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及酯的国内外市场分析(中)

2010-04-14 22:52钱伯章
上海化工 2010年11期
关键词:聚丙烯酸丙烯酸酯丙烯酸

◆钱伯章◆

丙烯酸及酯的国内外市场分析(中)

◆钱伯章◆

2 中国市场分析

2.1 需求和进出口

2.1.1 进出口和消费量

到2006年中国丙烯酸酯产量达到51.3万t,消费量达54.52万t。2007年丙烯酸酯产量达到68.70万t,消费量约达90.9万t。2008年丙烯酸酯产量达到76.4万t,消费量达77.29万t。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丙烯酸酯消费国。

2005年以来,我国丙烯酸及酯生产装置不断增加,产能扩大,逐渐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进口丙烯酸及酯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新建装置投产,对进口依存度呈下降趋势,由2005年19.9%下降至2006年9.6%、2007年6.4%、2008年5.8%和2009年5.1%。丙烯酸进口量由1996年2 080 t增加到2004年11.40万t,由于产量大幅增长,2005年丙烯酸进口量下降到10.11万t,2006、2007、2008和2009年进口量分别下降到5.26万t、4.53万t、4.51万t和4.40万t。

扬巴一体化石化项目投产后,我国丙烯酸供需缺口大幅度减小。2007~2010年,我国丙烯酸市场步入较平稳的发展阶段。2009年我国丙烯酸消费量达到79.52万t。

2.1.2 丙烯酸应用领域

目前我国丙烯酸主要用于生产通用丙烯酸酯,约占总量的67%。包括高吸水性树脂(SAP)在内的聚丙烯酸及其盐类占丙烯酸消费份额的15%,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后我国丙烯酸及其酯下游应用中发展相对较快的有以下领域:

2.1.2.1 高吸水性树脂

在我国,高吸水性树脂是丙烯酸最有发展前景的深加工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一次性尿布的普及,拉动了我国SAP消费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目前,发达国家SAP消费构成中婴儿尿布占77.5%、成人失禁垫10%、妇女卫生巾4%、农业3.8%、建筑业1%、其他领域3.7%。

而我国的消费构成为:婴儿尿布占55%、妇女卫生巾40%、成人失禁用品5%。我国成人失禁用品中所添加的SAP的量也很少,与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国丙烯酸在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另外,特别要加强 SAP在农林抗旱保水中的应用研究,扩大在此应用领域中的应用数量。

2.1.2.2.水处理剂

丙烯酸及酯下游产品在环保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上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2.1.2.3.油田化学品

丙烯酸也用来生产聚丙烯酸(盐)。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季铵盐及其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凝聚作用,是油田开采常用的絮凝剂,近年来产量在3万t以上,丙烯酸消费量超过2万t。丙烯酸及酯在油田化学品和油田中的应用在我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2.1.2.4 水泥添加剂

我国建筑行业需要高效环保型减水剂和水泥晶,每年约需要几十万吨的丙烯酸,丙烯酸及酯在此领域大有作为。

2.1.2.5 助洗剂

为防止江河湖海水体的富营养化,各国都在提倡使用无磷洗涤产品,目前丙烯酸及酯在我国合成洗涤产品行业内的推广应用已有初步发展,今后的发展潜力更大。

目前我国丙烯酸生产主要采用引进技术,为增强丙烯酸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应加强丙烯氧化技术的研发力度,在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新建装置和操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催化剂和工艺技术;促进炼厂和石化装置一体化发展,保证原料供应优势;扩大应用领域,与下游产品谋求共同发展。

2.1.3 新产品应用开发

第二届“帝斯曼树脂亚洲可持续发展奖”于2009年11月19日在上海揭晓,全球500强企业德国汉高旗下的粘合剂业务部获此殊荣。汉高三大核心业务之一的工业用粘合剂、密封剂和表面处理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包装贴标胶、汽车密封剂和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在中国,汉高积极推广高端水性丙烯酸乳液,代替酪蛋白用于食品包装瓶贴标胶。传统使用的酪蛋白不仅供应紧张,而且质量易随气候条件波动,从而影响粘合性。环保型丙烯酸乳液粘合技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保证贴标胶质量的稳定性,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使粘合剂用量减少30%以上。在前3年,汉高公司成功使其水性丙烯酸乳液在中国的应用量增长了3倍。

