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与杂文学会合作的典范

2010-05-14 13:37
杂文选刊 2010年8期
关键词:专版北京日报专刊

阮 直

在我掌握的资料中,报纸与地方杂文学会组织合作主办的“杂文专刊”,在目前的上千家报纸中只有《北京日报》与北京杂文学会合办的“北京杂文”专刊了。“北京杂文”是以“北京杂文学会会刊”的形式附在《北京日报》上出版的。北京杂文学会于1985年11月28日成立,成立之初就得到《北京日报》的大力支持。不久,《北京日报》编辑部就与北京杂文学会在《北京日报》上合办了“北京杂文”专刊,创刊至今已经二十五年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国各省市区乃至地市州盟的杂文学会如雨后春笋,蓬勃涌现。从1981年5月创建的第一家浙江省杂文学会到1989年9月成立的延安市杂文学会,八年的时间,全国成立了地市州盟级以上的杂文学会六十九家。北京杂文学会的名誉会长是夏衍、廖沫沙,会长是胡昭衡(李欣)。胡昭衡是“左联”时代的杂文家,曾经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天津市市长。现如今的北京杂文学会会长是徐惟诚(余心言),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有着强大的组织背景,北京杂文学会的会刊“北京杂文”专刊也就有了辉煌的历史。

那么见证、打造这段历史的重要人物之一当属主编“北京杂文”专刊的主编、《北京日报》主任编辑、北京杂文学会副秘书长杨子了。杨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调入《北京日报》评论部就主编了“北京杂文”专版,至今已近二十年。一个报纸的编辑二十年编杂文不变更,在中国报界也难找到几个人了吧,起码女性编辑中是没有第二人的。

“北京杂文”是杂文版中较难办的专版,京城云集着中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思想家、杂文家。八九十年代的京城之内也“对峙”着两大杂文派别——“新基调”与“鲁迅风”。这就让主持“北京杂文”这个舞台的杨子多了精神上的“磨损”与平衡彼此关系时的谨慎。“北京杂文”专版总不能办成“同仁”专版吧。加之《北京日报》是北京市委机关报,它的杂文版,其宗旨也要与《北京日报》的主张基本一致,其难度如同戴着镣铐跳舞一样。

办的既然是杂文,就得拿起批判的武器。种的是辣椒,总得有辣味才对吧。如果收获的辣椒都成了一个个甜枣,那就成了“逗你玩儿”的“花架子”了。这就让杨子在选择作品上有了“高风险”和“高难度”,选材上要避开政治上的敏感话题,多关注社会伦理、文化评判,多关注人文民本,批判世俗,反思人生。其实,杂文也不光是敏感的政治话题,不仅仅是体制反思,也不该都局限于反腐败。从“批判的文化到文化的批判”,杂文的领域不比散文窄,各家报刊都有自己的侧重面与关注点,这才能让杂文作品题材得以扩展,风格各呈异彩。

“北京杂文”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在坚持杂文文本的纯正性上一如既往,坚守着杂文的形象、情感、文采与丰富的内涵,倡导着艺术化的杂文,走一条知识、趣味、哲理、幽默的 “杂不废文”之路。如刘征和杨翰端的讽刺诗、瓜田的幽默杂文、朱铁志的哲学随笔、刘齐的调侃、王乾荣的辛辣与“刁钻”,都是“北京杂文”的主打品牌。

“北京杂文”专版在四年前隶属《北京日报》评论部时就不“时评”、不抢“伪时尚”、不赶“俗热点”,坚守着思想上的深度与文化上的品位。归属《北京日报》文艺副刊部之后,其“文”的含量又在加大,这样的杂文作品就“延年益寿”了。在两年一度的有九家报刊参评的“北京杂文奖”评选中,“北京杂文”推选的杂文作品连续十二届名列前茅,杨子也连续十二年获得优秀杂文编辑奖。

“北京杂文”由于周期长,每月由过去的半月一期到现在的一月仅出一期,好像显得“吨位总量”不足。其实不是的,作为省市区党委机关报,文学副刊一般一周不到一块版,而杂文栏目,一块版上不过一篇文章,一个月下来最多也就发出去四篇杂文。如此算来,“北京杂文”每个月刊发的杂文也不算少了。至今已办了三百多期。加之早些年每周两篇的“长安随笔”专栏,《北京日报》的杂文刊发总量还是够“吨位”的。

作为主编北京杂文专刊二十年的杨子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她放弃了许多更适合她发展的机会和利益,但她说“自己无怨无悔”,因为这么多年杂文界有一批支持关爱和理解她的朋友,对她不离不弃,为此她很感激,也很欣慰,办刊过程中总感到有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力量。

猜你喜欢
专版北京日报专刊
《考试与评价》英语高一专刊2020年第1—6期出版计划
《考试与评价》英语八年级专刊2020年第1—6期编辑计划
《考试与评价》英语七年级专刊2020年第1—6期出版计划
特别专版
2020年7亿人每周至少锻炼1次
“奥运专版”今日推出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专版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专版
2009年年度专刊征订启事
寄小读者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