型、检索语言、服务形式的数字信息资源实现交互式的共享。而今我国图书馆大量数字资源都是以“信息孤岛”形式存在,用户必须分别进入到各个系统去查找资源。每种资源的用户界面和检索规则各异,用户需要逐一熟悉,既费时又费力,这就需要采用资源整合技术把它们组织在一起。开展馆际互借,互通有无,不仅在各馆经费缺乏的情况下,对于增加信息的品种与数量尤为迫切,尢为重要,即使经费增多了,也不可能将所有信息全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无限的信息与有限的收藏始终是不容忽视的基本事实。只有馆际互借,才能克服信息占有上的局限性,才能积少成多,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目前国外用SFX技术整合数字资源,使图书馆各类复杂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变成简单的链接。它不仅能完成从二次文献到全文的链接,还能实现从文摘到文摘、全文到全文的链接,使图书馆所有的Web资源形成完全融合的整体,这些都值得借鉴。

4 系统内共建与跨系统(地区)共建相结合

思想意识决定人的行为,而思想意识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速度。当前图书信息资源的采集,依然是在本馆系统内部进行、各地区馆际之间极少沟通。各馆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求大求全,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又存在一些空白。现行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处在实体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即虚拟图书馆)之间,数字图书馆并未在完全意义上建立。而且,数字图书馆体系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在诸多方面还继承着实体公共图书馆的弊端。这种状况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同时严重束缚着图书馆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的有效办法,就是尽快实现馆藏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在数字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各个图书馆应主动参与有关部门和地区重点信息机构的资料数字化建设,扩大信息资源的领域和范围,对不同系统建立的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在保证不同系统文献资源建设重点的基础上,建立面向全国通用性的文献资源保证体系。在兼顾现有多种网上文献资源服务系统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投资和开发网上通用的文献,为各级各类图书馆用户利用数字信息资源提供便利的条件。要在现有基础上,努力建立系统馆际协作,进而建立本地区与国家间的协作,要分工合作,同心协力,展开多形式、多语种和多文本的信息资源的再加工,在此基础上,推而广之,逐步扩大到本省,再到全国,乃至全球,也只有到这个时候,才能真正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民族、不同手段用户的不同需要,实现馆藏信息资源的有效性、普及性和公益性。在这方面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以及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保障系统的成功运作的经验,很值得重视与借鉴。

5 资源共建共享要遵纪守法

数字图书馆既是数据库的建设者,又是知识产权作品的使用者。在文献信息数字化中,作品作者的署名权、发表、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及著作财产权都会受到威胁,著作权纠纷也会随时发生。谷歌数字图书馆由于扫描没有获得版权许可的图书,引发版权纠纷已为人们以警示。我国数字图书馆多使用现有成型的数据库资源,而这些数据库面临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越来越多。在网络空间对数据库的非授权使用、非法套录、篡改、盗版等行为除了侵犯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以外还可能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法等其他法律法规,甚至触犯刑律。因此,在实施图书馆数字资源信息共建共享中,必须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背景。

[1] 吕冠珠.高校图书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6).

[2] 范并思,胡小菁.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

[3] 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

猜你喜欢
数据库文献数字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答数字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数据库
数字看G20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