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托槽脱落原因探讨

2010-04-20 07:20张凤格夏金星刘万生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32期
关键词:酸蚀托槽牙面

张凤格,夏金星,刘万生,蔡 琴,芮 娜

目前国内外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主要以固定矫治技术为主[1]。但在矫治过程中,经常出现托槽脱落现象,不仅增加椅旁操作时间,还会延长治疗过程,甚至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对 74例复诊患者的1 391个方丝弓托槽进行 1年追踪观察,探讨造成托槽脱落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05年 8月—2007年 2月本科室就诊的固定矫治患者 7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32例,女 42例;成人 25例,年龄 18~35岁;儿童 49例,年龄 11~17岁。共 1 391个方丝弓托槽,均用京津粘结剂,按常规直接粘着法进行粘结。

1.2 方法 对 1 391个方丝弓托槽作 1年的观察统计,记录每次复诊时托槽脱落及处理情况。观察托槽脱落率与不同牙位、托槽粘结时间及年龄之间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牙位托槽脱落率比较 上颌牙位托槽脱落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侧切牙、中切牙、尖牙;下颌牙位托槽脱落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二前磨牙、第一前磨牙、侧切牙、中切牙、尖牙。上颌牙位 704个,托槽脱落 114个,脱落率为 16.19%;下颌牙位687个,托槽脱落 151个,脱落率为22.00%。下颌牙位托槽脱落率较上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49,P<0.05,见表 1)。

2.2 粘结后不同时间托槽脱落率比较托槽粘结后 1~个月、4~个月、7~个月及 10~12个月托槽脱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6.68,P<0.05)。其中托槽粘结后 1~个月托槽脱落率较 4~个月、7~个月及 10~12个月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1 不同牙位托槽脱落率情况Table 1 The failure of brackets in differentdental position

表2 粘结后不同时间托槽脱落率比较[n(%)]Table 2 The failure of brackets in different bonding time

2.3 不同年龄托槽脱落率比较 成人托槽共 609个,脱落 97个,脱落率为15.93%;儿童托槽共 782个,脱落 168个,脱落率为 21.48%。成人托槽脱落率较儿童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5)。

3 讨论

上颌托槽脱落率低于下颌,主要与上下颌解剖有关。正常的咬合关系是上颌覆盖下颌,下颌易受牙合干扰(如咬过硬食物),使局部咬合力过大而产生托槽脱落[2]。其次恒牙初期,后牙萌出不完全,牙合龈距离短,增加了唾液污染机会,粘合效果差,造成下颌后牙托槽脱落高于上颌后牙。同时操作时上颌隔湿较下颌方便,易于操作。

前磨牙托槽脱落率最高,尖牙最低。前磨牙存在着较大的咀嚼力,前磨牙形态变异大,增大了与托槽底部弧度不吻合性,前磨牙表面存在大量无釉柱釉质,具有较强的抗酸性[3]。另外,前磨牙位于口腔后部,粘结时视野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牙面干燥的难度增大,放置托槽时准确性降低,而前牙操作相对比较容易等均是造成后牙托槽脱落多于前牙的原因[4]。切牙托槽脱落主要是咬食硬物所致的外力破坏,而尖牙在牙弓拐角处,牙合干扰少且其牙面大而长,受咀嚼力和唾液影响较小,托槽脱落率最低。

粘结后不同时间阶段托槽脱落率不同。托槽粘结后前 3个月的脱落率最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近半数学者认为粘接剂固化后 24 h才可能达到最高的粘接性能[5]。而临床操作过程中,托槽粘结后几分钟就需要放置弓丝,此时粘结剂刚刚固化,尚未达到最高的粘结强度,加之牙列不齐,初始弓丝产生的力值较大,因而容易发生托槽的脱落;或者由于外力的介入,使粘结剂固化过程中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可能引起粘接强度降低[6],导致托槽脱落。(2)托槽粘接后前半年基本上属于排齐整平、打开咬合阶段,托槽所受到的弓丝产生的力是由大到小。(3)对覆牙合过深患者,由于矫治初期不良咬合关系尚未解除,托槽因受咬合因素而脱落的可能性较大,随着咬合逐渐打开,托槽脱落率会有所降低。

