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对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启示

2010-04-13 17:27贾兆义
关键词:恩格斯生产力城乡

□贾兆义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对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启示

□贾兆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把城乡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进行论述,形成了丰富且具有预见性的城乡关系理论。回顾和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对于今天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并着重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对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和谐城乡关系;城乡统筹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历史过程中,将城乡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加以考察,这种考察不仅对其社会历史观的形成,尤其是世界市场理论、社会分工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城乡关系理论。马克思恩格斯面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带来的城市扩张所引起的城乡对立和城乡矛盾的现实,提出丰富系统的、富有科学预见性的城乡发展思想,对于今天我们构建和谐城乡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考察城乡关系的时代背景

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当时的背景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推动着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城市面积急剧扩张,城市人口大量增加,从而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出现,但其中又包含着城乡协调发展的萌芽。

第一,城市化快速推进。以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开始了城市化进程。由于经历了较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比较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得以实施,对外进行大肆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开拓了世界市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了惊人的快速发展,创造出了比过去一切时代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大的生产力。与此相对应,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阶段。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第二,在城乡对立中出现了城乡协调发展的萌芽。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城乡关系一般要经历由“混沌”到“分离”到“对立”最终到“融合”的发展进程。在城市的经济职能还没有独立的阶段,城乡关系表现为浑然的城乡统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城市和乡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上出现了分野和对立。此时城乡具有不同的特征,各自相对独立,相互联系极少。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了这一现象。他们指出“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

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和乡村依然处于对立的状态,而且这种对立更加尖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和基础都是资本对农民的剥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通过城市剥夺乡村得以确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以后,城市聚集着工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城市资本将农村侵占,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虽然城乡依然对立,但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城乡关系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在乡村中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城镇,乡村生活质量和社会环境得到提高,城市和乡村的联系逐步增多。同时,由于城市的发展和需要,大批农民开始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当然,这些积极的变化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仅仅是处于萌芽状态,根本谈不上城乡协调发展。城市仍然在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在政治上统治乡村,在经济上掠夺乡村,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仍然很低下,社会环境仍然十分悲惨,人口流动还只是乡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

二、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城乡关系问题,他们认为城乡关系问题是影响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全局的关键环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曾经写道:“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人类历史特别是他们所处时代的城乡对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城乡关系的一些论述和设想,其主要观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与农村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并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农业劳动是剩余劳动的基础。农业劳动(这里包括单纯的采集、狩猎、捕鱼、畜牧等劳动)的这种自然生产率,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因为一切劳动首先而且最初是以占有和生产实物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因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所以在这种生产中使用的劳动,即经济学上最广义的农业劳动,必须有足够的生产率,使可供支配的劳动时间不致全被直接生产者的食物生产占去;也就是存在农业剩余劳动,从而使农业剩余产品成为可能。”农业是社会分工和其他经济部门独立化的基础。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城市和城市化的积极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还高度重视城市和城市化的积极作用。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城市在提高英国经济实力、创造生产力所起到的巨大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正因为城市的发展,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也使一部分的农村居民摆脱了落后、愚昧的生活状态。他们看到了城市的发展对于人的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认为没有城市发展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工人绝对不会进步得那样快,同时强调了城市经济的中心,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他们还指出了城市工业发展对农业的带动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还看到了城市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摆脱乡村的落后愚昧状态,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

(三)关于城乡分离和对立的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城乡关系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的历程。按照唯物史观,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统一体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的更替,表征着社会文明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图式。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城乡的分离已经发展成为城乡尖锐对立并成为一大社会矛盾。这种城乡关系的分离和对立是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进步性。如果说以乡村为主要形态的农业社会对以氏族部落为存在形态的渔猎社会的取代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的话,那么以城市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工业社会对以乡村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农业社会形态的取代则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更大飞跃。城市作为近代市民社会的诞生地,城乡之间的分离意味着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超越。

在马克思看来,城市起源并伴生于近代的整个工业化过程,而工业化发展史也就是城市迅速扩张的历史,是城市的不断壮大、并最终战胜乡村的历史,同时也是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转型的历史。城乡关系的分离和对立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形态历史跃迁的过程,城乡分离和对抗的历史是与人类文明发展史同步的。马克思把城乡分离看做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社会分工,并把这种分离和对立看做是人类文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起点。城市成了社会商业经济和政治文化的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市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

