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有治疗慢性肝炎经验

2010-04-13 09:47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肝区白花蛇舌草

牟 琴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中医科,重庆 401320)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李忠有副主任医师从医 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慢性肝病的治疗,效果颇佳。笔者有幸跟师待诊多年,受益匪浅,现将李老师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把握基本病机

李老师认为,慢性肝炎的发生与外感湿热疫毒、情志伤肝、饮食劳倦等因素密切相关,而正气亏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湿热之邪侵犯机体,正不胜邪,病邪蕴结,日久伤及脏腑和气血,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调。因此,基本病机是湿热毒邪留恋,肝郁,脾肾气血俱虚。临床表现为湿热中阻 、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的证候。其病机以湿热、瘀、虚为主,而湿热疫毒之邪贯穿于慢性肝炎的全过程。

2 运用治肝五法

李老师将慢性肝炎治疗方法归纳为清热利湿法、疏肝解郁法、调理脾胃法、活血祛瘀法及滋补肝肾法五法。由于湿热疫毒之邪贯穿于慢性肝炎的全过程,所以清热利湿法是治疗慢性肝炎的主要法则。慢性肝炎无论何型、何期,多有肝区胀痛症状,尤其在疲劳过度、心情不舒、病情较长的情况下,肝区胀痛更明显,故疏肝解郁法可运用始终。“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运用调理脾胃法,可恢复其受纳、运化功能,使气血生化之源不竭,促使肝的损伤趋向好转。而活血化瘀法要在未出现瘀血症状时运用,以祛瘀通络,防止肝纤维化。慢性肝炎的后期,易出现肝肾阴虚之证,故应运用滋补肝肾法。

3 善用经验三方

清肝解毒汤:板蓝根 15g,虎杖 10g,郁金 15g,丹参15g,柴胡10g,半枝莲 15g,白花蛇舌草 15g,垂盆草 15g,茵陈 15g,车前子 20g(包煎),黄柏 15g,栀子 10g,大枣15g,甘草 6g。每天 1剂,水煎 2次,分早、晚口服,15天为一疗程。适用于慢性肝炎湿热中阻型或肝功能失代偿前期及早期者。临床表现为身目俱黄,胸脘胸闷,厌油纳呆,小便黄,脉滑数等。肝功能检查 ALT、AST或血清胆红素增高者。

疏肝解毒汤:柴胡 10g,白芍 15g,当归 10g,白术15g,香附 10g,鳖甲 15g(先煎 ),党参 30g,黄芪 30g,菌灵芝 15g,丹参 15g,半枝莲 15g,白花蛇舌草 15g,垂盆草 15g,大枣 15g,甘草 6g。每天 1剂,水煎 2次,分早、晚口服,30天为一疗程。适用于慢性肝炎肝郁脾虚型。临床表现为胁痛纳呆,身软乏力,精神疲倦,小便黄,舌苔薄白,脉弦。

养肝解毒汤:太子参 15g,五味子 10g,麦冬 15g,当归 12g,白芍 15g,川芎 10g,鳖甲 15g(先煎),巴戟天12g,枸杞子 30g,女贞子 15g,菌灵芝 15g,鸡血藤 15g。每天 1剂,水煎 2次,分早、晚口服,30天为一疗程。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肾阴虚型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蛋白电泳检测球蛋白增高者。临床表现胁肋痛隐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小便黄,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4 典型病例

徐某,男,45岁。确诊慢性乙型肝炎(大三阳)5年。面色轻度黄染,口干苦,腹胀纳呆,大便黏滞,小便黄,舌苔黄腻,脉弦滑数。平素喜食辛辣,经常饮酒,性急易怒。血压正常。肝功能检查 ALT200U/L,AST150U/L,GGT90U/L。B超示肝实质回声增多增粗。辨证为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型)。治以清热利湿解毒。方用清肝解毒汤加减。板蓝根 15g,虎杖 10g,郁金15g,丹参 15g,柴胡 10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 15g,垂盆草 15g,茵陈 15g,车前子 20g(包煎),黄柏 15g,栀子10g,藿香 10g,厚朴 10g,大枣 15g,甘草 6g。 7剂,水煎服,1日 1剂分 2次服,每次 150mL。嘱戒酒,饮食宜清淡,忌劳累及情绪波动。服药后腹胀、小便黄减轻,继服上方 7剂。前症皆减轻,饮食尚少。上方加建曲20g,砂仁 10g,山楂 30g。连服 15剂后面色轻度萎黄,仍感腹胀脘痞 ,口淡无味,有时肝区隐痛,大便 2次/日,小便不黄,舌苔薄白,脉弦数。复查肝功能ALT40U/L、AST35U/L、GGT50U/L,B超示肝实质回声稍显密集。辨证为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用疏肝解毒汤加减。柴胡 10g,白芍 15g,当归 10g,白术15g,茯苓 15g,香附 10g,党参 30g,黄芪 30g,建曲 20g,砂仁 10g,山楂 30g,菌灵芝 15g,丹参 15g,半枝莲 15g,白花蛇舌草 15g,垂盆草 15g,大枣 15g,甘草 6g。连服15剂,水煎服,1日 1剂分 2次服,每次 150mL。服药后面色好转,纳可,稍感肝区隐痛,腹胀脘痞,上方加郁金10g,川芎 8g。连服 15剂后复查肝功能全部正常,B超示肝实质回声稍显密集。守上方随症加减继服 1个月,两对半转为小三阳。仍肝区隐痛,口干咽燥等,偶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乏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辨证为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型)。用养肝解毒汤加减。太子参 15g,五味子 10g,麦冬 15g,川芎 10g,鳖甲15g(先煎),巴戟天 12g,枸杞 30g,女贞子 15g,菌灵芝15g,鸡血藤 15g,半枝莲 15g,白花蛇舌草 15g,垂盆草15g,大枣 15g,甘草 6g。连服 15剂,水煎服,2日 1剂,每次服 100mL。2个月后复查两对半转阴。嘱注意生活调护,定期随访,未复发。

李老师强调,由于慢性肝炎迁延难愈,病程较长,当 HBV携带较长时,更要注意护肝,防止肝纤维化,应适当早日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在辨证治疗同时,使用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肝纤维化的药物,可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肝区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茶饮料的研究与展望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花蛇舌草主要成分的抗癌机制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肝区痛会是什么问题
白花蛇舌草及其混淆品中5种抗肿瘤核苷类成分含量测定
肝区疼痛不一定是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