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盛 智领商机

2010-05-10 01:35
中国计算机报 2009年49期
关键词:沈阳智慧

相关人物

马克·赫德

如此前景广阔,惠普掌门人马克·赫德当然不会视而不见,甚至错失先机。事实上,低调的惠普早已为此厉兵秣马,在其信息和量子系统实验室中,名为地球中枢神经系统(CeNSE)的研究项目已经开展了3年以上。预计未来5年内,惠普将安装10亿甚至更多传感器来监测地球状况,率先应用这项技术的会是使用大量人工监测的化工、能源等行业。帮客户分析CeNSE监测数据,将成为惠普未来一笔不小的新生意。

钱大群

如果说智慧地球是全球的事儿,智能中国可就是中国的事儿了。作为IBM中国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可谓重任在肩。这一年,他四处宣讲“智慧的地球”,用鲜活实例和细致分析让人们相信,从不缺乏概念的IBM这次可绝不是在许空头支票,智慧的城市、交通、医疗、学校……在前瞻性理念之下,IBM已将技术和实践准备就位,下一步就是放开手脚,帮助人们实现真正“智慧”的愿望了。

李英杰

2004年,曾深受工业污染的沈阳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如今,李英杰,这位沈阳市市长正带领沈阳人民,努力将沈阳建成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沈阳也因此与“智慧的地球“结下了缘分。2009年9月16日,李英杰宣布,“智慧的城市”成为沈阳实现这一目标的科技载体,沈阳市政府将投资3亿元,与IBM及东北大学成立沈阳生态城市联合研究院,共同进行智慧城市的课题研究。

编辑点评

面对技术驱动,同时极其关注商业价值的蓝色巨人,没有谁会怀疑它引领趋势的能力,包括表述能力。电子商务、随需应变……太多名词由IBM创造出来。回想一下,当它把这些词传播给大众时,或许你还不信。可没过多久,人们会发现,这些曾因超前而饱受争议的愿景正在逐渐成为现实,这样的情形有一次、两次、很多次……

尽管IBM称得上是一家伟大的企业,但“智慧的地球”这个词从IT企业的口中说出总感觉有些奇怪。难道IBM是为了推出新概念而生造概念?当戴着圆眼镜,斯斯文文又热情洋溢的彭明盛将愿景娓娓道来时,也许你会发现自己错了。IBM又上了一个台阶,愿景之下,有招有术。在经济形势尚不明朗,需要寻找新支点之时,IBM率先站在整个社会的层面来思考IT价值。IT与人类的未来究竟该是何种关系?“智慧的地球”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

因为“智慧的地球”,彭明盛,这位从郭士纳手中接过权杖的IBM掌门人,注定不仅在IBM的企业史上,甚至在整个IT产业的历史上都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美国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彭明盛,具有那一代人共同的鲜明特征——强烈的家国情怀,自然而然地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复兴紧密相联。而他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历史给了他机会,让他得以率领蓝色巨人肩负起使命,用实际行动为全球经济再次健康运转寻找支点,为生存家园谋划并成就一个智慧的未来。

“智慧的地球”理念诞生之时,正值美国经历着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彭明盛向美国新一任政府建言:“我们开展项目,不应仅仅为了制造就业机会。与其激发原有经济活力,不如进行经济转型。”美国总统奥巴马深以为然,他回复说:“这个概念(“智慧的地球”)不仅能为美国人创造就业机会,而且将投资用在多种能源的开发、更安全的交通、更好的医疗卫生和现代教育上,这是国家长期发展和繁荣的基础,也是美国在21世纪重新获得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将融入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智慧的地球”可谓生逢其时。

国际金融危机终将会过去,冲刷和洗牌之后,自己究竟是跻身更强者的行列还是沦为弱者,就取决于在此期间的作为。摆在中国面前的问题是,我们一方面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则要投资未来,以保证在全球恢复繁荣之时,中国强者更强。

面向未来尤其需要谨慎,如何建设能承载未来发展的基础设施?如何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如何让国计民生变得高质量且可控?……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催生一些新技术,而这些新技术将成为经济动力,特别是工业经济走出危机的巨大推动力。“智慧的地球”的概念就是这些新技术的整合升华。

今年2月11日,彭明盛来到上海,面向热情欢迎他的中国CIO,详细阐述“智慧的地球”的愿景和实现路径。“智慧的地球”涵盖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银行、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其中,智慧城市被单独在全球推广。而就在此时,我国推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已经实施数月并初见成效,各地对于兴建、升级基础设施,开展交通、医疗、教育等民生项目,升级传统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智慧的地球”的洋理念因为普适,在中国很快引发了共鸣,尤其是各地建设主导部门对其“云计算+物联网”的路径十分关注。云计算早已被各机构当成热点进行实践性研究,物联网却还是个新鲜事物,也是我国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温家宝总理在今年11月发表的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在中国,“智慧的地球”是从城市开始落地实现的。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建设需要用ICT(信息通信和技术)植入智慧基因。彭明盛认为,区域战略的重心是建设“智慧的城市”,“智慧的地球”将首先在城市取得突破,实际进展与他的判断十分吻合。今年,IBM与南京、昆山、沈阳等多个城市先后展开合作,共同研讨城市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发展的总体规划。沈阳市甚至组建了政府与IBM联合研究的机构,专门研究智慧城市建设。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城市极可能成为向全球进行经验和智力输出的智能城市建设的样板。

猜你喜欢
沈阳智慧
沈阳分店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