(四)关于实现城乡融合的思想

针对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弊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未来的社会不是固化这种分离和对立,而是在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城乡分离和尖锐对立的辩证否定过程中,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融合,从而形成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两者的缺点的统一体。这是扬弃和超越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在克服各自片面性弊端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融合,是人类历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的思想,指明了城乡之间从分离和对立走向统筹和融合的历史根据,即城乡关系走向融合与一体化发展是社会统一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农业发展和乡村摆脱愚昧落后状态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还指明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条件:一是物质条件,即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特别是大工业的发展。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改变受社会分工局限所形成的城乡差别。二是社会条件,即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还描绘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设想。一是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首先意味着农业中的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过程,不断提高农业在商品经济中的贡献率。大量农业人口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从封建宗法关系和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成为产业工人或农业工人,从而促进城乡社会关系的大调整和大转变。二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引导作用和文明辐射功能。实现城乡融合,决不是要毁灭城市、中断城市文明,以至强制拉平城乡区别、达到城乡之间无差别的绝对同一,而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之间“更高级的综合”。城市文明相对于乡村文明而言是一种社会进步,消灭城乡对立意味着要摆脱和改变传统农业社会中形成的愚昧和分散的状态。因此,走向城市化是城乡关系变革的必然路径,城市在其中应该起到引领的作用。它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摆脱乡村的愚昧落后状态、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带动和反哺作用。三是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和生活条件日益接近。马克思在设计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时,提出了一系列使城乡融合互动和日益接近的基本措施。归结起来有: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密切联系与有机结合;生产力的计划利用和平衡分布;人口的平均分布;城乡之间文化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接近。

三、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对统筹我国城乡关系的现实意义

由于历史的选择,中国作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建国后,我国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经历了一条曲折探索的道路。。建国初期,我们党适时地提出了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领导乡村和城乡兼顾的思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城乡兼顾思想的重心发生了偏移,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以工业为重点尤其是以重工业为重点、农村为城市服务的思想,从而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始于农村的改革,使我国原有的城乡隔离状态产生了自发性松动,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的理念和政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从重城轻乡、重工轻农转向对农村给予更多的关注,以期实现城乡的良性互动。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又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结合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和当前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现实要求,马克思的城乡观,尤其是关于城乡从分离、对立走向统筹、融合的思想,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第一,城乡关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重要关系,处理城乡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城市与乡村的存在及差别,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城市与乡村是紧密联系的,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必须把城市与乡村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城市与乡村联系起来进行考虑,既要推进城市改革,也要着眼于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加快农村的市场化改革,通过统筹兼顾,解决城乡改革与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发挥城乡互动作用,促使城市和农村问题得到解决,实施城乡统筹发展。不仅城乡关系要统筹兼顾,而且要统筹处理城乡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防止出现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形成新的城乡发展差距及其内部差距。

第二,通过人口尽可能的平均分布办法来消灭城乡差别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设想通过全国人口尽可能地平均分布的办法来消灭城乡差别和对立,这一具体做法并不一定具有现实可行性,但是这一设想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必须允许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我国建国后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和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乡劳动力流动的终止,加上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通过经济的剪刀差强行的剥夺农村,致使城乡差距拉大。改革开放之后,虽然这种结构有所松动,但是农民仍然受到制度性的歧视和城市市民对农民的事实性歧视。因此,彻底突破城乡二元体制,确立科学的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元性的制度安排,使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诸要素交融协调与合理的流动,仍然是统筹城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转型期,社会生产力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人口多、土地少、底子薄,一些重要资源匮乏是基本国情。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物质基础并不丰裕,经济实力相对来讲也不足够强大,只有生产力发展了,财富增加了,城乡协调才能够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才能平等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首要的是合理布局生产力,尤其是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结合我国目前情况,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除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外,应抓好几个着力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使城乡产业由目前的失衡走向协调、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分割走向融合;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使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配置科学、合理,城乡交通和信息网络连接通畅、便捷;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使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互补双惠、高效有序。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到城市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交通、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考虑到长期以来政策的城市偏向和工业偏向以及城乡、工农之间的不平等交换,应充分发挥城市中心作用和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应注重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第四,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21世纪是一个城市的世纪,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新世纪新阶段的城市在创造生产力、提高人的素质、支持农村发展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可以说,城市的未来将决定着我国的前途。城市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会化空间、更好的融合平台和更自由的创新空间,不断提高着人的素质;城市是对农村进行经济辐射的辐射源,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起着重要作用。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一方面建设现有的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和发展城市群;另一方面,根据条件建设新城镇,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断扩大城市区域、缩小农村区域,增加城市人口,减少农村人口。同时,推动城市文明对农村的辐射和普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何增科.马恩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5]陈明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统筹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5,(3).

[6]俞可平,李慎明,王伟光.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五辑)[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6.

[7]李惠斌,薛晓源.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杨红香)

C912.3

A

1008-8091(2010)04-0104-04

2010-08-09

贾兆义(1985-),男,山东莘县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恩格斯生产力城乡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城乡涌动创业潮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