儿童患者托槽脱落率明显高于成人患者。临床二者配合程度有明显差异,配合程度越高,托槽脱落率越小。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初戴矫治装置不适应。随着佩带时间的延长,患者逐步适应了托槽的存在,养成了良好的进食、清洁习惯,患者从被动的适应转变为积极的配合治疗,也使托槽的脱落率降低。Nuttall等[7]研究报道内向与羞怯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较差,而焦虑与紧张心理的患者托槽脱落率较高,提示医生在矫治中要和患者进行积极主动沟通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争取患者最大的配合,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为降低托槽脱落、保持矫治顺利进行,临床医生操作须应注意以下问题:(1)酸蚀前彻底清洁牙面的污物和有机膜,酸蚀时间直接影响托槽的粘结强度和脱落率,适度的酸蚀可以提高粘结力,过度酸蚀可导致表面釉质大量丢失,釉柱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釉质正常结构形态消失[8]。(2)严格隔湿,防止酸蚀后牙面污染,酸蚀完成立即进行托槽粘结。(3)正确涂布粘结剂[9],粘结剂开始固化后不能移动托槽,任何轻微的移动都可能干扰固化,影响粘结强度;光固化粘结剂有充分的时间将托槽放置在合适的牙面位置,而且光固化粘结后釉质与托槽之间的微渗漏最小[10]。

正确掌握临床操作程序,托槽粘结时应遵循下列顺序及原则,先难后易、先下牙后上牙、先后牙后前牙,同时注意托槽的正确位置。对覆过深的下颌托槽位置可适当偏低,必要时可配合戴小平导,这样既可打开咬合,又可减少下颌托槽的脱落。张力大者可缓慢入槽,不能强行结扎,对个别牙尖过锐的牙应适当调磨。

矫治前医生要积极主动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畸知识宣教,特别是要讲明配合的重要性及托槽脱落对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及家长的理解与监督。

临床上减少托槽脱落的意义在于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缩短疗程,提高矫治质量目的。在治疗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口腔状况,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矫治动机及心理状况使其理解矫治过程中配合的重要性,以便密切配合,同时医生应提高临床正确的操作水平及合理把握加力时间,尽可能降低托槽的脱落率、保证矫治顺利进行。

1 Phil Banks,Victoria Elton,Yvonne Jones,et al.The use of fixed appliances in the UK:a survey of specialist orthodontists[J].J Orthod,2010,37(1):43-55.

2 MacColl GA,Rossouw PE,Titley KC,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nd strength and orthodontic bracket base surface area with conventional and microetched foil-mesh bases[J].AJO,1998,113(3):276-281.

3 冶录平,罗颂椒,白静 .酸蚀时间对临床托槽脱落率的影响[J].北京口腔医学,2003,11(2):101.

4 Petracci E,Farella M,Galeone C,et al.Survival analysiswith clustered observationsof orthodontic brackets[J].Stat Med,2009,28(28):3483-3491.

5 Nigel A.A critique of bond strength testing in orthodontics[J].Br JOrthod,1994,21(1):33-34.

6 Kinch AP,Taylor H,Warltier R.A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the failure rates of directly bonded brackets using etch times of 15 or 60 seconds[J].Am J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1988,94(6):476-483.

7 Nuttall NM,Gilbert A,Morris J.Children′s dental anxiety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2003[J].J Dent,2008,36(11):857-860.

8 Graf I,Jacobi BE.Bond strength of various fluoride-releasing orthodontic bonding systems1 experimental study[J].J Orofac Orthop,2000,61(3):191-193.

9 陈玉玲 .金属托槽直接粘接技术研究进展[J].口腔正畸学杂志,2006,(13)3:145-147.

10 Arikan S,Arhun N,Arman A,et al.Microleakage beneath ceramic and metal brackets photopolymerized with LED or conventional light curing units[J].Angle Orthod,2006,(76)6:1035-1040.

猜你喜欢
酸蚀托槽牙面
莫被酸菜“酸蚀”了品牌底线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影响瓷贴面粘结因素的研究进展
升船机螺母柱的铸造工艺设计及生产质量控制
儿童颌骨骨折托槽牵引临床疗效的评价
前牙酸蚀症的临床治疗体会
尖头毛刷辅助龈上洁治术治疗单纯性牙龈炎临床效果观察
热酸溶液蚀刻对氧化锆粘接强度的影响
操作方法对正畸托槽脱落率的影响
学龄前儿童牙面色斑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