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小南沟洪灾的探讨与启示

2010-04-14 03:06崔建新
山西水利 2010年7期
关键词:阳泉市洪灾涵洞

崔建新

(阳泉市城市防洪调度中心,山西 阳泉 045000)

阳泉小南沟洪灾的探讨与启示

崔建新

(阳泉市城市防洪调度中心,山西 阳泉 045000)

介绍了小南沟基本情况,分析了小南沟洪灾成因,从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水患意识,完善河道内建设审批管理制度,重视中小河流的规划治理、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加强部门协作、做好河道管理工作等方面探讨了应对小南沟洪灾发生的几项措施。

洪灾;小南沟;阳泉市

1 概况

小南沟位于阳泉市郊区平坦镇境内,属于季节性河沟,长度不足5km,流域面积5.5km2,为桃河一级支流,水文资料缺乏。多年来,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小南沟中下游段乱堆乱建,随意占用行洪河道现象较为严重,泄洪涵洞诸多指标不达防洪工程要求,防洪减灾体系尚未建立。

2006年8月13—14日,阳泉市普降大雨,24h降雨量达93.5mm。降雨强度实属罕见,这次暴雨造成郊区平坦镇小南沟流域附近的企业和村庄不同程度受灾,其中,阳煤集团华越公司的部分厂区和车间被泥水浸灌,大部分机械设备被淤泥淹没,77户职工家属224人受灾,受灾面积达11.6万m2,造成经济损失7000多万元;小南沟村48户村民受灾,损坏房屋140间,倒塌房屋4间,冲毁农田0.2hm2,11辆汽车被淤埋,直接经济损失400万~500万元。

2 成灾原因分析

2.1 降雨因素

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2006年阳泉市7—8月份降雨量为395.5mm,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偏多144.9mm,其中,8月份降雨量257.6mm,几乎为历年平均值的2倍。8月12日20时至14日20时,平坦镇48h内降雨量100.6mm,13日20时至21时部分地区降雨量达到60.3mm,降雨强度属“暴雨—大暴雨”量级。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是小南沟此次洪灾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2.2 人类活动因素

人类活动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因其违背自然规律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就小南沟而言,这次洪灾的主要原因并不能排除多方面的人为因素。

2.2.1 排渣场选址不合理

2002年,小南沟附近的发电厂在没有水利、土地、环保等职能部门技术论证和审批的情况下,于河沟中游处建一粉煤灰排渣场,排渣场周边既没有导流渠,又没有拦渣堤坝,松散无序地堆放着70多万m3粉煤灰渣。持续降雨使几十米高的灰渣堆坍塌,上万方的粉煤灰被洪水卷入排水涵洞,造成涵洞堵塞,当水量累积到一定极限时,洪水将堵塞物冲开,以大于正常情况几倍的流量和流速向下游宣泄。

2.2.2 排洪涵洞设计不符合防洪要求

小南沟排洪涵洞于2002—2004年间分期修建,全长400多m。根据降雨量和有关实测资料计算,此次洪水形成的洪峰流量为9.03m3/s,虽在泄洪洞的过水能力范围之内,但由于设计建造上存在较多问题,如总体布局不合理、地基处理简单、洞顶没有排气孔、洞底抗冲刷及抗渗漏能力弱等,在持续降雨和洪水的作用下,涵洞坍塌,洪水由顶部和侧面冲出,涌入村庄和厂矿,造成了巨大损失。

2.2.3 违章建筑物挤占河道

小南沟流域附近企业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擅自拆除堤防,违章建筑临河住宅楼、跨河水泥桥和挡水墙,并顺河道架空铺设供热管道,人为缩窄了行洪断面。更为严重的是,建设单位于主汛期间在河道内施工,建筑材料纵横交错乱置于河道内,阻断了行洪通道,致使上游洪水不能顺畅地下泄汇入桃河,在此出现壅水和回水现象,从而扩大了受灾面积。

另外,由于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不到位,忽视了对小流域的规划和管理,直到灾害发生才采取紧急措施进行防洪救灾。

3 探讨与启示

3.1 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水患意识

各级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洪水风险区的单位和居民进行防洪教育,普及防汛知识,并鼓励其参加洪灾保险,真正树立全民水忧患意识,提高防灾避险能力,防患于未然。

3.2 完善河道内建设审批管理制度,切实依法行政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执法,对跨河、拦河和临河建筑物,应责令建设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和其他有关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工程建设方案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规定报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作出防洪影响评价后方可建设。对已建成的违章建筑物和构筑物应依法补办各种手续,不符合标准的要强行拆除。同时要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和审批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杜绝乱作为和不作为现象,做到依法行政。

3.3 高度重视中小河流的规划治理,逐步完善防洪减灾体系

在确保大江大河防洪安全的同时,要加强直接关系民生利益的中小河流的规划和治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全市的中小河流进行摸底清查,对需要规划治理的河道,要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并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因地制宜,逐步建立和完善流域的防洪减灾体系,努力将洪水和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3.4 加强部门协作,做好河道管理工作

做好全流域各支流河道的规划和管理工作,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各涉河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做好衔接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共同维护河道管理秩序。始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协调好上下游和左右岸之间的关系,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把依法管理河道的责任承担起来,共同建立健全完整的河道管理制度和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为构建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提供保障。

S422

C

1004-7042(2010)07-0029-02

崔建新(1976-),男,2004年毕业于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专业,助理工程师。

2010-04-28;

2010-06-29

猜你喜欢
阳泉市洪灾涵洞
强夯法施工对高填方涵洞稳定性影响分析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How to survive a flood 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How to survive a flood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阳泉市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
阳泉市文联扶贫采风活动
阳泉市成立药茶产业联盟
阳泉市重点工程
浅析涵洞的种类及特点
头屯河水库泄水涵洞除险加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