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莲花到牡丹的距离

2010-04-20 04:28
中学生优秀作文·高中版 2010年4期
关键词:精神境界爱莲说宝钗

杨 然

周敦颐先生的《爱莲说》影响了许多人,其中对莲花的褒奖与对牡丹的贬抑想已是深入人心。而张抗抗女士的《高贵的牡丹》却更能令我感动,牡丹是高贵的。【对比中表明观点。】

我们总喜欢以花比人,莲花和牡丹就自然而然地让我们想起黛玉和宝钗。林妹妹的率直与聪灵往往会把“工于心计”的宝姐姐比下去(虽然现实中往往相反)。从一个更贴近人物内心的角度来说,宝钗是友善的、博爱的,爱世界、爱自然、爱亲人,也爱敌人,她能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温馨,能使人与人之间更愉悦融洽,相比颦儿,她也就赢得了社会对她更多的关注与赞扬。【以花比人,作进一步阐释。】

莲花是敢爱,是张扬,是自由的绽放;牡丹是博爱,是淡然,是理性的芬芳。【以整句形式概括本质。】

人们说牡丹是富贵花,是娇小姐,是媚人的花,不及莲花的清雅。而事实上,正因牡丹能够适应人类和环境的干预,能够迎合人们的欣赏角度。才成为了群芳之冠,这一点就是莲花所不及的。说牡丹俗艳,但是见过白牡丹的人一定会为她不逊芙蕖的素雅所折服。白牡丹花干净雅致,丰润的花瓣更透出其深厚的内涵。如果牡丹可以配一种鸟儿的话,绝不是聒噪的金丝雀,而是雍容的天鹅。

牡丹是生于泥土里的,她拥有从大地母亲那里学到的朴实、稳重、端庄、谦逊,是现实的,脚踏实地的。莲花生在水中,如此讲,不是莲花倒显妖媚、娇气了么?如果经过洗涤的莲花可以称作“出淤泥而不染”的话,牡丹是否也可以说是“生浊尘而不污”呢?

诚然,莲花当得起一个“清”字,她如无饰的璞玉,简单、纯洁,尚未染于尘世,但过清就难免不近人情,性情孤僻,孤芳自赏;牡丹则如古朴的木雕,可能资质笨拙,但她能主动弥补自身不足,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追求自我的提升,去适应或者改变环境,她的美是给世界欣赏的。

都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在人世中,只有经过雕琢而不落于穿凿的生命才能绽放最美的青春。

经受了千百年的批评与不解的牡丹。用她骄傲的灵魂,书写了一种高贵的人格。【在对莲花与牡丹的褒贬交织中揭示了两种精神境界的内涵。】

牡丹之于莲花,质朴、内敛、恬静。这不只是一朵花到一朵花的距离,更是一种人到一种人的距离,一种精神境界到一种精神境界的距离。

【结尾照应开头,且升华主题。】

猜你喜欢
精神境界爱莲说宝钗
推己及人
《爱莲说》微课教学设计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续红楼梦 第八回 梦相逢钗黛两无嫌 叙幽情鹃莺各为主(4)
周敦颐《爱莲说》创作说明
平淡自然、孤高拔俗——略谈文徵明雪景山水
艺术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生活世界”视野下的反腐倡廉教育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
由黛玉与宝钗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