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散装条件开创散装水泥推广新局面

2010-04-13 13:30天蓝蓝
散装水泥 2010年6期
关键词:袋装储存条件

天蓝蓝

创造散装条件开创散装水泥推广新局面

天蓝蓝

水泥散装销售是“利国利民”的一项民心工程。上世纪七十年代,全国省地市各级散装水泥办公室的普遍建立,为水泥散装销售创造了政策性的推广机遇。四十余年的散装水泥销售,通过各级散办机构的不懈努力,在全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距离国家和民需要求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与国际水平相比,更有巨大的反差。如何适应“国需民求”,己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散装水泥销售是“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但在政策性的强制作用下并没有得到“国需民求”效果。原因何在?长期从事水泥生产管理的人都清楚散装水泥难以迅速发展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三条:

一、企业利益和散装销售的效益矛盾

袋装水泥销售对企业而言,蕴含着相当大的现实利益。一是包装袋的制作,是水泥企业的具有显著效益和安抚稳定职工的一项福利。90年代中期以前,企业职工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也就是吃“国库粮”的人才有当工人的权利。但是,全国统一的工资标准是法定的。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是最差的职业,大多数工人存在着不安心工作的心态。为了安定工人的情绪,便用办家属工厂的办法安抚工人,以求工人安心工作。水泥厂唯一的合法产业就是办内部的水泥袋生产加工厂。用内招家属工的办法奖励安心工作、工效突出的职工。这种办法激励了职工的热情,同时成为企业不用纳税的额外收入。90年代中期以后的企业改制,打破了唯非农业人口的用人格式,从此水泥袋厂也就成了企业主要的一笔额外收入。因此,用袋装销售水泥,也就成了企业主要的额外经济来源。推广散装水泥就意味着与企业争利,这种情况成为散装水泥发展的一个基础阻力。

二、发展散装缺乏便民、便企条件

发展散装水泥销售,除去企业阻力外,更大的问题是发展散装水泥销售的条件。使用散装水泥是所有用户的利益追求。散装和袋装的差价是明显的,尤其是近年为避免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禁止工地现场搅办混凝土,这种措施为散装推广创造了条件。但是,商混站缺乏散装水泥的预储设施,一到施工旺季,水泥企业受利益驱动,便以优先为农建用包装水泥为主,大量销售袋装水泥,大用户的散装销售降为次要的销售方式。

传统的水泥生产工艺条件,因散储设施有限,淡季储存均以成品库储存袋装水泥为主。旺季的包装环节又不能停工,因此,淡储袋装和工艺性的包装环节连续包装,便形成了以包装销售为主体的销售方式。这种方式在工艺条件和企业效益的趋使下,使散装销售失去了源头推广的条件,因此,散装推广也就失去了基础。

三、传统散储条件制约了散装水泥的发展

散装水泥的发展要从源头上抓起。散装水泥的源头在水泥生产企业,而水泥生产企业的工艺条件就缺乏提供发售散装水泥的条件。原因是受传统散储条件的限制。储存散装水泥需要大储量的散装储库,而传统的散装水泥圆仓,每座最大储量不超过5千吨,而目前水泥生产能力日产基本都在3~5千吨;日产3千吨的水泥企业,一个传统圆仓散储不到两天的产量;而日产5千吨的生产能力,1天就占用一个传统圆仓。而圆仓的建造投资相当大。一般生产工艺线,按传统设计规范合理散储7天,7天外的水泥生产储存,只有依托投资少的袋装成品库储存。这就是说7天外的生产只有用袋装储存。而水泥生产的市场销售,气温适中的黄淮地区,也有三秋、三夏和春节、低温不适应建筑行业施工的三个淡季,每个淡季都在20天以上,冷冻期近两个月。这种情况的连续生产,除7天的散储能力外,其余都是袋装,这种情况便形成了以袋装为主的销售状态。此一传统的工艺条件便是散装销售不能逾越的障碍。多雨的南方,高寒的东北和大西北情况更严重,这是散装难以突破的障碍。

散装水泥的推广,根本问题在于散装推广的条件,它和“要想过河必须解决桥与船”的问题是一个道理。如何解决?扩大生产工艺线的散储能力和建立集中大量使用水泥集散点的散储能力,消除依赖包装袋储的生产模式,是开创散装水泥推广新局面的基础条件。

北京徐茂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袋装储存条件
排除多余的条件
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元
选择合适的条件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数学小论文
袋装泡菜在韩国走俏
安防云储存时代已来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精液长时间冷冻储存与冷冻复苏率的相关性研究
袋装变质食醋产膜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