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丘陵、半山区耕地水土保持问题的探讨

2010-04-15 00:04秦四云孔凡芝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0年1期
关键词:嫩江县坡耕地梯田

□ 秦四云 孔凡芝

解决丘陵、半山区耕地水土保持问题的探讨

□ 秦四云 孔凡芝

嫩江县位于大、小兴安岭交界的缓冲地带,百分之六十的耕地是属于丘陵漫岗地。近几年,由于坡地植被的破坏,土壤含水率下降。在集中降雨的季节,坡面沟壑纵横,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根据北方地形特点解决水土流失的方法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改垄和地埂植物带。前两者在嫩江县区域不可行。因为嫩江坡地众多,并且梯田消耗大量劳动力,后者相对容易多了。因此,选择后者为最有效的治理水土流失方法。

一、改垄和地埂植物带

改垄既改顺坡垄作为沿等高线或垂直坡向进行横坡垄作,旨在创造沟垄相间的小地形,以利于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保持水土,提高土地生产力,是嫩江县坡耕地保持水土最基本、应用最普遍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此基础上,一般3°~5°坡耕地沿等高方向培修地埂,种植植物防冲带,通过逐年淤积和耕翻而使地面坡度变缓,逐步形成坡式梯田或过度水平梯田。

二、存在问题

首先,改垄修地埂种植物防冲带一般在坡度小于5°的缓坡耕地进行。由于缓坡水土流失相对较轻,土地生产力又相对较高,在土地30年承包不变的情况下,改垄后需要重新分配土地,通常情况下坡的上中下部位地力水平有一定差异,为了防止被分到黑土层较薄,地力差的坡上部土地,部分农民从眼前利益出发,宁肯耕地水土流失延续,也不愿改垄修地埂。其次,一些地方改垄、修地埂施工技术标准降低,工程质量下降或田地间工程措施不配套,在大雨或者暴雨出现时易发生漫垄毁埂冲沟现象。

三、技术对策

结合嫩江县各地多年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施工经验,改垄技术关键在于改垄前的现场堪查测量,选择有代表性地段,进行基线测量,按垄底比降粘土0.3%~0.5%、壤土0.2%~0.3%的标准要求测出基线,用机引七铧犁沿基线确定垄向起垄,最终将整个地块改为等高。当地块面积较大,地形较为复杂时,改垄后经常会出现向坡度未达标准的沁头垄,在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常发生顺垄径流,汇水凹地漫垄径流甚至形成侵蚀沟。遇到此种情况时,地块较大的应采取适当分割划小地块,以利于改为等高垄,局部汇水线保留草地给水出路或增设排水工程设施,同时农地采取垄向区田措施,培修地埂一定要按照设计标准施工,如遇到汇水线或洼兜时,要适当加高地埂,踩拍踏实,防止大小毁埂成沟或预留缺口,增加排水工程设施。地埂修成后要及早栽种经济灌木草本植物,加强维修管护。同时,对己形成的水蚀沟要加以维护和治理,防止冲刷面加大。

总之,根据嫩江县地形及地貌特点,有效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好旱作农业事在必行。

嫩江县水务局161400)

猜你喜欢
嫩江县坡耕地梯田
《山区修梯田》
篮球三步上篮课时教学设计
秀美梯田
梯田之恋
建平县实施国家坡耕地治理项目成效及经验
嫩江县农村党支部书记能力素质调研
嫩江县永胜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从江加榜梯田
资阳市雁江区:防治并重 建管结合 创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
种植苎麻对南方坡耕地土壤抗蚀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