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8 890名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2010-05-22 09:04管玉凤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6期
关键词:高血脂受检者高血糖

管玉凤

(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卫生院检验科,北京 101402)

随着普通人群年龄结构、生活方式、饮食、神经精神等多种因素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群健康以及寿命的主要类型。已有研究显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普通人群的健康体检,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人群健康状态,发现各类急慢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分布类型,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对卫生院辖区内所有常住居民进行全面健康检查,为今后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5月~2010年5月,对北京市怀柔区桥梓卫生院所属辖区内的所有常住居民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年龄17~99岁,平均(54±13)岁。 总体检人数 8 890名,其中,男性3 253名,占体检总数的36.59%;女性5 637名,占体检总数的63.40%。

1.2 方法

对所有受检人员测量血压、身高(m)、体重(kg),计算出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kg/m2),空腹采血测定空腹血糖、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①超重或肥胖标准:体重指数≥25 kg/m2[1]。②高血压判断标准: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检测确定的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有高血压病史,2周内服用降压药物[2]。③高血糖:空腹血糖≥7 mmol/L或已经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④高血脂:血浆总TC≥5.7 mmol/L或TG≥1.7 mmol/L[3]。⑤问卷调查:对每一例高血压、高血糖受检者,由专人负责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高血压、高血糖的知晓情况,用药情况,血压、血糖自测情况,家族史及相关知识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方式记录。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分析;计量数据组间分析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nxon非参数检验,组内分析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人群体检结果

受检人群总体收缩压为(133±21)mmHg,舒张压为(84±11)mmHg。 空腹血糖 1.43~30.93mmol/L,平均(5.06±1.67) mmol/L。体重指数 13.78~42.00 kg/m2,平均(25.60±3.71) kg/m2。 血浆总 TC 0.03~40.82 mmol/L,平均(4.53±1.22) mmol/L,TG 0.10~20.45 mmol/L,平均(1.50±1.23) mmol/L。 根据超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诊断标准,受检人群总的超重人数为4 665例(52.47%),高血压 4 008例(45.08%),高血糖 801例(9.01%),高血脂2 665例(29.98%)。根据受检者的年龄不同,分为30岁以下组、30~39 岁组、40~49 岁组、50~59 岁组、60~69 岁组、70~79岁组以及80岁及以上组,不同组别的体检结果见表1。

2.2 不同年龄组健康状况比较

根据体检结果,不同年龄组别的体检者达到超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诊断标准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结果提示,受检人群普遍存在超重现象,年龄因素对体重指数的影响较小。而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高血糖以及高血脂的发生率显著上升。年龄30岁以上,已有25%以上的受检者出现高血脂。高血压的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有接近30%的体检者发现高血压,超过50岁,接近50%的受检者体检发现高血压。而高血糖的发生率在50岁以上人群中基本稳定于10%左右。综合分析显示,50岁以上的受检者同时发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概率明显高于50岁以下人群。

表1 受检者体检结果(x±s)

表2 不同组别健康状况比较[n(%)]

2.3 高血压、高血糖知晓率比较

通过询问病史以及体检检查,计算不同年龄组高血压、高血糖患病知晓率,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低于40岁的低龄人群高血压、高血糖的发生率较高龄组低,同时此类人群对于自身健康状况的知晓率也低于高龄人群(P<0.001)。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多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性别、年龄是不可控制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因此加强对其他可控制危险因素的控制(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对降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以及病情控制,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非常必要。进行定期全面的健康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是控制各类危险因素的首要环节[4-6]。

本研究对卫生院辖区内常住居民首次进行大规模的全面体格检查,目的在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了解本地区人群的人口类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病率以及控制情况。结果显示,目前的居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半数以上的受检者(52.47%)属于超重。超重/肥胖或腹型肥胖,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过度紧张是高血压发病的可变危险因素。本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5.08%,远远超过国内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高血脂发病率显示低龄化趋势,15.48%的低龄受检者(年龄低于30岁)出现高血脂。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高血糖的发生率在50岁以上人群中维持稳定水平。综合分析发现,50岁以上的受检者发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概率明显高于50岁以下人群。

表3 高血压、高血糖患病率及知晓率对比

大量研究显示,对于自身健康问题的及早发现和知晓,采取合理的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必要的药物治疗,能够预防或者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组研究提示,低龄人群的保健意识需要增强,此类人群对于自身罹患高血压、高血糖的知晓率较高龄组低。由于目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均出现低龄化趋势,因此需要宣传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社区人群对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其并发症防治知识和技能,鼓励社区居民改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改善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7-9]。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2]刘力生,王文,姚崇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4]高国一,杨玲,姜范波,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成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4):4226-4227.

[5]胡克霞,王建华,王子究,等.东营市11952例体检人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情况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33):85-86.

[6]代容,马剑飞,于长青,等.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发病率调查报告[J].西部医学,2010,22(1):130-132.

[7]陶世冰,任艳,冉兴无,等.2007年成都地区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J].四川大学学(医学版),2009,40(6):1062-1065.

[8]潘晓群,吕淑荣,向全永,等.江苏省居民高血压现状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0,21(2):17-19.

[9]胡央男,胡洁,史澈.宁波地区农村中老年人群血脂与血糖情况调查[J].检验医学,2010,25(1):70-71.

猜你喜欢
高血脂受检者高血糖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