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应用根瘤菌试验总结

2010-05-07 09:29曹明波任德亮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8期
关键词:根瘤根瘤菌开花期

曹明波 李 涛 任德亮

(黑龙江省八五一一农场,黑龙江 密山 158307)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根瘤菌包衣剂由黑龙江省卫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供试品种:垦丰 16,绥农14。

1.3 试验处理

处理1:根瘤菌+绥农14,处理2:常规施肥+绥农14CK,处理3:根瘤菌+垦丰16,处理4:常规施肥+垦丰16 CK。

1.4 试验方法

小区试验,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行长10米,6行区,行距65厘米,采用三垄栽培技术,人工垄上开沟施肥播种,常规施肥量为二铵8.9公斤,尿素2.6公斤,氯化钾1.8公斤,施根瘤菌处理不施尿素,二铵和氯化钾与常规施肥相同,种植密度2.0万株/亩。

1.5 试验地条件

试验地设在八五一一农场28队4号地,土质为岗地白浆土,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肥力中等,前茬玉米。

1.6 田间管理:大豆播后苗前采用杜耳+保收进行封闭除草,生育期间,机械中耕三遍,人工拿大草一遍。

表1 开花期植株测定 单位:株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根瘤菌对开花期植株的影响

从表1的开花期测定结果看,2个不同品种应用根瘤菌的处理和常规施肥CK,在株高和复叶数上相差不明显,在其它性状上都有所增加,其中根瘤数增加4-19.4个/株、根瘤重增加0.02-0.12g/株,植株地上、地下鲜重分别增加1.6-2.6g/株和0.54-0.6g/株,植株地上、地下干重分别增加0.24-0.38/株和0.12-0.18g/株,说明大豆应用根瘤菌在氮肥用量降低50%的情况下,不但不影响植株的生产发育而且还可使它生长的更加健壮。

2.2 根瘤菌对结荚期植株的影响

表2 结荚期植株测定 单位:株

从表2的结荚植株测定结果看,应用根瘤菌的效果更加明显,拌种用根瘤菌的2个处理,所有测定的植株性状都优于常规施肥的处理,其中株高增加2-3.8cm,复叶数增加0.2-1.5片/株,根瘤数增加6.4-12.2个/株。根瘤重增加0.02-0.04/株,其余详见表2。

2.3 产量结果分析

表3 产量性状测定

从表3的室内考种和田间的实际收获上看,大豆应用根瘤菌,氮肥用量降低50%的情况下,对植株的生育进程没有什么影响,2个不同品种应用根瘤菌的处理和常规施肥CK,在生育上基本一致,但在产量性状上优于CK,其中节数增加0.3-1.2节,株荚数增加1.4-2.3个,株粒数增加4-5个,亩产增加8.5-12.9,垦丰16增产较多为7%,绥农14增产较小为4.2%。

3 结论

3.1 大豆应用根瘤菌,能提高大豆根瘤的数量与重量、并能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从整个生育期植株各方面性状的表现上看都优于对照。

3.2 大豆应用根瘤菌可减少氮肥施用量,在氮肥减少50%情况下,仍可比对照增产4.2-7%。

3.3 大豆应用根瘤菌因品种不同而增产幅度不同,垦丰16增产幅度较大为7%,绥14增产幅度较小为4.2%。

[1]李奇真.大豆施肥生理基础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9,22(4):41~48.

[2]江修业,王占哲.大豆、玉米、小麦、水稻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根瘤根瘤菌开花期
高寒草原针茅牧草花期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不同时间输液法输液对樱桃根癌病的防控效果研究
不同处理方法对樱桃根瘤病的防控效果
鲜食大豆根瘤菌应用研究
果树苗木根瘤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控技术
基于15N 示踪法的双根大豆系统氮素吸收和分配特性研究
接种苜蓿根瘤菌对西藏苜蓿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初春气象条件对苹果开花期的影响分析
基于RIL群体和IF2群体的玉米开花期相关性状QTL分析
有机无机肥配施和根瘤菌接种对拉巴豆生长、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