一种广泛应用于铝型材防腐涂膜的高性能环保丙烯酸浸漆产品,2009年7月在河北枣强县新亚化工有限公司开发成功并投放市场。近年来,随着我国铝型材在建筑工程上的广泛应用,如何提高其防腐保护膜质量成了众多生产厂家亟待解决的课题。新亚化工在有关科研院校的大力协助下,研制开发出新一代铝型材用丙烯酸浸漆新产品。该产品具有耐腐蚀性能好、抗冲击性强、防老化、耐磨损、无铅、无毒等特性。其产品漆膜附着力达到0级标准,复合膜耐碱性、耐CASS值均达到9.5RN以上。特别是该产品采用新工艺生产后,漆膜硬度达3H以上,复合膜局部厚度达17 μm,分别比国家标准值提高50%和130%以上。该产品已在广东、山西、江苏等十多家铝材生产企业使用。

天津中远关西涂料化工有限公司针对我国气候环境情况,开发出风机叶片用水性聚氨酯面漆。此前,国内环保型风机叶片涂料一直完全依赖进口。新开发的风机叶片用水性聚氨酯面漆及其配套涂膜的性能是依据日本关西水性聚氨酯面漆的相关指标,参照目前国际上主流风机叶片产品,按照我国所处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而设计的。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介绍,该产品以丙烯酸分散体作为羟基组分,亲水改性六甲撑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作为固化剂组分,具有高弹性、高耐磨性和高耐候性。

2.1.4 丙烯酸酯应用领域

丙烯酸酯主要用于胶粘剂、涂料、皮革等领域,其中用量最大的是丙烯酸丁酯。2005、2006、2007、2008和2009年丙烯酸酯进口量分别为18.64万t、12.32万t、8.87万t、8.19万t和8.35万t。

2009年中国丙烯酸酯消费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6%,中国成为世界主要丙烯酸酯消费国。

据分析,建筑、纺织、包装材料和卫生材料领域将成为中国丙烯酸酯市场未来发展的四大驱动力。

中国居民住房条件和人均居住面积将会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住宅建设快速发展,对丙烯酸乳胶建筑涂料和建筑密封胶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增长。建筑行业仍将是我国丙烯酸及酯的主要消费领域。丙烯酸及酯在建筑涂料和胶粘剂方面的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好,其中丙烯酸-2-乙基己酯主要用于生产胶粘剂,聚丙烯酸乙酯则主要用于生产涂料。丙烯酸酯类建筑乳液产品因性能优异和对环境友好,可用作内、外墙涂料,深受用户青睐。预计2012年我国建筑涂料需求量将达300万t,配套的通用丙烯酸酯消费量为38万t。

化纤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和外向型产业。预计到2012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将达到1 300亿美元,约占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额的32%。化纤和纺织服装业发展及产品档次提高,对丙烯酸酯类高档纺织浆料、涂料印花浆和加工用胶粘剂等需求必将大幅增长。

随着中国包装材料业迅速发展,包装胶粘带用丙烯酸酯类胶粘剂需求量将不断增长。2009年,中国压敏胶粘剂制品(胶带及标签)产量约为65亿m2,共消耗丙烯酸酯类压敏胶36万t。预计今后中国压敏胶需求增速将高达15%。

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卫生材料需求量日益扩大。婴儿纸尿片、妇女卫生巾和成人卫生用品需求迅速扩增。预计到2012年,中国婴儿纸尿片需求量将达到54亿片,妇女卫生巾需求量达到610亿片,成人卫生用品需求量达到2.4亿片。预计上述卫生用品年均需求增速为12%~13%,到2012年对高吸水性树脂的需求量将达9万t,将极大地拉动丙烯酸及酯的消费。

国家限制或禁止使用磷酸盐类助洗剂,洗涤剂行业推行无磷化,将大大促进聚丙烯酸钠盐的发展。目前我国聚丙烯酸钠盐类助洗剂年消费量仅约为6 500吨,若全国洗涤剂实现无磷化,按添加量1%计,聚丙烯酸钠盐类年用量可达3.5万t,市场潜力巨大。

在汽车工业,丙烯酸酯橡胶具有耐热、耐老化、耐油、耐臭氧、抗紫外线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温、耐油环境中,特别是用于汽车曲轴、阀杆、汽缸垫、液压输油管等。过去丁腈橡胶和氯丁橡胶制备的传统汽车配件已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的要求,将逐渐被性能优异的丙烯酸酯橡胶所替代。2009年国内汽车工业对丙烯酸酯橡胶需求量达8 800 t,2012年将达9 200 t。

