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的气度

2010-05-14 09:07
知识窗 2010年5期
关键词:环路李登辉复旦

程 刚

在复旦大学校园里逡巡,偶然看见一块路牌,上书“登辉环路”,暗自吃惊不小。以爱国为精神追求之一的复旦大学,怎会用“台独”鼓手李登辉的名字作路名?经路过的学生解释,方知此“登辉”乃复旦老校长,非台湾之李登辉也。

复旦乃“江南第一学府”,与北大清华齐名,但因其独特的渊源与成长历程,自有异于一般大学的精神和气质在。李登辉先生之于复旦,恰如张伯苓之于南开,蔡元培之于北大,梅贻琦之于清华,是彪炳校史的元勋!有人说,复旦传延了耶鲁的高贵气质,这与师承耶鲁的李登辉校长不无关系。

1905年马相伯先生立复旦公学,1917年更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13年至1936年,李登辉先生任复旦校长23年,倾毕生之力铸造了复旦的坚固基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蔡元培首先在北大树立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博大学风,而在上海这座国际工商业大都市,李登辉主政的复旦主张“大学之教,百家渊薮”,倡导“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博雅教育理念,成为与北大遥相呼应的南方思想圣地与学术中心,缔造出密如繁星的学术大师、著名学者、工商翘楚。

复旦这条“登辉环路”,未因台湾出了一个重名的异端就慌忙更名,想来这正是一所真正的大学应具备的气量与胆识。

在校园另一块宽阔的草坪前,见一侧矗立着一座老式建筑。学生对我说:此堂原名“登辉堂”,1985年复旦八十周年华诞之际更名为“相辉堂”,是代表复旦精神的建筑。我一愣,堂堂复旦也需避嫌?学生解释说,此为纪念马相伯、李登辉两位复旦元勋而改。马相伯是复旦的创始人,李登辉是复旦的奠基人,“相辉堂”是对他们永恒的纪念。台湾李登辉于1988年出任所谓“总统”,是在“登辉堂”改名之后三年,故避嫌之说实为无稽之谈。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大学,的确有大气度,其规模也泱泱,其人才也济济,其成就也煌煌,是国内优秀学子梦寐以求的象牙宝塔。在复旦校园,漫步登辉环路,伫立相辉堂前,让我感觉到一座真正大学的高贵气质:独立、求实、博雅、包容。

猜你喜欢
环路李登辉复旦
外差式光锁相环延时对环路性能影响
在复旦,忠于理想,热泪盈眶
自动转报系统环路故障解决经验
一种解决内外网间桥接或环路问题的方法
复旦、上海交大两校探索人才选拔重要节点
锁相环相位噪声与环路带宽的关系分析
复旦目标:本科录取全部通过自主招生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