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新的突破——打造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2010-04-14 01:30曹雪梅
四川建筑 2010年6期
关键词:风貌竞争力核心

曹雪梅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系,四川成都 6 10065)

改革开放 30年来,中国旅游业跟中国整个社会经济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业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领各行业之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服务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和整体质量的提升,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著名策划人王志纲把中国的旅游划分为三个阶段: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和体验旅游。这三个阶段反映了社会从温饱到小康的历程,也反映了旅游者对旅游需求的消费升华。

根据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从旅游消费的方式和结构来看,现阶段绝大部分旅游方式仍然停留在第一阶段,属于观光旅游,极少回头客,很多旅游地给游客留下的印象都是模糊和浅薄的,大多数游客认为众多旅游地千篇一律,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太多,一生只要去其中一个就够了。何以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文化型、享受型的深度旅游,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体验风土人情的体验旅游较少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旅游地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缘故,同质化的竞争不仅让游客对旅游地失去了兴趣,而且让旅游地的发展举步维艰,难以突破,也浪费了其自身特有的资源。

1 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谈及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产品所特有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能力。”而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结合现代旅游业这一特殊的新兴产业提出来的,是在对旅游产品进行规划与设计的时候,使得旅游目的地能够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源泉和动力。旅游的吸引物不是旅游资源,而是旅游产品。所以对于现代旅游的发展,其重要的支撑就是旅游产品的动力,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对于它们的打造其实就是创造这些动力的过程,只有深入地研究地域文化特点,打造旅游特色产品,才能让旅游目的地从区域大环境中脱颖而出,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理念。

从旅游的本质特点来考虑,旅游产品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产品。我们对旅游的定义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那么在此基础上的旅游产品就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求新、求异、求美的心理和精神需要的。所以笔者认为,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表现在这种特殊本质上,影响其最大的两个因素:一是寻求刺激和多样性,二是体验旅游地的文化,概括讲就是旅游者在旅行中的感受体验模式与旅游者对旅游本身期望的最佳结合程度。对于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在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发展进而推动旅游地的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五通桥区旅游产品的发展

笔者现以乐山市五通桥区的旅游产品开发,从城市景观风貌的角度为例,简述如何提升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2.1 景区概况

五通桥盐业历史源远流长,《水经注》、《华阳国志·蜀志》、《嘉定府志》、《四川盐政史》等书均有记载。据载,凿井制盐始于秦,历唐宋,逐步开发,最初在王村、马踏井(今犍为县境内)一带凿井垒灶,熬卤煮盐,元时称“永通厂”,明仍继之。至清乾隆中叶,井灶发展至五通桥附近,称“五通厂”,“永通”之名渐湮。经历抗日战争时期的兴盛,抗战之后产销失衡、井灶瘫痪、面临倒闭的绝境,而解放后奄奄一息的盐场又开始复苏的起起落落,五通盐业的发展经历了单井单灶、私家经营再到挂推集煎、集中管理的千年历史,现今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生产力不断发展,产量不断提高。

五通桥区境内河流纵横,河流总长 96.25 k m。茫溪河、磨池河、沫溪河、眠羊河等河流汇集于岷江,流域面积覆盖全区。岷江自北向南贯通全区,境内流长 27.1 k m,涌斯江为岷江汊流,到桥沟镇汇入岷江主流。

河流的冲积形成沿岷江两岸的岷江平坝以及众多的河心洲坝,河心坝多达 47处,其中以中部竹根滩面积最大,形成一个通风爽水的“河心岛”;丘陵面积占区境幅员的 66%,被岷江和沿江平坝截隔为岷江东部丘陵区和西部丘陵区两大部分,丘间宽谷纵横交错,有的形成丘间小坝,形态多为台状和趾状;西南部低山区低山突起,地势起伏较大,切割深,多为深沟窄谷的低中山地貌,形成本区的制高区域。这种多样的地貌类型形成了五通桥区独具特色的城市用地形态。

2.2 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打造

在进行旅游开发的时候,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品味和期望,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特有的资源,打造出不同类型不同风貌不同形态的旅游产品。即使是同一种旅游资源,也可以有不同的开发模式和选择,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种角度考虑:

(1)利用地形地貌,丘陵山地区资源,打造“高尔夫度假景观风貌区”、“山地城市风貌新区”、“山地旅游度假风貌区”等,还可以配套一些新颖的旅游地产项目,让游客在这里吃、住、行、游、购、娱,长时间的停留和消费,刺激旅游业的发展。

(2)利用古城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盐文化,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加固各类建筑物外貌,打造“古城观光游览区”、“文化溯源探秘区”,保留原始的古城生活及生产业态,让游客体验到一种区别都市生活的远古幽思,这就完全契合了现代游客求异的心理;再为配套现代城市功能打造“古城风貌体验新区”,形成完整的古盐文化风情体验片区。

(3)利用滨河以及现状湖泊、水库打造“双河湖水库观光区”、“两江汇水游赏区”和“滨河滨江景观风貌带”等,创造出不同种类的滨水风貌和亲水形态。

(4)利用城镇旅游资源打造“旧城商贸景观风貌区”,保留旧城街巷空间格局;打造“现代商贸风貌新区”、“现代会展旅游风貌区”,这是为适应城市发展和现代旅游而建立的城市新的形象和新的功能,这种新旧结合的城市风貌不仅丰富,还能体现一种时间的延续,体现城市的生命力;依托五通桥的工业新区打造“工业景观风貌区”,由于传统工业对于五通桥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前的老工业基地现今工业发展也蒸蒸日上,在五通桥区产业发展依旧依托工业作为支撑动力的基础上,发展工业观光旅游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综上所述,五通桥区的旅游开发就是应该创造出不同文化特色、类型和品味的旅游产品,让其因城市形态和风貌的多样性而体现一种厚重和丰富的感觉,进而契合不同游客对于现代旅游“新、异、奇”的要求和期望,这样才能提升其竞争力,在千篇一律的区域环境中成功实现旅游发展的突围。

3 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五通桥区的举例说明不难发现,打造新奇与多样的旅游产品是对城市进行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目标,让游客在一个地方花较少的时间,就能欣赏到更多的旅游种类,获得更多的旅游感受和经历,是旅游产品体现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旅游的开发并不是仅仅挖掘出城市的各种资源,然后简单地将其一一罗列,而是要分析现代旅游者的需求,以契合度为原则,为这些资源量造一种新颖独特的开发模式,这样一方面能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又让旅游者能够在其中体验进而得到精神的满足,通过这种良性循环不仅有利于城市旅游开发合理有效的运转,对于旅游地的保护与文化传播也有积极的作用。

4 结束语

笔者认为要让旅游地能够从大环境中脱颖而出,摆脱“模糊浅薄、一生不想去第二次”的尴尬局面,并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充分挖掘自有特色,切忌盲目仿效,然后从旅游者的需求角度去思考开发模式,进而激发其产业潜能,这将对提升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王洪滨.旅游学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2] 周常春,苗学玲,戴光全.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 陈维平.旅游规划要十分强调针对性[G]∥吴承照.理想空间——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2005

[4] 袁书琪.旅游规划的个别性与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估[G]∥吴承照.理想空间——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2005

[5] 宿倩.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

[6] 金丽娇.绍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风貌竞争力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包裹的一切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日本竞争力
库车城市风貌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