综上所述,受建筑、纺织、包装和卫生材料领域拉动,中国丙烯酸酯市场未来仍将高速发展。2005年中国丙烯酸酯需求量达到72万t,2006年达84万t,2007和2008年需求量达88万t,2009年需求量达89万t,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7%;2012年和2015年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25万t和150万t,2012年消费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2%,届时中国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丙烯酸酯消费大国。

2.2 产能和产量

我国自1984年东方化工厂的国内首套丙烯酸及酯装置投产后,产能逐年增长,经过2005~2007年的大发展,2008年开始增速显著放慢,产能已由2004年19万t/a、2005年42.9万t/a增加到2006年82万t/a,2007年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和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正和集团各8万t/a以及卫星丙烯酸公司4万t/a投产,使2007年底产能达到92.5万t/a、2008年达到106万t/a,2010年将达120万t/a。2008年我国仅有兰州石化一套丙烯酸及酯装置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8万t/a丙烯酸、l万t/a甲酯、l万t/a乙酯和8万t/a丁酯。中海油惠州1 200万t/a炼油项目下游20万t/a丙烯酸及酯配套项目计划于2010年底建成投产。上海华谊集团丙烯酸有限公司已拥有21万t/a丙烯酸和21万t/a丙烯酸酯生产能力,成为我国最大的丙烯酸生产商。截至2009和2010年我国丙烯酸生产能力达到119.8万t/a和140.8万/a。

其中,兰州石化公司丙烯酸及酯装置2008年11月13日生产出合格丙烯酸乙酯产品。兰州石化公司8万t/a丙烯酸及10万t/a丙烯酸酯项目总投资11.6亿元,装置于2006年2月开工建设,2008年5月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8万t丙烯酸、1万t甲酯、1万t乙酯和8万t丁酯。这个装置是国内第一套采用国产化技术建设的8万t/a规模的丙烯酸生产装置,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家丙烯酸乙酯生产装置。丙烯酸乙酯产品是有机化工重要的原料和中间体,能与多种化合物反应,合成一系列丙烯酸乙酯均聚及共聚物,广泛应用于吸水性树脂、助洗涤剂、水处理剂、粘合剂、涂料、塑料、纺织、造纸等众多领域。丙烯酸厂共生产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4种产品,其中丙烯酸甲酯和乙酯在同一套装置上通过切换操作进行生产。

2.3 近年建设和规划建设情况

一些新的丙烯酸及酯项目仍在建设和筹建之中。

中海油惠州1 200万t/a炼油项目其下游大型项目20万t/a丙烯酸及酯项目总投资额27.58亿元人民币,由中海石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拟利用惠州1 200万t/a炼油项目生产的约10万t/a丙烯为原料,充分依托大亚湾石化区已有的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建设。该项目占地25万m2,可年产20万t丙烯酸及酯,计划于2010年完工投产。该装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第六套大型丙烯酸及酯生产装置,也是国内规模第二大、华南第一家的丙烯酸及酯装置。2008年11月,中海石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鲁奇公司在大亚湾签订16万t/a丙烯酸酯工艺包技术许可合同;与上海华谊公司关于14万t/a丙烯酸装置的丙烯氧化工艺转让签订协议;与德国DWE公司关于相关反应器的合同也签订。丙烯酸和丙烯酸酯是附加值较高的丙烯下游产品。广东省是丙烯酸酯消费大省,之前需靠进口和外省调进满足市场需求。该项目建成后,将缓解广东省丙烯酸及酯的供应短缺局面。

其他拟建工程有河北沧州、广东惠州和茂名、四川泸州、辽宁沈阳、山东等地筹建8万~10万t/a丙烯酸及酯装置。

今后几年仍是我国丙烯酸装置建设的高峰期。

(待续)(本栏目编辑:黄云燕)

猜你喜欢
聚丙烯酸丙烯酸酯丙烯酸
聚丙烯酸结构研究
An Acrylic Lock Created to Stop children Stealing Nutella
万华开发裂解丙烯酸重组分制丙烯酸催化剂
诺沃梅尔开发用于制备丙烯酸的组合物
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无皂拒水剂的合成及应用
聚丙烯酸/氧化石墨烯自修复水凝胶的合成及性能
POSS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聚苯胺/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其在丙烯酸树脂中的阻燃应用
光固化含氟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