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惠济河治理美化工程设计方案简述

2010-04-14 03:06张文红
山西水利 2010年7期
关键词:主槽驳岸美化

张文红

(太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平遥惠济河治理美化工程设计方案简述

张文红

(太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山西 太原 030002)

介绍了平遥惠济河河道治理、生态美化的设计思路、设计原则及具体方案,以实现人、水、自然和谐共处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生动、优美、富于特色的城市水环境和良好的人居环境为目标,尤其以九眼拱桥附近河道治理美化为重点,打造古城美景。通过治理,改善了周边环境,促进了平遥县旅游业发展。

生态美化;河道治理;惠济河;平遥

1 工程概况

平遥古城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汾河中游太原盆地中部东南侧。惠济河位于平遥古城东南,属汾河流域一级支流,是主要的泄洪河道。近年来,河道淤积、两岸坍塌和人为侵占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河道已不能满足防洪要求,惠济河治理迫在眉睫。同时平遥是山西省的重要旅游城市,惠济河治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当地和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惠济河的治理已不仅仅是河道治理,而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工程。

惠济河河道治理工程从尹回水库下游河道开始至大运公路桥下游,总长7551.7m,防洪标准20年一遇,设计流量253m3/s,堤防等级为4级。本次规划设计以人水和谐为理念,将惠济河上、下游段治理、中游段蓄水和景观设置相结合,完善城市水系规划建设,改善水资源生态环境,促进城区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的发展。以实现人、水、自然的和谐共处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创造生动、优美、富于特色的城市水环境和良好的人居环境。

2 设计原则

在总体设计风格上,主要体现生态、环保的设计原则:工程的安全性,功能的综合性,环境的生态性,景观的艺术性,文化的地域性,治理的无痕性,经济的合理性。

3 工程设计方案

本次规划设计以人水和谐为理念,根据自然条件和治理河段所处位置,结合治理目标将治理河段分3部分,各有侧重,分别治理。

3.1 自然生态段

尹回水库下游至高速公路桥段长800m。该段地形开阔,地势平缓,自然现状较好。河道左岸已修建防汛抢险道路,把此段统一作为生态区,在不改变现有地貌的情况下,采用植树、种草等方式,建设局部生态区,营造良好的上游生态环境。

3.2 河道疏浚整治段

高速公路桥至渡槽段和惠济桥下游至大运高速公路桥段,总长3651.7m,规划设计应根据河道原有形态,在不改变河流走向的同时,对河道进行整治:包括拆除非法占有河道的违章建筑、主槽疏浚、护岸防护;在满足行洪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原河道形态,确定河道规划边线,修筑防汛抢险道路;滩地保留现有自然形态,植树、种草,营造自然、绿色生态长廊,带给过往来客心旷神怡的自然感受。

3.3 蓄水美化段

渡槽至惠济桥下游200m,长3100m,为城区段,尤以省级文物九眼桥处为重点。考虑全段蓄水美化,在九眼拱桥下游设置公园,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依据县城规划,并结合现有河道实际情况,采用复式景观带,河道内共布设3座钢坝闸蓄水坝,河道主槽内蓄水依目前地形宽窄、外围绿带,按照统一思路,分段考虑,绿带范围遵循能宽则宽的原则,蓄水主槽内护岸形式结合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水面,采用丰富多变、形式多样的生态护岸结构,营造生态园林氛围。

3.3.1 木桩驳岸

木桩驳岸采用重力式浆砌石岸墙结构,临水侧为直立面,固定有经过防腐处理的木桩,常水位以上木桩布置高低不齐,呈弧形线条,给人以亲切随和、自然的感受。

3.3.2 自然草坡护岸

自然草坡采用1∶3斜坡,从上至下结构依次为种植土、格宾石笼、砂垫层、土工膜。采用此生态护岸形式不仅可以充分与大自然相融合,还可为水生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

3.3.3 叠石式驳岸

叠石式驳岸是在1∶3斜坡上布设天然景观石,结构同自然草坡。天然景观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回归自然的感觉。城水合一的景观将人们逐渐引入水面,使整个区域在三维空间变得丰富多彩。

3.3.4 阶梯驳岸

阶梯驳岸是在1∶3的斜坡上布置花岗岩台阶,再辅以台式花坛,满足游人与水零距离接触的需求。

3.3.5 设置湖心岛

在满足河道行洪的前提下,在九眼拱桥附近二级平台处引水上岸,设置浅水域,内设湖心岛、观光栈桥供游客休息、水上游览或居民晨练。浅水域不在泄洪主槽内,设置的建筑物不会受到洪水影响,更有利于营造形态各异的水塘景观。

3.3.6 设置深水域

东外环桥下游左岸,地势平坦,地形宽阔,此处设置深水域不仅可作为缓洪区,还可为游客提供船只,在水面上游玩观景,享受自然风光。

3.3.7 荷花池

东外环桥上游右岸地形自然又奇特,经主河道治理蓄水后,水域内种植荷花,让自然、生态和人文融为一体。

3.3.8 河岸两侧景观带设计

设计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城市对河道景观与环境和谐的要求,使河道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同时还应通过开发、保护、挖掘古迹的内涵韵味,将其有机地融合到工程之中,形成风格迥异,又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景观带,充分显示碧水长河、生态绿园、文化走廊、历史名城的无限风光。

在九眼拱桥附近的左岸建设休闲广场、四季花坛、健身广场、亲水空间、文化长廊等一系列景观节点,配以平台绿地、花草灌木、绿荫小径。不留人工痕迹,保持自然、生态、人文的气息,营造湖光春色的古城美景,成为市民娱乐、健身、游玩的场所。

4 结语

在惠济河的治理美化工程中,将河道安全与河道美化相结合,将生态自然与河道整治相结合,将水、绿化、景观、城市完美相结合,惠济河将成为一条古城的灵水,实现人、水、自然和谐共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古城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给当地人民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景观环境,为平遥古城再添一处旅游休闲胜地。

TV85

C

1004-7042(2010)07-0040-02

张文红(1976-),女,2001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水利工程系,工程师。

2010-04-30;

2010-06-01

猜你喜欢
主槽驳岸美化
洪水对黄河下游淤滩刷槽影响试验研究
SLOW MANIFOLD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A NONLOCAL FAST-SLOW DYNAMICAL SYSTEM WITH BROWNIAN MOTION∗
黄河中游小北干流段持续淤积期的主槽摆动特点*
福建莆田木兰溪防洪工程白塘段滩地及河道整治方案探讨
河床横向摆动计算方法及其在黄河下游游荡段的应用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美化生活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探究园林驳岸的构造设计
通信天线美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