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城市空间分析

2010-04-15 11:05邓毅新
山西建筑 2010年22期
关键词:东方红场所广场

邓毅新

城市设计的各种方法理论和空间调研技艺是开展具体城市设计研究和实施项目的必要手段,它为城市设计过程的组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我们对既有城市空间环境效果进行研究评价并反馈信息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和行为场所理论被誉为城市设计的三大基础理论。其中,前两种理论基于物质形态规划,而后者则基于心理与行为。本文选择了兰州市城关区的某主要街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三大理论进行分析,阐释其城市设计的特色与得失,其中以行为场所理论的分析为主。

1 基于图底理论的分析

1.1 格式塔心理学与图底理论

“格式塔”在德文中意指“形式”或“形状”,实际上是说心理现象具有一种超出于部分之和的特殊“整体性”,即所谓的“格式塔性”。任何城市的形体环境都具有类似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建筑物是图形,外部空间则是背景。这就是图形被背景所衬托,即所谓格式塔关系,也就是图底关系(见图1)。

这一分析途径始于18世纪诺利地图。地图把墙、柱和其他实体涂成黑色,而把外部空间留白。于是,当时罗马的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关系便和盘托出。图中建筑物覆盖密度明显大于外部空间,因而公共开敞空间很容易获得“完形”创造出一种“积极的空间”一气呵成的整体特质。

1.2 兰州市城关区的图底关系分析

1)空间等级层次。兰州市位于南北两山相夹的中间狭长地带,并有黄河穿城而过,城关区是其最繁华的区域。从图底关系上,我们能很清晰地看出其总体规划确定的一种不同尺寸大小的、单独封闭而又彼此有序相关的空间等级层次。

分析得出其城市公共空间的几个等级层次:黄河沿岸和南、北两山形成的天然的开敞空间;东方红广场是人为设计的最大型开敞空间;西关什字、南关什字、盘旋路什字、金轮广场、火车站广场等节点为次级开敞空间;然后是庆阳路等城市街道网络空间;最后是各个街区内部的庭院、公园等开敞空间。

2)城市组织结构。由东方红广场空间以及广场上东西对峙的国芳百盛大厦和体育馆这两个建筑实体形成城市的焦点;由金轮广场、五泉山、火车站、南关什字、盘旋路什字形成次中心节点。以东方红广场为中心,向次中心节点放射出七条联系道路,形成了以东方红广场为中心、以穿过东方红广场与金轮广场的线路为轴线、放射式与格网道路结合的城市组织结构。

2 基于联系理论的分析

2.1 联系理论

联系理论又被称为关联耦合理论。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关联耦合分析主要是通过基地的主导力线,为设计提供一种空间基准,把建筑物与空间联系在一起,这种空间基准可以是一块条形基地,一条运动的方向流,一条有组织的轴线,甚至是一幢建筑物的边缘。根据麦奇的研究,城市空间可以分析概括为3种类型:构图形态,巨硕形态和群组形态。

2.2 以东方红广场为中心的关联耦合分析

2.2.1 东方红广场的城市空间形态

东方红广场上的建筑呈独立的布局组合模式,建筑群体呈现对称与轴线特征,因此其城市空间类型属于构图形态(见图2)。构图形态的关联耦合性是静态的、隐含的;互相之间的张力乃是独立建筑物的形状及其相对位置的产物。

2.2.2 东方红广场具体分析

由电视台建筑、旗杆、半地下商场、南边的金轮大厦构成主要轴线,建筑之间形成一种十分肯定有力的张力;在广场东西两侧,由东边百盛大厦高层建筑与西边兰州体育馆低层建筑形成对峙与呼应关系,二者之间也形成横向张力。东方红广场承担城市焦点的功能,同时也是南北和东西轴线的交点与重心所在。

3 基于行为场所理论的分析

3.1 狭义的场所论——行为场所理论

巴克等人建立的行为场所理论,是行为科学在环境设计中取得的重要进展,它用现场追踪观察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并且将人的行为模式与物质场所联系起来作为整体研究,行为场所就是活动和环境的稳定结合。

3.2 基于行为场所理论的分析

1)东方红广场上行为场所的边界。场所的边界就是行为停止的地方,理想的边界是墙。广场上的主要建筑是体育馆、百盛商业楼和地下商场,其余大面积是绿地和广场铺装。绿地和铺装的界线成了限制广场中心的人活动的边界,使得人流基本上沿着T形的区域活动(见图3中两个扁圆所示区域)。这种边界发挥作用的方式与实体的墙不同,主要是依靠心理和舆论的作用,市民的自身素质决定了他们不会越过边界践踏草坪。

2)行为场所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不同结构、模式的环境满足不同人的活动需求,人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愿望去选择自己的活动方式。在东方红广场地下商场的南面,是小孩活动的乐园,他们经常在大人的看护下滑旱冰;在百盛大厦西面,则是中老年人跳舞以及其他表演进行的场所。特定时空下形成的特定场所,给每个人都带来影响:表演者因为有“观众”观看,会更加认真和投入;观众也因为这些活动的吸引而参与到表演的行列,不顾及他们动作的“私密性”,将个人空间向公共空间开放。不足之处在于,广场铺地面积太小,且都同时兼作步行要道的功能,影响了活动的连贯性和空间需求;没有遮荫措施,使得夏天的公共活动受到极大限制。

3)认知意象与空间行为分析。这是一种借助于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方法的城市分析理论,其分析结果直接建立在居民对城市空间形态和认知图式综合的基础上。认识意象对城市空间环境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即易识别性(Legibility)和可意象性(Imaginability)。可意象性是林奇首创的空间形态评价标准,它不但要求城市环境结构脉络清晰、个性突出,而且应为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人共同接受。兰州火车站、广场、盘旋路口(兰州大学)这三个标志性的节点形成的三角地带成为人流比较密集的区域。特别是对外来人口来说,从火车站出来后,要选择下一步行动路线。在城市规划的阶段,考虑到了这一因素,从火车站有一条放射路直接到达广场,且有百盛大厦作为标志性对景;在盘旋路口,有兰州大学作重要节点,加强了前二者之间的联系(见图4)。这三者在功能上的重要性和在视觉上的标志性以及在活动上的便捷联系使得人们对自身所处环境有清晰的认识。由于火车站背面的皋兰山是城区的边界,人们很自然将行动方向定为AD与AB两条街道,而A,B两点是主要的节点,起到了标志的作用,这对他们下一步的行动很有帮助。

4 结语

通过分析可知,兰州市城关区火车站、广场和兰州大学形成的三角街段总体上活力较强,城市空间秩序和方向感较强,给人印象深刻,能成为市民主要公共活动的场所,对城市其他区域也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需要在今后的城市设计中更加细致地考虑,以改善其现状中的不足之处。

[1]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88-91.

[2] 夏祖华.人行化——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J].城市规划,1985(3):11-12.

[3] [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86-188.

[4]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 朱 珠.浅谈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景观形态模式[J].山西建筑 ,2008 ,34(3):49-50.

猜你喜欢
东方红场所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
在广场上玩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东方红20周年谱华章
恋爱场所的变化
东方红闪耀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