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伤口的干预措施△

2010-04-13 01:04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张家口075000
陕西医学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贴膜纱布无菌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张家口 075000)

王桂英 薛志芳 章春芝* 刘 杨 刘 昕 莫薇薇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对肿瘤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但有文献[1]报道输注化疗药物局部静脉炎发生率可达84%。近年来大多趋向于深静脉路径给药,尤其经外周静脉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是安全可靠的选择[2],但文献报道,深静脉置管导管性败血症发生率1%~27%,局部皮肤感染率4.0%~4.5%[3],我小组于2007年6月~2009年5月进行了根据不同时间、患者的具体情况,对PICC置管伤口提供不同的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98例患者,男性 68例,女性 30例;年龄 22~78岁,平均年龄 56岁;肺癌 53例,食管癌及贲门癌 45例;留置管时间 61~332d,平均 142d。

2 干预措施

2.1 置管当天:据笔者观察,PICC置管当天,穿刺点处均有不同程度的渗血,因此,置管成功后我们选用3M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伤口敷料(10cm×12cm)覆盖伤口,它具有吸附作用,然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2h。

2.2 置管24h行第一次换药:操作者及患者到换药室(室内空气经紫外线消毒2h,地面用1:200“84消毒溶液”擦拭)操作者清洗双手、戴口罩,左手固定 PICC管外露部分,右手将原有贴膜由远心端向上揭起,然后戴无菌手套,用安尔碘棉棒消毒 3次穿刺点周围皮肤直径>10cm,待干后覆盖 3M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透明贴膜(10cm×12cm),并标注更换日期,以后夏季每 3d更换1次,春秋季每5d更换1次,冬季每7d更换1次。天气炎热、膜下潮湿或卷边、穿刺点渗血及时更换。

2.3 3M透明贴膜下皮肤表现为发红、瘙痒,但无丘疹:操作同上,贴膜换用 3M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伤口敷料(10cm×12cm),2d更换 1次,症状完全消失后改用透明膜,间隔时间同上。

2.4 3M透明贴膜下皮肤出现湿疹,分为两种换药措施,一种: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NS)清洁局部皮肤直径>10cm,用复方新诺明 1片(含磺胺甲口恶唑 0.4g、甲氧苄啶 80g)+NS20ml稀释液浸湿的双层纱布湿敷,但避开穿刺点,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4次 /d;另一种:对确认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应用无菌棉签蘸取 NS清洁局部皮肤后,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NS20ml+氟美松 5mg稀释液浸湿的双层纱布湿敷,避开穿刺点,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4次 /d,3d监测 1次局部皮肤细菌污染情况,症状完全消失后改用透明膜。

3 结 果 98例患者,2例穿刺点周围皮肤湿疹主动要求拔管;2例导管脱出;12例死亡拔管;62例完成全部化疗周期,其中 57例拔除导管,5例保留;其余 22例仍间歇化疗,未发生局部皮肤感染及深静脉感染。

讨 论

肿瘤化疗患者,由于大量使用抗肿瘤药物,引起全身毒性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机体抵抗力低下,导致易患呼吸道感染及全身性感染。3M透明贴膜以它便于观察伤口情况的优点,常被作为PICC伤口维护的首选,但透气性能较差,易出现膜下潮湿,尤其在炎热的夏天,如不及时更换贴膜,会造成局部感染,甚至引发菌血症。另外,有些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或肝、肾功能低下,都易导致感染发生。

复方新诺明是磺胺甲口恶唑(SMZ)和甲氧苄啶(TMP)的复方制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4],本组6例患者出现3M透明贴膜下皮肤湿疹,采用其稀释液浸湿的双层纱布湿敷,但避开穿刺点,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4次 /d,效果明显。但有 4例3M透明贴膜下皮肤湿疹患者对此药有过敏史,禁止使用,采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NS20ml+氟美松 5mg稀释液浸湿的双层纱布湿敷,避开穿刺点,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4次/d,庆大霉素是氨基甙类抗生素,属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铜绿脓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5],配合应用的氟美松是激素类药物,具有抗过敏、抗炎等作用。本组 4例患者中,除 2例担心发生感染主动要求拔管,其余2例经治疗症状完全消失。本组患者,经积极采取相应的伤口干预措施,未发生局部皮肤感染及深静脉感染,有效避免了被迫拔管,使化疗计划有序进行。

[1] 刘安芳.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 [J].广西医学,2003,25(10):1963-1966.

[2] 沈建英,呼 宾.经外周插管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探讨 [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85-786.

[3] 王栩轶,黄玉荣,石 健.160例老年患者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护理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6):677-678.

[4] 林惠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与人血白蛋白治疗Ⅲ期压疮的临床观察 [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4):312.

[5] 蒋琪霞,耿广莉,蒋 菁,等.伤口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35-138.

猜你喜欢
贴膜纱布无菌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某贴膜机设计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生孩子,为什么要塞纱布?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防水的纱布
是雾,不是纱布
超薄晶圆的贴膜研究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